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ewal-Zone:基准方中 李迅涛︱洞见趋向 演绎匠心,在平衡中解析设计之道
打开www.RENEWAL-ZONE.com了解更多
微访谈
经历快速更迭后的新时期,潜心而为的设计实践者们对城市、对发展有了更宽泛更精深的理解,对城市活力空间的构建有了更理性更贴合时代的思考。我们持续着墨于对城市更新的探索,邀请实践家们为我们传递价值感悟,传达创作畅想,共同探索对城市更新的理想演绎。

着力于提供全面综合解决方案的基准方中,不断以作品为城市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心力。作为一家在业内较有影响力的大型设计机构,基准方中在专业荣誉认可方面也收获颇丰。在对集团首席总建筑师李迅涛先生采访时,诚朴的言语中不乏洞悉核心的高位见解,展现着一位建筑师在实践中平衡协调多方利益的智慧策略。
深耕城市更新领域多年,李迅涛对行业未来的变迁,对新锐技术带来的挑战,有着怎样的应对策略;基于基准方中的平台角色,他如何理解设计机构对行业、社会和城市的责任,对代表行业未来的年轻从业者,有着怎样的坦率寄托;在项目的打造过程中,对使用者需求给予何种切实的关怀?这一切考量的都是一位创作者源于实践的创新思考,和开放心态下持续提升与突破、回应时代命题的底气。

R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如何倾听原住居民的诉求,打造符合当地文化价值和使用需求的建筑?
L
多年来,我持续关注着城市更新的发展,并积极实践于这个领域。共商、共建、共享、共治是一项传统的理念,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城市更新的发展中,有政府层面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设有改善民生问题的财政资金,原住民的切实需求也亟待回应和满足。我们则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通过广泛的沟通征询原住民的意见,并以城市更新赋能居民生活的环境,最终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以街区改造为例,我们可以引入产业、优化基础和生活设施、提升居住环境,改善老旧小区的生活条件。

成都·华西坝片区历史文化街改造
L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不应只着眼于表面。对于一些老龄化地区来说,市场化改造可能行不通,应基于当地的文化、价值需求和发展的潜力,采取有机的更新策略。有些地方应补贴,有些应赋能,有些则需要更新产业、打造社区中心。在制定不同策略时,理性分析并尊重当地文化、人口结构等因素非常重要。城市更新还应契合当地的文化价值和使用需求,兼具现代化与自然舒适度,在此过程中还要提防政策行为对文化特点的抹灭。譬如茶文化在四川人的生活习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早期的城市更新策略和管理原则并未考虑到居民的感受,这就会导致当地一些特色文化的消弭。因此,城市更新项目还应重视连片发展策略,回应人们对舒适生活的渴望和体验需求,并满足人们对时尚和消费场景的追求。很多商家在项目中重构店铺、装饰环境,有针对性地吸引了年轻消费者。城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源重构和再利用的过程,通过点连线成片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区域和城市活力。这些消费环境和场景的打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当地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人们会乐于参与其中。城市更新的风貌改造越好,体验感越好,人们的参与度也就越高。政府打造城市,百姓则赋予城市意义和价值。考虑当地的文化和人口结构,城市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需求。

旭辉公元展示区

旭辉公元展示区
R
您如何看待行业中大型设计机构的平台作用,给设计师个人带来怎样的视野?
L
优秀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激发个人潜能,对设计师来说,能够为其提供很好的支撑,拓展视野和认知,从而发挥出更好的创新力。在管理层面上,大型的机构平台能够专注于系统搭建、标准化建设、数据库建设等领域,通过专项研究、经验总结和流程优化,助力个人的快速成长,并实现个体经验到集体智慧的转变。这种方式也让更多的人可以利用平台获取知识、总结经验,做出正确决策来服务客户,进而促进更多创新。这正是好的平台的力量所在。
诚然,机制与文化也至关重要,良好的机制文化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企业平台时,我们必须坚持积极的价值观和回归本质的思维方式,给予行业问题积极的思考和解决。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能够保持初心,认真对待工作,以建设这个平台为参考标准,则我们内心认同的价值将成为设计本身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基准方中所认同的,始终坚持积极的理念,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员工构建更好的平台。

万科天荟

万科天荟
L
我们钟明董事长倡导“善的管理”,我们应该尽心尽责,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无论在住宅还是公建领域,都通过项目作品为城市做贡献。我们应该服务于每一位使用我们建筑空间的人,从住宅到城市公共场所、商业综合体以及区域规划,都应该全力将其做到最好。
在未来的行业中,规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不管是小而精细的企业还是大型的平台机构,都需要开展有组织的学习和应用。对于应用型企业,规模越大,组织学习所产生的效果也更好,总结提炼和梳理培训的价值也会更高。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五龙山校区

成都万科·猛追湾城市更新

万科·公园五号
R
您参与过的一些项目都取得了挺好的效果,包括一些认可,您觉得有没有什么关键的成功的因素?
L
谨记初心,回归城市,做一个适应人类和城市的设计师,为未来的客户和使用者担负起责任非常重要。设计住宅项目时,我们应该思考其内核意义,提供更舒适、更美好的居所,去装载更多的美好回忆,让其成为住户不舍得离开的居心地。设计办公建筑时,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交流的便利,打造更好的空间体验,并赋予足够的弹性,使其能够适应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避免未来的浪费。
我们都应尽力遵循社会财富的积累规则,将每一分资源用在创造价值上,而不是将责任转变为个人理想的展示。只有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才能将思考置于个人得失之前。作为建筑师,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服务每个家庭,更要服务整个城市、整个社会。

旭辉公元展示区
R
可以谈一下AI未来在设计行业中的作用吗?
L
在当前的设计行业中,AI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其增长席卷了整个行业,并产生了一些冲击。对于创业人才而言,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即便高端人才稀缺,初级人才也同样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如何利用AI技术,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
在运用AI技术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进行二次设计,人的判断仍然不可或缺。未来的设计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管理上的困难,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焦虑感,同时充满信心去拥抱这一变化,积极地开展学习和应用的探索。在提升效率的过程中,抓住AI技术的先机非常关键。对AI技术的优秀应用,能够更好地发挥系统与规模化的优势,有组织地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和专业,也将更好地提高生产力。

万科天荟

万科天荟
L
我用四个成语来进行概述:首先是文心雕龙,即梳理逻辑和讲述能力,这种创新力对于讲故事的人尤为重要;其次是房谋杜断,这种能力可以提供参考和建议,但最终还需要人类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个成语是能工巧匠,是指擅于图纸转移,将AI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最后是天天向上,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升能力来匹配时代的发展。

万科天荟
R
由于现在的市场环境,很多建筑学子都选择转行或是考公,您有什么鼓励的话想对依旧热爱,坚守在建筑行业的青年?
L
如果对所在的建筑行业感兴趣,理应尽职尽责地投身其中。期待在这个行业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坚持不懈地付诸努力,去创造更好的作品。同时,也要学会享受工作的过程,从中发现乐趣,秉持积极的价值观。韧性和坚持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而责任感则是热爱的基础。热爱需要言行如一,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对于擅长的事情应该全力以赴,潜心去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旭辉公元展示区

旭辉公元展示区
L
如果不喜欢不认同也无需勉强固守。如果当下没有选择的权利,那就尽可能秉持职业责任感,去用心完成工作,为更好的未来而努力。即便未来仍未可知,也要摒弃懒惰,全力向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