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主流电影中的容器隐喻

2022-12-03 21:33 作者:终南影话  | 我要投稿

近些年的新主流电影旨在构建一种新的凝聚意识,为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表达提供一种民族思路。这是一种建构在共同的文化记忆、共通的集体情感之上的语境建设,对于“同源”、“同类”等类别的划分有着隐藏的宣传和要求,在其背后是如同容器一般明显的“边界”意识。而在容器之内,是容器隐喻带来的新主流电影对于家庭、民族、国家共同体情感的艺术处理。

一、人际关系中的容器隐喻

实体容器的物理特征有两点,一是容器对于内外物质的区隔构成了一个明显的边界,二是容器内外极大可能是两种不同类别与性质的物质存在,且容器内物质具有同质性。因此利用容器的此类性质,容器便能够成为一种隐喻。进化心理学认为,容器区隔出一个舒适的栖息地,容器内象征着安全,容器外则象征着未知和危险。因此这种无意识的进化心理深刻影响着人们在面对非同类或非同质事物时的瞬间反应。同理,在人际关系中,由容器带来的内与外的区分延伸出与之相对应的情感反应,内部意味着人际关系的亲密,外部意味着人际关系的疏远。这种对应而来的情感程式建构着个体对于社会关系的认知。

在影片《一点就到家》中,李邵群是一个被自己的出生环境所驱逐的角色。因为把家乡传统的茶树砍掉种植咖啡的激进举动,而使得其与父亲决裂成为全村被禁止谈论的人。对于土生土长生活环境的主动疏离,他被以村长父亲为代表的来自内部关系的权力主导者所排斥,因而成为了走出容器、打破一体关系的出走者。自此场面便形成了村子内部所代表的传统坚守方和村子外部独自居住的李邵群——现代拥抱方。两方力量的对抗正是源于一种对容器内部同一思想的反叛。来自现代的不一样的观念的传入对于村民们来说是一种“外部”的、陌生的甚至充满危险的举动,它的入侵会破坏内部长久保持的文化的、生态的平衡。而对于延续几代人的父辈事业——种茶这种熟悉的“内部”的行为的依赖则是出于心理安全的需要和文化传承的思想,“祖宗规矩”是村里人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共识。因此在李邵群父子身上,体现了容器内外区分出的充满张力的人际关系场。后来,通过与彭秀兵等人的合作,这种冲突在一步步瓦解,两方的共识在一步步达成。对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坚守还是创新的核心讨论点在年轻人的不懈进取和茶树咖啡的最终成功情况下,得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这种平衡点成为了再次统一容器内外关系矛盾的解药。影片结尾,村长品起了咖啡,李邵群沏上了茶,一种为了村子、为了家乡跟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灵活思想成为了统一曾经的冲突双方新的共识。一种容器内部的共同体重新被建构起来。电影《十八洞村》中,有一户被全体村民集体放逐的施姓人家,因为曾经与十八洞村的其他村民争水井的使用,有违团结互助的乡规而喝下决裂的井水,从此几代后辈成为十八洞村的“外乡人”。小薇薇因为与施又成的恋爱关系而受到牵连,同样被父亲、被村子里的人所排斥。村子的“内部”集体对抗了被放逐的“外部”。而如今因为扶贫政策的改良,填土造田的致富新方案成为了全体村民一致的奋斗理念,因此施家后人施又成立志加入扶贫工作队,为了十八洞村的美好未来奋斗成为了进入村子“内部”新的凝聚力,也在他喝下那口水井的一碗水后,他与小薇薇二人又重新回到了亲密的人际关系内,十八洞村这个容器重新归为一体,以脱贫致富为新的群体导向凝聚起当代的奋斗者。

二、家国共同体的形成

不仅在人际关系与日常情感的维系中容器隐喻时常存在,在论及更为的宏观的家国体系中,这种隐喻也在发挥着作用。国家既是指供他的人民所居住生活的空间实体,也是一个拥有共同精神导向指引的文化概念集合。地理空间层面上的栖息统一是形成家国共同体的物质前提,国界疆界是一种可见的“容器”,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景象都是这容器内部被广泛认可的凝结了的共识。而文化概念上的国家,则是一种由个人、集体、社会在各方面共同经历于历史的集合体系,它有共同的文化记忆作为支撑。在这样的文化容器之内,是一致的家国利益催生了家国共同体的产生。

在《战狼》系列中,关于中国公民在受到权益侵犯时的集体保护行动得到了细致的刻画。在其他国家发生内战后,我国特种兵成为保护我国公民人身安全的盾牌,撤侨行动的背景让中国国旗高高扬起时,观众的爱国意识在不自觉间升起并且认同电影中“如果你是中国公民,无论你身处何方,祖国都会带你回家”的信念共识。而在电影《音乐家》中,冼星海的家国情感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融为一体,并且让冼星海身处异国他乡之时,凭借这种家国一体的情感建构让其在旁的“家”与“国”之中都能够拥有不变的信念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在阿斯曼看来,共通的文化记忆能够促成身份认同。尽管冼星海被迫身处在不同的“容器”之中,但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记忆与情感让其家国共同体突破了实在容器的束缚,进入到一个更为无界的“容器”中,一个有形无边并且有着极强向心力的、由家国共同体构成的容器。

三、结语

容器隐喻是一种由具象到抽象的阐释行为,它在电影中作为对凝聚性思维的影像再现是一种表达共识性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方法。新主流电影呈现的主流文化表达转向不仅是对存在于容器中能动的个体或集体的表扬,还是对容器所具有的某种共识存在的有意凸显。这不免使电影的情感表达更加完善,更加作用于无形之中。

 

 


新主流电影中的容器隐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