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总结】成长内核的全线清晰,是长久迭代的关键~
最近有个发现,原来腰痛和闪了腰的问题,在年岁渐长时,真的就比较容易出现,个人其实一直有隐隐腰痛——这是长期错误的运动、不好的站姿坐姿走路姿势导致的损伤,闺蜜和同事这几天都闪了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有这些问题。。。
然后今天和闺蜜聊起来,各种给她解释一定要开始锻炼腹肌发力,不管是运动的时候还是平时走路、久坐,不要再错误的用腰椎,要用腹肌来支撑,我知道她的运动方式一直很有问题,但是之前没有意识到根源,所以没法有效的聊,最近终于意识到了——这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正好19年对运动进行过一番深度思考——用见自己理解,正好和今天跟闺蜜聊运动思考对比下,看看自己的认知升级^_^

先19年的从见自己说运动
叶教说无法从一个人连续运动多少天来知道他的见自己和人生观的
个人思考,行为的内驱力、态度、内核、目标和长板都是不知道的

运动想要坚持整个人生的长度,那必须是整个成长内核上的全线清晰,否则哪怕坚持三五年,也可能放弃
自己初始瑜伽是大四老师的气质,想成为她那样,三年后因为职业发展瓶颈而烦恼,就是感觉浑身酸痛的时候运动一下,或阶段性学八段锦、肚皮舞等,都不连贯,后来报班,路上花费时间太长也是一两年就不再去了
直到学了起明,叶教反复说健康和运动,自己开始成长内核全线调整,目标健康、认知是每日适合自己的运动、决策是综合排了一套半小时以内的适合自身的瑜伽动作,行动是住处一定空出瑜伽垫空间,每天都练时间长了总有复盘迭代,到现在形成了能关注全身肌肉发力、关注呼吸的状态——还没到专注。。。
当然,正向思维是单一项无法达成目标的,比如,每日运动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并不充分。。。

哦,上面忘了说内驱力,刚开始是keep打卡,隔一段时间晒积分数据,其实跟我B站写文来学习一样,都是希望有人认可
找一点动力那个时候是尝试想挑战的肘倒立,和站立劈叉。。。
然后要让阻力最小,运动工具、场地、时间消耗,而且形式上瑜伽是哪怕状态再差的时候,也能坚持的

刻意训练那时候就注意正确发力了,行为改变是应用到坐、行走上
长短板上自己是不要去跑步的,但是柔韧性好

最后说心态,叶教说心态是筛选世界,但世界其实也在刷选我们
主动性是段位起点,被拉着运动没段位,运动是对身体的责任感,运动的时候专注感知身体肌肉的发力和呼吸,这才是六段,空杯就是知道在健康上还缺乏什么怎么补足?每天瑜伽也没什么了不起。。。
最后想说很多舞蹈教室和健身房的老师都很不专业,我当初被压胯压伤过,现在想想都觉得对身体歉疚,那时候没有判断力更多的是忍耐,而没能坚决跟那老师说不要压了。。。

与当初相比,的确有很多的不同
成长内核上的全线清晰,是能长期持续的关键,运动上是,学习上也是
运动的驱动力倒是从开始的主动意愿+朋友圈存在感,到后来的身体惯性+听小说,到现在的身体惯性+控制练习
搞一点挑战这个,真的觉得,要长期坚持还是搞最简单的、以状态很差的时候能坚持的就好了,就像玩游戏一样,时间长了真的就做最简单的任务了。。。阻力最小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而刻意训练和行为改变,段位要求是很高的,在非天赋方面——我只有一个天赋吧就是思考的动力源源不断。。。在非天赋方面要走到刻意训练和行为改变,真的要三四年+
而心态上,专注也是非天赋方面非常难达成的,五年时间吧客观现实。。。
最后对于没有能力结构下的生活,真的是充满了自我伤害,应该要捐款来和解一下

那今天跟闺蜜聊的,是关于运动中肌肉控制的重要性
关于对脊柱变形的思考,闺蜜说睡觉姿势很重要,但个人思考,一定是脊椎受压力的时候最会导致变形,睡觉的时候整个身体都是放松的,压力相比白天受力时是很小的,所以,还是白天的坐、行走,还有运动中的受力是最影响的
站立和坐的时候胯骨前倾是很容易犯的问题,自己过去也会,其实人都是趋向舒服的,但是对后果却不甚清楚,譬如生活在舒适区可能到40岁+的时候,就会不那么舒服,但是那时候就会非常难,前倾有人看了觉得难受,但是人性的趋易避难决定了这样姿势的当事人一定是对TA而言更舒服,胯骨前倾脊椎变形,受力不对到后来必定会导致腰痛
坐姿歪斜也是很容易犯的问题,个人不喜欢二郎腿,但喜欢侧身斜靠着,脊椎也是受力不正的状态
含胸驼背也是不自觉的问题

忽然想起来自己是什么时候学会的腹肌发力来支撑脊柱——在精锐的时候有一堂礼仪课,自己跑上去让老师举例调整站姿,背靠墙的时候腰总是离墙三指距离,老师就教收腹向后发力,最后能推到一指——但是很累啊,但是自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了,所以有慢慢注意
然后腹部发力能持续练习的初始动力,是去学声乐课,必须腹部发力吐气去共鸣腔,这是自己的爱好和一大动力了,练了有大半年
所以才有后来能用在走路上——针灸医生说腰椎变形严重,自己对腰痛也是很怕的
到了最近坐姿的时候也在用,不仅是腹肌发力,还有肩背肌肉,因为小伙伴说我是不是驼背。。。全身都开始肌肉控制后,每天的瑜伽运动也慢慢的转变到肌肉全部的控制,不仅是腹肌,最终目标希望到专注
所以说,整个运动内涵的转变,是漫长的经历影响的

关于对闺蜜运动的担心,今天聊的时候终于想到了,就是关于肌肉控制
下犬式也好,下开肩也好,其实都很容易腰部放松,但腰部是不能放松的,那种下压是注定给腰椎压力,容易引起腰椎变形的——腰椎最好不要承受这种压力
舒服并不等于正确,而正确的往往是一种主动控制带来的不舒服——一直运用核心力量
锻炼,练的是肌肉,带来气血的顺畅,能滋养关节,但不是要锻炼关节,关节活动开就是气血能通畅供样关节,但锻炼关节个人觉得只会磨损。。。
锻炼也要搞明白重点,否则只会带来损伤
中医养生里面推荐的运动,都是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这些,练的都是肌肉发力和浑身力道控制
运动的关键点,是呼吸和肌肉控制

腰痛其实也是,痛的本质还是不通,也不是真骨折,气血在那里过不去,所以,还是要正确的运动,错误的运动导致的脊椎变形,真的会长期气血不通,骨头失养,就真容易骨折了
反正运动的时候,宁可慢,也要先找到控制的感觉,感受下动作是在靠肌肉撑呢,还是在费脊椎。。。
其实运动本身是逆人性不那么舒服的——关键就在于要主动控制,这很累,人们是在收获到体型美啊健康啊的时候才是收获的,如果非天赋情况下运动舒服——肯定没有肌肉控制呼吸控制这些
我是知道闺蜜连腹肌发力来支撑脊椎都没意识,没有肌肉控制的习惯,这种情况下做力量型和蹦跳型运动,都是耗关节大于收获的

闺蜜最后感慨说,感觉人生就是自控,领悟了“平衡”和“过犹不及”
是的,我现在也明白人生就是自控,我现在每天在做的就是自我控制,最近最大的挑战就是控制自己9点睡,还有半夜醒了控制自己继续睡——这真的是非常难,但是这是我必须要做的
控制思绪、情绪,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做时间管理,让自己每天能去学习和思考。。。
因为集中到今年一下子能完成很多控制,也有点迫不及待,但是最近就觉得还是蛮累的
但这些是基础,先把这个做到再说其他吧,自己要调整的地方还非常多

运动算是个小问题吗?其实是人生很重要的课题
不过正如叶教说的,如果就放在一天考虑,今天是运动还是不运动,都可以,不是很有所谓,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是放在整个人生的长度,健康是个大问题,而运动是健康的一环,所以,也是很重要的课题了
在运动上从10年开始到现在,有各种经历、总结和领悟,但是,肯定还有升级空间
毕竟现在才开始全面肌肉控制,到能自如松弛的肌肉合适的度的控制,肯定还需要时间
但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事情,值得一直去投入练习尝试寻找,无论用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这都是正确的方向
并不是运动就等于正确,并不是行动就代表积极,建立正确的认知,真的是第一位的,否则,可能是在自我伤害
over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