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费合法吗,有没有依据?

一、法律角度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居间人在为当事人提供居间服务的过程中,收取的中介费由当事人承担。”也就是说,在取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在居间人协助交易的过程中,合法收取中介费是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如果经纪人或中介机构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未事先与客户协商居间费用,或者在合同中规定的居间费用超过了居间人应当承担的合理成本,那么就是违法的。
此外,在2019年7月18日颁布实施的《住房租赁合同》中,也有明确规定:居间服务费用应当合理,未经承租人同意,不得向承租人收取非法费用。同时,不得超过实际支出的费用,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违规行为。
二、实践角度
在现实中,收取居间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商业行为,尤其在房地产、金融、人力资源等领域中更为常见。然而,由于居间费的数额、方式等差异较大,也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
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于2016年颁布了《经营服务收费规定》,其中规定:居间服务费应当明码标价,在向消费者收取时应当作出书面或电子记录并提供收费凭证。同时,不得乱收费、变相收费或者向交易的一方收取过高费用,确保消费者明明白白、公平公正地交易。
此外,近年来,各地也相继颁布了相关的居间服务费用标准规范,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例如,北京市对各类居间服务的收费标准予以统一,不得擅自制定、变更居间服务费用标准;上海市为明确规定居间服务费,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经纪人的佣金不得超过成交总价的2%等。
总的来说,居间费是一种合法的收费方式,但也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作为消费者,应当保持警惕,增强风险意识,在与居间服务有关的各类交易中,要仔细了解合同条款和收费标准,以免因不慎遭受经济损失。同时,也应当加强监督力度,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变相收费、虚假宣传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