湘雅医院骨科团队,1个月连发2篇1区12分+“孟德尔随机化”!你还在等什么?
小云在上个月分享了一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骨科赵树山&李宇晟团队在一区Top 杂志Bone Research发表的12分+孟德尔随机化(MR)文章,小伙伴们都有看到吗?那篇文章是7月20号发表的,小云后面找文献的时候又发现了一篇同是湘雅医院、同是骨科的雷光华团队的MR分析文章,这篇是8月30号发表的1区top 13分+,相当于一个科室1个月连发2篇高分MR文章啊,了不得呀!可见MR分析有多火了吧!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能这么火、这么受临床医生青睐,一是:只需公共数据库分析、0实验验证、性价比高;二是:选题方向与临床问题、流行病学更相近、更适合临床医生去研究;三是:MR分析目前更容易发高分。所以别的临床研究人员都在抢发,甚至1个月连发2篇10分+文章了,你还在犹豫吗?此时不上车更待何时呀!
l 题目:遗传变异、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和少肌症:一项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l 杂志:
JAMA Netw Open
l 影响因子:IF=13.7998 l 发表时间:2023年8月
研究背景
维生素D缺乏通常与肌肉减少症有关;然而,最新的肌减少症国际临床实践指南不推荐补充维生素D治疗肌减少症,因为在随机临床试验中,维生素D浓度充足(即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 20 ng/mL)的参与者中,缺乏对肌减少症指数的明显治疗效果。尽管所有维生素D指南都一致认为血清25(OH)D水平低于10 ng/mL时应予以纠正,但世界人口中约30%的25(OH)D水平在10-20 ng/mL之间,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次优水平是否能维持最佳健康(包括肌肉减少症风险)。
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从UK Biobank数据库纳入295489名参与者的遗传分析(GWAS)数据,这些参与者具有关于血清25(OH)D浓度、肌减少症诊断和相关协变量的完整信息。
2. 研究思路及设计
观察性分析:作者通过拟合逻辑或线性回归模型检测了25(OH)D浓度与肌肉减少指数的关系。在多变量调整回归模型中,调整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一般健康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其他几个可能影响血清25(OH)D测定的因素。然后使用分数多项式模型来研究血清25(OH)D浓度和每一个肌肉减少指数之间的关系。 MR分析:作者使用系数比法评估遗传预测的25(OH)D浓度和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残留25(OH)D浓度类别(< 10.0 ng/mL、10.0-19.9 ng/mL、20.0-29.9 ng/mL和≥30.0 ng/mL)的MR估计值。对于遗传分析,作者调整了年龄、年龄平方、性别、评估中心、前20个遗传主成分、基因分型阵列和可能影响血清25(OH)D测量的干扰因素。采用4种MR方法(即IVW法、加权中值法、MR-Egger法和MR-PRESSO法) 分析两者关系,以说明标准MR模型中潜在的水平多效性。鉴于25(OH)D浓度和肌减少症之间的关系在观察分析中是非线性的,作者使用分数多项式方法进行了非线性MR分析,以检验暴露-结果关系的非线性。 1)暴露和结果 暴露定义为血清25(OH)D浓度(ng/mL),用Liaison XL 25(OH)D测定法测定。主要结果是肌肉减少症,根据2019年欧洲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工作组的定义。次要结果包括3个肌肉减少指数,即握力、四肢瘦体重指数和步态速度。 2)工具变量选择 作者从血清25(OH)D浓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中选择了35个SNPs。
主要结果
1. 观察分析
作者通过拟合逻辑或线性回归模型检测了25(OH)D浓度与肌肉减少指数的关系。经多变量因素调整后,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 ng/mL与每项肌减少症指数呈负相关(表 2)。与血清25(OH)D 20.0至29.9 ng/mL类别相比,最低的25(OH)D浓度(即< 10.0 ng/mL)与较高的肌减少症和缓慢的步态速度以及较低的握力和四肢瘦体重指数相关。在血清25(OH)D浓度为10至19.9纳克/毫升的情况下,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血清25(OH)D浓度和各种肌减少指数之间呈L型剂量反应关系(图1)。
2.
MR分析
1)标准MR分析:作者使用系数比法评估遗传预测的25(OH)D浓度和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只有在最低25(OH)D浓度类别中可以观察到遗传预测的25(OH)D浓度与肌减少症的相关性(OR, 1.01; 95% CI, 1.00-1.02; P = 0.026)(补充表2)。使用其他4种MR方法分析,发现25(OH)D浓度和肌肉减少指数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补充表3)。
2)非线性MR分析:鉴于25(OH)D浓度和肌减少症之间的关系在观察分析中是非线性的,所以作者又进行了非线性MR分析,结果显示遗传预测的血清25(OH)D浓度与肌肉减少症的风险之间存在L型关联(图2A)。当血清25(OH)D浓度小于20 ng/mL时,随着25(OH)D浓度的增加,受试者肌肉减少症的OR急剧下降。当25(OH)D浓度大于20 ng/mL时,这种关联消失,表明25(OH)D浓度在20 ng/mL(约为50 nmol/L)附近有一个明显的阈值。此外,遗传预测的血清25(OH)D浓度与握力(图2B)和四肢瘦体重指数(图2C)之间的反向L形关系,与缓慢步态速度之间呈L型关联(图2D),阈值效应同样也接近20 ng/mL。
小结
这篇文章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呀,不愧是13分+top级别的文章!作者基于UKB数据库中的观察性数据和GWAS数据,进行了观察分析(临床公共数据库统计分析)、标准线性MR分析、双样本MR分析以及非线性MR分析,分析的很细致也把数据应用到了极致,创新性自然就高了!看到别的科室一个月都能发两篇高分MR文章,是不是也很羡慕,那就不要犹豫啦,早上车早发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