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粤剧】梨花情
寒假日更打卡DAY2,本来是懒得参加了,但是最近看了好多戏曲(主要是粤剧),特别多感慨思考,想写成推送,干脆把灵感杂记在这里了,这些天看的戏曲应该已经够我写完这段时间的日更打卡了哈哈,一些有的没的碎碎念杂记罢辽。
找到了几篇期刊,但是暂时还没下载到资源,希望等到我写推送的时候能收到资源……
杨淑婷.小生非是无情辈——浅析粤剧《梨花情》[J].南国红豆,2018,(第2期).
小祝.粤剧《梨花情》[J].南国红豆,2021,(第2期).
南方相声迷.题外之题《梨花情》[J].南国红豆,2018,(第4期).
前言:《梨花情》不是粤剧的传统剧目,而是越剧编剧包朝赞创作的新编民间传奇剧目,于1996年由杭州越剧团首演,后来被粤剧移植改编,但是关于粤剧改编的情况我还没找到什么资料(可恶!)。这里的感想只针对我看的这个粤剧版本来写。
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剧本基础实在是太强大了,最吸引我的就是剧本,一是一波三折,二是时代立意。(端一下水,其他的演员演技、服化道硬件、唱腔念白设计什么的也很好,但是我不太懂就不瞎说了。)
一波三折:开篇就是梨花和孟云天两位主角为爱逃婚私奔的故事,第一折,贫贱夫妻百事哀,孟云天难忍贫苦弃糟糠回头找富家小姐,梨花轻生被钱家姐弟劝下;第二折,梨花与钱友良共同打拼相处三载日久生情,却惊觉对方原来就是三年前逃婚的对象,两人把话说开冰释前嫌喜结连理;第三折,家园遭遇恶意纵火,梨花与钱友良约定共同面对,却逢孟云天回来寻妻,钱友良为梨花着想选择放手,当然结局梨花还是选了跟钱友良回家。这个故事随便哪一折停下来都已经比较完整了,但是一波三折之后,立意就变得更为深刻。
时代立意:这部剧探讨的是“情”和“钱”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儒家的义利观吧),但是除了“义大于利”这一主题之外,个人感觉这部剧的立意更加有时代意义,例如不提倡做至情痴情人,例如在这里商人钱友良才是那个绝对正面的人物,“君子”孟云天反而是全剧中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这样的设定在传统主题的戏曲里相对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将商人作为正面人物这一点),后面结合人物形象塑造再简单讲讲。
先讲反派角色:“强娶”孟云天的富家小姐冷艳。我看的这个版本的演员演绎在我看来特别好,把傲娇刁蛮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是个反派但是我却觉得这个角色并不惹人厌,主要是演员演绎真的很惊喜。关于冷艳我比较关注的有两个细节,一个是在和梨花对戏抢人的时候的一句台词,“世上最无聊,就是强女人欺负弱女人”,好家伙,感谢编剧不搞雌竞,希望21世纪偶像剧编剧都来听听这句话。另一个细节是在威胁孟云天时的层层深入,先对比贫哀富乐,再说自己是为孟云天的功名声望考虑(“我是在救你”),为梨花的生计考虑(“你是在害她”),进而威胁要去找梨花算账,一套步步紧逼直接完败重脸面又图福贵的懦弱书生。话说回来姐姐这么有钱又这么能说干嘛抓着孟云天不放,这种男人不值得,不如隔壁钱友良看得通透(“就算找回她的人,也找不回她的心”)。
再讲钱氏姐弟:喜剧担当,也是本剧思想传递的主要途径,金句频出。
钱姑真的好可爱哈哈哈,一出场就气场拉满,狂怼渣男孟云天(鉴渣大师!)。钱姑的思想很正,劝梨花不要一心只想着丈夫,要多为自己着想,在帮助了梨花之后对她说“好心有什么用,顾着自己最重要”;满满的独立意识正能量,在梨花被孟云天抛弃后宽慰她“你是个重情重义绣花女,怎可以自暴自弃自贱自卑,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酸秀才为人实太衰,你与他分散是早迟,祸福无门就靠己”;做弟弟求爱路上的强力助攻,在得知梨花就是当年的逃婚新娘之后,前一秒怒容满面:“你想对得我住的话”,下一秒马上委屈脸:“就叫我一声大姑奶啦~”外冷内热、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设太惹人爱了。
钱友良:乐天派正能量担当!刚出场就带出一个道理“净有钱未必能买情和义”;被逃婚后宽慰自己“只要我经商不做奸商,把信义与诚实讲,春风过定会来夏雨”;有奇货可居的眼光,看出梨花的刺绣与孟云天的书法价值不菲,给二人出主意渡过难关,但又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情场失意就努力搞钱,“一路上与星月商量,心似江边山花怒放,欢畅欢畅,心开朗开朗”,看这乐呵的样子哪像失恋了哈哈哈哈哈;还有劝慰梨花时说的话(这么看这一场戏确实是戏剧主旨表达的重心):“痴心女子一哭二求三上吊,死也空悲枉痴愚”;“别人将我弃,我偏不自弃,我欢欢喜喜问心无愧活下去”;“自己死是同自己过不去”,这些话即使放在现在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个人感觉钱友良的人物塑造十分具有现代性也比较理想化。
然后简单说说孟云天。我觉得直接用“贪图享乐”“不能吃苦”形容孟云天并不恰当,他最大的问题应该在于“懦弱”,这个我感觉也是挺多文学作品里书生负面形象的共性(类比《白鹿原》里的白孝文,《琵琶记》里的蔡伯喈),他不是没有自己的坚守,只是没有坚守的勇气。孟云天也重情,只是在他眼里情没有钱重要,他的形象是在和梨花的对比以及和钱友良的对比中被一次次比下去的。面对贫苦生活时自怨自艾比不过梨花的积极乐观,闯祸后靠的是妻子求情收拾烂摊子,在冷府内和冷千金拉扯的时候,冷千金“贫富对比”的说明是前期铺垫,“连累妻子”的警告是最后一击,但中间真正把孟云天说服的我觉得是“革除功名”“游街示众”的威胁,直击要面子的懦弱书生的软肋。
孟云天和钱友良的对比其实是编剧的着意设计,“我是在救你”“你是害了她”的说辞,冷千金对孟云天说过一次,孟云天又对钱友良说了一次。面对冷千金的咄咄逼人,孟云天无言以对;但是面对孟云天的“我是在救你”,钱友良直接回击“我不用你救,我们会自己救自己”,在被孟云天说动之后,“卖梨花”的钱悄悄给回了她,更重要的是最后把真相说开,给了梨花自己选择的机会(再次感慨,沟通真的很重要!),这下对比立竿见影。不过还是得吐槽一句,两个人做决定的时候为什么都不先问问梨花的意见就擅自以为是“为她好”呢,非要气人伤人心,梨花姐姐独自美丽算了害。
把主角梨花留到最后说之后忽然就想不到有什么好说的……这个角色属于是重情重义、隐忍坚强的绝对主角,而且是很值得观众喜欢的主角,我在看的时候是觉得这个角色确实就是很经典、我很喜欢的角色,对梨花这个角色的刻画是这部剧传达“情重于利”的观念的主要方式,这个观念同时也是前面提到的“情利并重”(以钱友良为主要体现)、“反对至情痴情,要爱惜自己”(以钱姑为主要体现)的基础。这种至真至美至善(?这句话突然串戏隔壁白蛇传情哈哈哈哈)的人物塑造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就会把主角写成受气包or傻白甜,但是在这部剧里不会有这种感觉,是编剧和演员共同把角色塑造好了(夸夸!)。虽然没看到粤剧相关的文献,但是我找到了一些其他剧种的创作团队对这个角色的解读,以梨花轻生被钱氏姐弟劝下这一场戏为分界线(在粤剧里是第五场《人生》),前期是情窦初开的天真少女用理想打败现实,后期是自立自强的成熟女子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虽然总的来说编剧并没有给到太多自己决定人生的机会,但是成熟可能体现在于,被孟云天抛弃时梨花的行为是苦苦哀求,被钱友良“抛弃”时则是直接痛骂,或许编剧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暗示主人公的成长吧。
最后再来点题外话:我看的是广东粤剧青年团的版本,依旧是敏华清铁三角,可怜的华哥终于嘚瑟了一回哈哈哈哈哈哈;另外饰演前期强盗后期放火的黄老板的是王燕飞老师(隔壁白蛇里的法海),宁可真是专业拆CP100年的教导主任(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