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采购到S400导弹的国家,就一定买不到F35?

有句话叫做:大宗的军火采购,特别是涉及到关键先进武器系统交易的,从来不是仅仅一个价格高低的问题;其中会涉及极为复杂的国际ZZ和国际关系。对大国来说,凡是能批量销售先进武器到某些地方和某些国家,那么这些地方基本就是该大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势力范围”。当然有人可能觉得势力范围这个词不太好听,有点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意思。其实换个词也可以,这就是能够批量采购某大国武器的地方,则可以看成该大国在国际战略上的基本盘,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了。大国的武器对外销售的总金额有多少,销售渠道畅通不畅通,除了看武器本身,其实更要看大国在全球的真实地位和实际影响力。比如超级大国最近30年来,一直是全球是唯一的战略超强,导致海湾战争之后,超级大国的对外军售从来没有离开过全球第一的宝座,

每年多则有2000多亿,少则每年也有1000多亿美元的武器对外出口额度。谁都知道现代化武器的真实利润都是高得惊人;一年200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额,仅仅纯利润也要超过1500亿美元。而全球至少6成的国家,全国一年的总GDP加起来也未必会到1500亿。由此可见作为超级大国,其军工复合体是如何从全球吸取丰厚的利益。这本身也是超级大国内部的预算年年寅吃卯粮,但是军工复合体的日子仍然整体不错的一个根本原因。这种隐形的超级红利,恐怕还要继续吃下去。而且还有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独特的一点,就是别的大国需要主动对外推销自家的先进武器,是属于求着客户采购;而超级大国绝不是这样。大部分超级大国的对外武器销售项目,反倒需要采购国主动提出申请,款项提前支付;等超级大国有关单位批准之后,采购国在多年之后才可能拿到武器实物。

如果海外采购国在执行与超级大国有关的武器采购合同期间,做了什么让超级大国不高兴的事情。超级大国甚至可以立即公然中断武器装备对采购国的交付过程;甚至连预付款都会立即冻结。有些国家的武器预付款,曾经被冻结三四十年都拿不回去。实际吃过超级大国武器对外销售限制措辞这种哑巴亏的国家,恐怕没有三十个也有二十个。可见超级大国这种“店大欺客”卖武器的做法,在全球绝对找不到第二家了。超级大国对外武器销售除了经常按照他自己的意思给客户硬塞“幺蛾子”之外,有时候还真的很“坚持原则”。典型的就是最近五六年的F35隐身战机的对外销售。某近东国家是F35项目开始启动时的原始投资方和7大股东之一,而且是一个实打实的北约国家。本来单独一家就提前预定了100多架F35A;如果再加上该国准备用来后期上航母的F35B;

那么对F35系列的订购总数,很有可能会超过150架。如果加上后续的维护和零部件长期供应,这个合同的总额绝对会超过350亿美元,算得上是一个军售大合同。很可能是超级大国海空军之外,F35系列在海外的第一大客户。但是没想到该国最后却采购了S400区域防空导弹。结果超级大国一怒之下,不但不再给飞机,甚至把这个当年的原始股东直接除名。如果说超级大国当初做出这种决定,在于这个大客户脚踩两只船,有被戏耍之后的冲冠一怒,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这家要求超级大国重新考虑F35的销售问题,结果超级大国方面仍然坚决不松口。只说如果想采购飞机,那么只能继续购买已经基本过时的F16。无独有偶,除了近东的这家。位于南亚的某国空军也一直想采购到F35。而且该国是超级大国最近几年全面战略拉拢的第一香饽饽。

超级大国已经往该国销售了大量的主战装备。包括C17战略运输机、P8A先进反潜机,海鹰直升机,一直到先进的轻型榴弹炮。而偏偏该国空军提出采购F35的意向时,超级大国也是坚决不答应。理由和上一家一样,同样因为该国已经采购到了S400防空导弹系统。难道这也是意气之争?你们只要买了俄式武器,就永远不用想再买到美式装备!而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当今全球需要购买武器的国家,同时采购美式武器和俄式武器的大有人在。比如前面已经说过,南亚的这家海空军,既有C17和P8A这些美式大飞机,更有几百架的俄式战斗机。那么为何一旦采购了S400导弹。就一定不再卖F35了呢?这其中并不是S400多么出类拔萃。而是全球能够独立推出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的国家非常有限,到目前满打满算一共也不过5套左右。

基本上就是爱国者3系列、H9系列、S300到400系列、法国的紫苑系列和中东某国的箭式系列。这些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中,有两样东西最为关键,第一就是系统的核心源代码;第二是系统的数据库收集能力。一般对这5大系统的研发国来说,系统的源代码,是给多少钱都不能对外卖的。这个说到底就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涉及大国之间压箱底的最高机密。比如当年在近东某国的远程导弹国际公开竞标中。客户最终居然向竞标领先方,公然提出要想最终中标,必须同时转让系统源代码的无理要求。而竞标领先方到这里才最终明白,对方根本没有诚意,完全是想空手套白狼。由此可见,中标不中标都是小事,提出索要源代码简直是异想天开,是任何大国都不可能答应的。开口索要源代码,等于开口索要一枚氢弹一样离谱。除了最核心的源代码,

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数据库搜集能力同样惊人。说白了,就是系统对当今全球现役飞机的雷达信号特征的全面收集。这种收集能力不单纯对非隐身机,对隐身机同样有效。比如对F35来说,S400导弹系统未必可以在150公里之外将其锁定,此时只能在雷达屏幕上出现时隐时现的信号特征。而当S400系统对这种时隐时现的目标的特征和规律收集到的经验数据足够多时,那么对F35就会有越来越远的发现和锁定距离。这种能力,其他4大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也同样具备。这也是为何F35坚决不能卖到拥有S400或者其他非西方远程防空导弹国家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这些远程系统收集战机目标的数据的积累和研判能力太强。如果任由其收集信号特征,哪怕是非常微弱;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等于F35的隐身性能完全报废。超级大国可不想为了拉拢个别客户,就把自己2万亿美元的大生意提前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