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虾酱蒸五花肉的另类解读

识字以后,知道的第一个形容生活美好的词组就是吃香喝辣。
那时候住胡同,每每夜幕时分,隔壁高年级大哥经过我家门口的那两长一短的口哨声就犹如发令枪声般,都会将我瞬间拉出房门,胡同尽头的公共厕所即是目的地,那时候蹲个茅厕都带拉帮结派的,不管有没有需求,大哥要去,必将跟随,正如大哥所说,跟着我以后包你吃香喝辣。
在臭气熏天的地方谈论吃喝,其实根本就与吃喝无关,正如大人们如厕得见,也是开口就是一句“吃了嘛”的问候,别开生面。
如今“大哥”过得如何不得而知,但每到如厕之时,“吃香喝辣”这个词必先会在脑海里泛起,想想也是引得一声叹息。
其实对于食物而言,香和臭我是一直无法准确界定的。奶酪、臭豆腐、咸鱼、纳豆、榴莲、螺蛳粉、鲱鱼罐头、虾酱等等,每一样被非爱之人退避三舍的食物我都觉得明明香气四溢啊,丝毫get不到臭点何在。
尤其是最近“害口”,对虾酱炒空心菜到了疯魔的地步,以至于家人发出了“要吃请到厕所去”的最后通牒……
当然,把厕所“搬至”书房进食这些“香物”之后,突然发现吃东西要是没人抢着吃吧,“香气”还真是略差一丢丢。遂把书房门偷开一丝缝隙,我相信循序渐进。
第一次吃虾酱烹炒的菜式还是从厨时的虾酱炒鲜鱿,蒜蓉、姜丝、红椒丝作料头,鲜鱿呈麦穗花刀、滑油备用,虾酱与料头入锅爆香,投入鲜鱿,烹料酒,快速翻炒两下,入芡汁、明油出锅。两碗米饭起步。
当时虾酱的品牌实在记不清了,但肯定不是李锦记,好像是新加坡产的。后来我在天津、山东、广东都买过虾酱,总体上个人认为,广东沿海地区的虾酱是最地道的,成品也更细滑,广东讲话:幼滑。他们把“细”称为“幼”,想想也挺生动。
上好的虾酱颜色呈酱紫色,粘稠状,气味鲜香,无腥味。亦有将虾酱干燥成块状出售,称为虾膏,味道较虾酱更浓郁。
上次去澳门,在官也街附近见到了做虾酱的小作坊,持续发酵中的虾酱盛在一个个大缸中在阳光下暴晒,遗憾的是之前的加工工艺没有得见,估计人家也是不让看制作过程的吧。拍照我都是偷拍的,在这说句抱歉啦。
相对来说,我认为天津的虾酱最差,反正我买到的都是相对颗粒较粗的,颜色更深,味道上也更咸。不知道是不是和加工工艺以及虾的选择有关。这种虾酱炒熟之后配上大葱蘸食也还是不错的。
虾酱作为调味料,可烹制的菜肴很多,像我虾酱炒空心菜、虾酱炒鲜鱿、虾酱焖豆腐,最常见的自然是虾酱炒鸡蛋了。
目前来说,市场上能买到在所有的虾酱里,李锦记的幼滑虾酱必须要推荐一下,细腻、润滑,咸度适中,甚至还有调味的空间,并且真的没有“臭味”。这段真不是给它做广告哈,是真的好。
借着这股劲,我再推荐一道我较比中意的虾酱菜肴——虾酱蒸五花肉。这是那年去阳江,到闸坡玩耍,中午定了当地著名的“泥焗鸡”,谁想到,慕名来吃鸡的,竟然被店家无意间的这道配菜抢了风头。当然,鸡也好吃的没话说,只是同行十几人,评选最受欢迎的菜的时候,虾酱蒸五花肉名列第一,鸡只能屈居次席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该知道我下一道菜式该分享什么了吧?没错,就是:虾酱蒸五花肉。
期待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