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横断守护:都四铁路的标杆效应,中国的山地齿轨列车将如何发展?

2021-11-05 09:37 作者:中国绿会  | 我要投稿

中国首建的山地齿轨工程,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的山地齿轨铁路工程(简称都四铁路),开始建设已有一年了,都江堰至卧龙段71公里已经全面开工,全面进入地下盾构区间、山岭隧道和桥梁等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这条铁路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到时可以坐列车从都江堰一个小时直抵小金县四姑娘山镇。这条山地齿轨贯穿了龙溪-虹口,卧龙,巴朗山,四姑娘山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区域,对沿线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后期的规划,列车线路将来会扩建至小金县,远期甚至达丹巴县,横切了整个邛崃山系生态走廊。

作为中国第一条山地齿轨列车,该工程的建设方案,规范,标准将对中国山地齿轨列车建设的产生巨大影响,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这条山地齿轨的工程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横贯而过,因而带动沿线的旅游经济发展,并对经过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样两百亿级的工程,各类手续,环评报告都齐备,我们无法从环评报告中找得到什么的问题,来影响它的工程规划建设。

新领域的大型工程,第一个首建的往往就会成行业的标杆。以水坝为例,葛洲坝水电站在1982年建成时没有修建鱼道,将等众多鱼类的迁徙洄游通道给堵死了。由此开了个头,后续在长江和支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全都没有建鱼道,由此波及全中国。

大家熟知的长江标志性鱼类--中华鲟,据称在葛洲坝兴建后在下游建立了新的产卵场。同时三峡水利集团也年年搞中华鲟人工繁育和增值流放,二十多年间共计放生了几百万只中华鲟幼苗。一时间这个物种的生境状况前景仿佛一片大好,但近十多年来监测到洄游繁殖产卵的中华鲟却越来越少。从2017年开始,已经有四年没有检测到它们在繁殖季节的自然产卵。中华鲟的寿命是三十多年,从1982年到现在算起来,不用多说想必都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放生了几百万条中华鲟苗啊,可见人类还是没能改变得了大自然的一些烙印。

其实水坝修鱼道设施过鱼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在落差不大的中小水电站可能会比较有用,在落差大的水坝会出现鱼类"上得去,下不来"的情况,不管是还是鱼卵幼鱼还是产卵后的亲鱼下坝时,它们怎么一定找得到从鱼道下去?不走鱼道它们面临的不是水轮机就是高坝瀑布。但无论怎么说,确实是葛洲坝先开的头,使整个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水坝都不修鱼道了。

自1982年葛洲坝截流以来至今,据称长江里已经灭绝了几十种鱼类,白鲟灭了,白鱀豚灭了,中华鲟不知道还能不能苟延残喘。水坝,污染和滥捕,使得长江水生物几十年间达到了最低的“无鱼”级,现在开始了“十年禁渔”,对一些洄游不跨水坝繁殖的鱼儿算是熬过来了,但很多种类却再也没法找回来。

新领域的第一个工程一般来说都会形成行业标杆一样的效应,后面的工程或多或少都会受一些之前标准的影响。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山地齿轨列车的发展,中国本来就是多山的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一些因为地形原因造成高速公路和高铁很难通达的地区,山地齿轨列车应该是很理想的交通选择方案。

中国尚无运营中的山地齿轨列车,兴建中的都四铁路将是第一条,而且后续还计划了多条。像四川这样山地众多的省份,都四铁路开了个头,很多地方政府,山区县城都会把兴建山地齿轨交通当成发展地方旅游和解决当地交通的重头工程。

根据四川省发改委的规划,近年来四川山地轨道交通规划包含23个项目,总里程数2350km,建设投资约2100亿元。其中近期建设项目11条,全长585km,投资约696亿元。

都四铁路在这个领域起了什么样的标杆作用?从数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里横贯而过,切割了整个邛崃山系的生态走廊,尤其是在卧龙保护区,桥隧比再高都避免不了对生态的破坏效应。有了这样的开端,后续别的山地齿轨工程在做线路规划和工程建设时还会把生态保护当回事吗,只会越来越无视环保问题。

都四铁路沿线所经过的区域,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还是在卧龙保护区,尽管采用了极高的桥遂比来经过这一生态敏感地段,但仍避免不了在350国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对这片荒野保护区的切割。除了线路工程本身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直接破坏外,更大影响的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旅游人流是对环境最大的破坏。

卧龙保护区内设立了耿达,卧龙,映雪,邓生,巴朗山五个站点,交通便捷以后,恐怕就是沿线开始大搞旅游产业化发展。卧龙镇从一个刚解放时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发展到现在颇具规模的小镇,镇上的宾馆,客栈,餐馆近些年来越开越多,将来真说不清什么时候就会在保护区内的各条沟谷搞旅游开发,巴朗山上兴建个冬季滑雪场都说不一定。

如果不加以限制,放任沿线完全旅游产业化开,卧龙的生态环境将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逐渐恶化,并丧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性质,沦为一个很大的风景旅游名胜区。有了都四铁路舒适便捷的交通,又紧靠着成都这样巨大的旅游市场,人群会像逛青城山一样在卧龙度徦休闲。严格限制卧龙保护区内的旅游业发展,将是都四铁路建设后必须面对的问题,否则这个四川省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的保护区将被彻底破坏。

全国高速公路网和高铁网在兴建之初做线路规划时,各个城市为了让规划路线能经过自家城市,都不惜动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来争取,交通的便捷对地域的发展太重要了。山地齿轨列车作为新概念的山区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山区肯定会有发展,很多山区小城定会兴起建设山地齿轨的热潮。如果不严格规范管束,只顾急功近利的粗放式开发,山地齿轨给山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给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本文来源:横断守护 西南生态保护前线。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横断守护:都四铁路的标杆效应,中国的山地齿轨列车将如何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