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莱科宁和勒克莱尔交换的一点碎碎念

虽然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Kimi加入索伯不成问题的几点原因,但当官宣来临我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非常多的车迷为这次回归送上了祝福,相反希望Kimi就此退役的车迷也很多,他们可以找到许多理由,最主要的就是对索伯车队研发能力的质疑:Kimi是带明星,是为冠军而战的,索伯的车明显没有这个能力(在部分人心中也许Kimi从来都不上厕所的,这倒无所谓。但不开F1还能拿F1冠军?);索伯的车拿积分都困难(你们眼中的围场最差埃里克森开这车五站三次拿分);世界冠军去索伯?(JV了解一下,查百度不丢人)
也有人觉得用情怀来解释这个转会有点道德绑架的感觉,不得不承认的是Kimi也说过自己不会考虑小车队,有阿尔法招牌的索伯也许真的不包括在内。从出师有名的角度讲,索伯是给了莱科宁机会的车队,莱科宁去索伯是落叶归根,是佳话,而去哈斯就成了赤裸裸的下放,去其他车队可能就被说成扫地出门了,很明显第一个要好听的多。哈斯目前有更快的车,不过Kimi显然不会多看一眼那辆轮胎都装不好的黑车,更要命的是哈斯建队到现在从来没有上过领奖台,这才叫没法为冠军而战。

当然,最重要的是莱科宁已经同意加入索伯。人家情投意又合,轮得到你这丑八怪来反对?也没见他有什么不开心,所以我们应当支持他的选择。
法拉利选择了一年级新生勒克莱尔,表现了变革的决心,也回应了舆论对于车队选材方式的质疑(有效期半年)。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勒克莱尔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在一只小车队表现的得心应手,较快的适应环境,适应赛车,也能处理好和队友、和媒体之间的关系,身上还有RM的代言合同。英俊的外表也让他的粉丝数量快速增长,他看上去就像我们学生时代在班里遇到的那些长得比你帅,学习比你好,人缘也好,家里还有矿的班干部一样优秀。他那法拉利青训车手的身份也会让tifosi感到亲切,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勒克莱尔火速上位,在经验上必定有着不足,想要和44或77斗,是一定会交学费的。在索伯这个环境,没人关心你是什么策略,多少圈进站,和前后车差距多少,但到了法拉利,在聚光灯下一点小错误都会被拿来问责:为什么没拿到杆位、为什么没制约住44,为什么雨天失误等等,这种情况下他能否应对更大舆论的压力也是未知的。还记得勒克莱尔在宣布加入索伯之后的话么:我一直在为冠军而战。当时此言一出被很多人嘲笑,而现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勒克莱尔会做到的。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