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兽圈
前言:嗨你好呀陌生人或者是毛毛,这是一篇关于我接触兽圈文化的经历与过程,也是第一次为了furry而写的第一篇专栏呢。由于内心也是十分的激动,再也压抑不住要写点东西的欲望了,于是我就在这里记录下了了我的故事啦,也想靠着写专栏的形式也想多认识一点兽圈的朋友,算是一局两得了。东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写到“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我写这篇专栏的目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如此,这竟与陶公的思想不谋而合,实属荣幸。
---------------一条正文分隔线---------------
本人是04年生人,记得最初接触兽圈文化是前年的十一月,当时是非常喜欢一些毛毛的小动物,然后就自己去找了一些小动物的头像,于是搜着搜着就找到了furry这个词,也从中搜集了一波图片,现在也还存在手机里。当时是感觉furry这个形象很特殊,比较新颖,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于是每天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是去搜一波关于furry的图来吸,但是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兽圈这个圈子或者文化,所以这算得上一个启蒙吧,对我在之后接触到越来越多毛毛们做了一些铺垫,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之后在刷B站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虚拟形象是furry的up主,关注了几个,大概也是游戏区的,看到一个个猫猫,狗狗,或者其他小动物的furry头随着游戏而晃动,亦或是在线沙雕操作,亦或是出现返祖现象(什),都会感觉十分地可爱(靠写到这好肉麻),就是想去薅薅它们的毛,于是那个时候我就是真正知道了有兽圈这个圈子和文化,但是我那个时候还要中考,要全力复习,就没有把时间放在电子产品上,站在那一个时刻要了解兽圈的角度想是有点可惜的,但是站在一个长远的人生发展的角度上想,我没有去进一步了解,是我做过最不可惜,且最不后悔的事。(辩证地看待问题,哈哈哈)
之后中考结束到高一开学期间也依然接看到了一些专门做furry题材的视频,但还不是占比最大的。
那么我是怎么真正的了解到并想加入兽圈的呢?我想还是今年的开学(开学后高二)之前的高一的暑假里,偶然间看到以前关注的furry up主做的一期视频,是玩了一个游戏,《changed》(changed yyds!)。了解到里面主人公lin一系列的逃脱之旅,以及被不断地兽化(transfur)过程,当时我的内心就深深地受到了震撼。看完视频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我靠,我要原地变成毛毛。于是再加之以前起引导作用的观念,我对兽圈及其文化充满了期待与兴趣,加之还有无以言表的好感。(本人写到这已经非常激动了)
之后我就有目的地去找关于兽圈的视频以及资料,也认识了一堆词语,包括兽设,兽装以及兽聚等等。接下来我也就是对如何进入兽圈进行了一系列地探索。(接下来一段有点低沉)
但是也找到了关于兽圈一些的负面消息,或着是一些审美和意识上的巨大差异。
也许其中让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就是“十兽九基”这句话。因为我不是弯的,我考虑的唯一问题就是我在兽圈里面会不会被认为是异端,加之审美的不同,最后大家都不是互相喜欢。我想了很久很久。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什),我突然想清楚了。
一方面,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在精神上是要尊重有不同看法或者不同取向的人的。在这个圈子里,尊重,包容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每一个兽圈人都互相尊重每个毛毛,兽与兽之间的关系才会好,兽圈也才能有最牢固的基础,才能更稳固地发展上层建筑。另一方面,我与广大毛毛拥有共同的兴趣,这就足够了,无关其取向问题,毕竟我们所热爱与喜欢的,其本质就是毛毛啊!但是也非常希望毛毛是共属于大家的,而不是另外某个圈子的专属或者附属圈子。
打破了这个心理障碍,我也正在积极的想加入兽圈,但是目前我所做出的努力还是有限的,因为一个毛毛是真正的入圈的体现算是要与其它毛毛建立一种社会关系吧,毛毛也依然是群居动物,会在一个群里或者团体里可以互相取暖。但是我的身边也没有任何毛毛,在班上我也大概是唯一一个比较喜欢毛毛的;另为我们兽圈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受众面可能并不是那么得广,能加入的还是得依靠独特的兴趣,所以说在寻找群体的问题上我也在考虑一些其它的因素。
那么当前我还是打算对其它毛毛们进行有限的交流,因为我首先肯定是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只有先考到了大学之后,先成年之后才更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现在被短期的视野蒙蔽了自我,将来就没有更大的机会去做了。
所以回归到前言中的话,我写这篇专栏也是在向外界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吧,也想有一些大佬能够带带我(什),或者找一些志趣相同的毛毛们一起交流,但是对于未来的不可预期我也感到迷茫:我会遇见谁?谁是我的朋友?我又会面对什么新的问题?我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认为故步自封也不是办法,只有先跨出第一步,才能走好后面的路。所以写到这我也是经历了很久的心理斗争才写下来的,所以你看到的真的都是我掏心窝子的话了。
继续说,讲一个令我感觉比较神奇的事情。关于年龄。之前有一位兽圈up主发布了一项投票,想研究其视频的受众年龄段,最后我投完票后一看,发现是14-20岁这个年龄段的投票占比更大。我就惊呼:毛毛竟在我身边(划掉)。一开始我还以为是20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人会多一点,尽管其投票可能会有些出入。但是想来想去,兽圈这个圈子的年龄也不长,在国内兴起更是比较晚,再加之互联网的发达,算到现在未成年人多也是正常的(毕竟我现在也是)。那么这到底好不好呢?也要辩证地看待。
圈子的何去何从,需要看其内驱动力的方向。如果一个圈子的新鲜血液越多,未来发展的动力就越足,这个圈子就越有希望。但不知道兽圈这个圈子里面的毛毛如果到了30到40岁他们还能坚持吗?还能被接受吗?我们谁也不知道,因为这个圈子都没发展到这个程度。但我们毛毛大家庭现在都是充满了活力的,相信只要一如既往地热爱着毛毛,毛毛就一直活在我们心中,那份感动也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继续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继续创造着独属与我们的美好回忆。
我认为,毛毛真的带给了我一些改变。
在将来,我也会积极地探索着我们这个圈子,继续完善着我自己的兽设和文字兽设,记录下更多的瞬间。让我在未来回想起这段回忆时还能够充满感动,激励着我砥砺前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人生,和社会。
好啦!大概我要说的也就这些了,非常感谢能看到这里,这篇专栏前前后后掰了几周,可能也有些地方衔接地不太好,有些内容写的不太到位,文笔不太好,那就请多多包含了!在之后我也会找时间介绍我的更多故事,就包括兽设和剧情设定或者我自己今后的计划等。再次感谢观看!(接下来有彩蛋)
既然看都看完了,是不是要来做几道题?(哈哈哈哈哈)
1.作者在前言中引用了《五柳先生传》里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与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兽圈文化属于亚文化,毛毛们主要依靠兴趣爱好入圈。虽然审美上有差异,但是圈子内部的包容性又很好地维护了每个毛毛的审美个性化。
B.尊重,包容和理解在兽圈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毛毛们互相尊重和理解,共同维护自己的大家庭,兽圈才能更好发展,兽圈才能更规范。
C.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进入兽圈并结交毛毛朋友的渴望,体现了他对未来的可预见性;作者鼓起了勇气向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也体现了兽圈文化对他的改变。
D.兽圈的新鲜血液越多,未来的动力也就越足,希望也就越大。当前入圈的未成年人是兽圈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方向将能够指导未来兽圈该何去何从,需要辩证地看待其作用。
(答案的话看我哪天再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