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司机上路,告诉你六种车内空间镜位!
无论是浪漫的约会、紧张刺激的竞速,或是悠闲自在的兜风,在电影世界里,车内空间都是一种常见的重要场景。
对不少的观众而言,会以为是演员实际来驾驶车辆,并实景拍摄行进的过程,但其实真实作法是,为了让演员专心表演,或是避免意外发生,许多剧组会改以拖车拍摄或棚内拍摄等安全方式,完成这项任务。


不管是哪种拍摄方式,都少不了这六种基本镜位:
挡风玻璃前镜头(Front windshield)
不管使用广角镜头或长焦镜头,车辆内的驾驶、乘客和窗外风景,都能被完整拍摄进画面,具体呈现了演员的位置。这个镜位除了拍摄车内场景的主镜头(Master Shot),也能锁定个别人物,从同一个位置捕捉不同演员的神情。




过肩镜头(Over the shoulder)
拍摄车内两人的对话时,请将摄影机架设在车门边,并选择浅景深,让两位演员分别成为前景和背景,就能完成流畅、明确的车内对话。



车内主观镜头(Close up passenger POV)
若要以车内人物的视角看对方,可以将摄影机架设于车内的座椅附近,并以特写镜头直接拍摄,就能营造出驾驶/乘客的主观镜头。


后座镜头(French over)
从后座拍摄时,摄影机能同时拍到演员和部分座椅,并利用车辆前方的光源,让人物处在侧光或背光位置,使其轮廓变得清晰,并透过光影,提升影像层次和场景的戏剧张力。



车内后照镜镜头(Rear view mirror shot)
由于后照镜的可视范围较小,这个画面有助于表现车内人物的孤独感,或捕捉前座及后座人物的互动,而拍摄车内后照镜镜头时,通常会将摄影机贴近前座座椅,直接拍摄车内后照镜。



车外后照镜镜头(Side mirror shot)
若摄影机架设于车内,就能同时拍摄车辆前、后的景象,通常用于呈现、交代周围环境。


若摄影机架设于车门边,则能以左右两边的后照镜,呈现一旁驾驶或乘客的样貌。
以上影片来自YouTube/Aputure,videocase翻译

上述基本镜位,是多数电影采用的拍摄手法,不过有时候为了创造特殊的镜头语言,有些剧组甚至会破坏车辆结构,让摄影机能顺利运动,突破拍摄车内场景的限制。
如《极冻之城》)的车内场景,就是将车顶拆除、设计可开启的挡风玻璃,让摄影机自由穿梭在演员身边,完成惊人的影像叙事手法。
https://v.qq.com/x/page/a0833oone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