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嫩烟分染鹅儿柳)
采桑子(嫩烟分染鹅儿柳)
纳兰容若
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
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
【注释】
欹(qi,一声):歪斜。
不支: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
葳蕤:形容枝叶繁盛的样子。
地衣:地毯。
【赏析】
忧伤,是纳兰词的主要基调,也是纳兰容者生命里无法剔除的一部分。他厌恶糜烂腐朽的贵族生活,精神上一直处于挣扎状态,却也无计可施,只能在辞章上化解愁闷。容若将自己的才华全部用来吟诗写词,他的词里有着悲苦之音,无关生活,直入灵魂。在他痛苦的倾诉、沧凄的呻吟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词里慢慢渗透出的,那浓郁的、无法抹去的忧伤。
就好比这首词,看似写春雨,借雨中物象去吟咏,却依旧透露出词人忧伤的心绪。“烟分染鹅儿柳”,柳树,柳枝,是春日里很好的意象,容若虽然用到柳条,却只是说在那春雨下,似有似无的,刚泛起鹅黄色的柳枝,就好像空中的游丝一般,让人一时之间看不清楚。
顿时,春天雨景跃然眼中,天空下细密的雨丝织成一道自然的垂帘,而雨中的柳条随风摇摆,时而翩跹。灰蒙蒙的空气中,已经看不清哪些是雨丝,哪些是柳条,二者浑然一体,融合在一起,好一幅春雨图。
在这里,“似整如欹”用得恰当极了,“欹”是歪斜的意思,柳枝在风雨中时而偏斜,时而工整。容若的词句在这里仿佛是一幅工笔画,令春雨图赫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清晰得如同亲眼所见一般。
就是在这样的一幅画里,他越发记得他曾经那个似有似无的梦,只是可惜,春雨凉意袭人,堪破晓梦,令人懊恼。“才着春寒瘦不支”,这句将上片结束,道出了春雨带给自己的惆怅心情,同时也是承启下片,讲出梦如薄烟,被凉意浸透的凄苦之感。
“凉侵晓梦轻蝉腻”,这里的“轻蝉”并非是说书上的蝉虫,而是指待字闺中的人。在春日逐渐明媚的时候,花朵变得更加娇俏,但一场大雨过后,那些花朵大部分被打落在地,撒落一地的残花就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条地毯。此情此景,令容若不禁感伤红颜易老,岁月无情。
纳兰容若总是有这样的功力,能用辞章中营造出一个凄美的意境,在他的笔下,世界美得让人室息。他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控制这个世界,让整个空间里充盈着他想要的气息。
时间过得漫长,他无法忘记过去,也无法看到未来,在一个富家公子的眼中,春日里除了明媚的阳光和鲜艳的花朵之外,还有那雨后残花,无法抵御的时光之洪流。
摘自《纳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