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杜苏芮】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泉州最强台风做了些啥?(发展历史回顾)

超强台风“杜苏芮”于2023年7月28日9时55分登陆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m/s),强台风级。今早11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结束了他的充满戏剧性的一生。本文主要讲述台风“杜苏芮”从诞生到登陆干过的各类大事:走过龟速,抬头西北,超预期增强,紧擦吕宋,滞留吕宋,致命北跳,迎来二巅以及戏耍预报台。(文章有点长,可以慢慢看~~)
在开始今天的文章时,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觉得杜苏芮这个名字会被除名吗?(台风除名:如果该台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灾国可以向台风委员会申请撤销该台风名,并由提出该名字的国家提供新名字来予以替代)
我们现在把时间拉回到2023年7月17日早上8时。
7月17日上午8时——开始发育7月17日上午8时,热带扰动(台风胚胎)98W在帕劳以东洋面生成。这是第5号台风“杜苏芮”最初的模样,它也开始了它长达4天的发育之路。

与此同时,第4号台风“泰利”也正在不断靠近粤西琼北沿海。ECMWF同时也对98W台风胚胎的路径进行预报,7月17日,ECMWF认为他极有可能在生成后步“泰利”台风的后尘再度前往珠三角以西地区。

7月18日——分歧时刻98W台风胚胎当时的发展环境还是不错的,因此各大数值比较看好它。如果能成功发展成为台风,未来的强度不会弱只会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ECMWF和GFS数值预报对98W台风胚胎未来去哪里产生了分歧并给出了三条预报路径:粤西琼北、粤东闽南和浙南闽北。
ECMWF给出的预报更加支持粤西(珠三角以西)的路径,强度不小,可能在强台风级别及以上。

GFS则裂成两半,一方认为会趋近粤东沿海,一方认为会直接北跳擦一下台湾沿海进而登陆浙南闽北交界沿海。从此刻开始,各大数值进入了长期的拉锯战,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7月20日——生成前夜
7月20日,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布烈风警报(GW),证明其已正式成为热带低压,并将很快生成为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从日本气象厅当时的预报路径来看未来几天该扰动将会向菲律宾吕宋岛沿海靠近,强度缓慢加强。

7月20日,ECMWF和GFS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报,二者的分歧也不是一般的大,是相当大。EC认为台风生成后将穿过吕宋岛向珠三角以西沿海靠近。GFS不走寻常路,直接预报华东、闽台线和EC合不到一块去。这也在于二者对于副热带高压强度判断的问题。EC认为副热带高压在未来的日子里会非常强势,压着杜苏芮走。这样一来杜苏芮的空间只限于华南地区。
GFS则认为副热带高压是虚胖,台风一捅就退,这样一来台风就有可能走华东线。另外GFS连续多报预测南海地区可能在杜苏芮生成后形成潜在的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这样一来,在双台风的作用下,走华东线也就逐渐成为了可能。


7月21日——诞生之日,分歧减小之日
日本气象厅上午8时(北京时间)将菲律宾以东洋面的98W热带扰动(台风胚胎)升格为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韩国提供,意为一种猛禽)。当时,“杜苏芮”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南方1280km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m/s,热带风暴级)。

ECMWF的路径预报在剑指华南几天后,突然修改了自己的预报,认为之前自己预报的副热带高压过于强势,但目前副热带高压可能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因此EC调整了自己的路径预报将闽台粤都列入了潜在登陆范围,同时登陆华东的概率在不断增大。

GFS至始至终都将自己的路径报向华东地区。无论是“登台入闽”或是“擦边台”都将台风的未来方向指向华东。非常稳定,只是具体登陆地的问题。EC和GFS的分歧开始缩小。

但因为台风移动情况受到副热带高压、潜在的双台风等多种因素影响,香港天文台对“杜苏芮”未来的发展给出一个巨大的误差圈。南至海南海口,北至辽宁丹东都是“杜苏芮”可能去的地方。

7月22日——分歧巨大无比
面对台风“杜苏芮”北部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各大气象机构再度出现分歧,并给出了各不相同的预报。
ECMWF的发挥相当稳定,坚持登台入闽路线。其中台湾东部的台东和花莲受到台风直袭的概率比较大。二登则可能选择福建中部沿海。

GFS坚持“副高崩溃论”,认为副高没有想象中的强,因此台风北上能够直接顶开副热带高压在紧贴华东的同时给长三角予以打击,之后继续北上;或是选择紧擦台湾北部向浙南闽北沿海靠近。贴近华东北上对于浙江以南地区则是无情的下沉高温,这对于福建和广东来说,难以忍受。

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美国军方预报系统)认为,杜苏芮会紧擦台湾北部沿海,进而向浙南闽北地区靠近。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路径则是ECMWF和GFS二者的折中状态。CMA认为,台风“杜苏芮”在靠近台湾后,会在台湾北部宜兰一带沿海登陆而后再进入大陆。

香港天文台的预报路径是所有气象预报系统中路径最南,概率误差范围最大的。但是目前对于台风中心附近可能经过的海区也放在闽台一线。但可能性大的误差范围中浙南至闽南一线都有可能,同时也认为台风存在提前北抬的可能性。

台气象部门与CMA的预报影响地区比较类似,认为会在台湾省宜兰县一带沿海登陆。

日本气象厅的预报也显示出了台湾北部的可能性。与CMA、台气象部门的预报是相类似的。

7月23日——迅猛增强初期
7月23日台风“杜苏芮”连跳4级,从9级的热带风暴迅速发展成为13级的台风。与此同时,台风不断靠近菲律宾并且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风眼。从这天起,台风“杜苏芮”进入了它正式的show time。

7月24日——超强台风的诞生
7月24日晚上8时,杜苏芮再度猛烈增强,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6级(52m/s)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强台风。这也是第一次露出了它的卡姿兰大眼睛。

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的超预期发展和台风东侧的热带扰动91W开始发展。台风的路径再度被压回闽粤,回到最初的起点。对于热带扰动91W,除了ECMWF不太看好它的发展外,其他数值预报多数都很看好其发展。当前91W的发展也有点超预期,因此与“杜苏芮”发生互斥的作用,将其压向偏西路径。这也是为什么目前EC及其他各大数值尚未放弃广东的路径,让登陆地究竟是广东还是闽台扑朔迷离。

7月25日——巅峰时刻
7月25日早上8时,超强台风“杜苏芮”风力发展至17级以上(62m/s),这一天,使它的巅峰时刻,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接近吕宋岛,即将给人类带来首场破坏性风雨。

此时距离预计登陆的时间还有3天,因此登陆地点仍然不能完全确定。各大气象数值的预报都在左右摇摆,但是具体摇摆空间都在粤东至闽南一带,是比较稳定的,基本确认会前往粤东闽南地区。此时的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成为主要焦点。副热带高压强,那么台风会被副热带高压压着走从而走上偏西的路径靠近粤东沿海登陆,如果副热带高压偏弱甚至断裂,那么路径会继续东调,台风的登陆地就会在闽南一侧。从ECMWF当时的预报来看,EC依旧认为副热带高压处于一种偏强的状态,因此EC将台风的登陆地设置在了粤东的潮汕地区,但是EC这几次预报同样是在福建云霄-广东汕头一带沿海来回摆动。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副热带高压还是虚弱了一点,没有EC想象的那么强势。当时的大气环流形势图显示对流云团在副热带高压所标志的588线内疯狂活跃,这说明当时的副热带高压没有太大的能力来压制住这些对流活动,呈现一种偏弱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很容易导致台风向北挤压副热带高压,出现北抬的路径从而偏向闽南地区。

台风核心云团在这一决定紧擦吕宋岛。这对于闽粤来说是一个不利的消息。“杜苏芮”一没撞台湾岛海拔4000m的“护国神山”——台湾山脉,也不撞拥有海拔3000m高山的吕宋岛,对于台风削弱是非常有限。

7月26日——滞留吕宋,向南偏移
7月26日台风“杜苏芮”以17级以上(62m/s,超强台风级)的强度紧擦吕宋岛并且滞留吕宋岛。同时受到吕宋岛地形的影响和吕宋岛西侧其自身原因产生的背风低压迫使其向南偏移,核心云团撞上吕宋岛,减弱的信号就此开始。

在这一天,“杜苏芮”缓慢移动离开吕宋岛并且进入了24小时警戒线。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国家级台风红色预警。与此同时各大气象台的路径预报也逐渐趋近至闽南的漳州、厦门沿海。

7月27日——伤后休整,重返巅峰
由于地形的影响具有滞后性,7月27日早上“杜苏芮”减弱至15级(50m/s,强台风级)。这一减弱让他的卡姿兰大眼睛瞬间变成了白内障。

但他所面对的是超级高的海温和低风切的环境,7月27日傍晚17时台风“杜苏芮”再度加强为超强台风(16级,52m/s),向他的第二巅峰开始冲刺。


这一天,杜苏芮在北上的过程中给靠近了台湾海峡,因此台湾岛东侧可能出现了一个新的背风低压,将其吸引向台湾岛,结果杜苏芮并没有像各大预报台预报的向西北方向移动而是选择了北偏西方向造成台风路径大幅度偏东。登陆漳州的概率一减再减,登陆厦门和泉州的概率一涨再涨。7月27日下午,EC北调登陆路径,正面袭击泉州的概率被调至88%。

晚上11时,台风杜苏芮再度重返17级(58m/s)进入第二巅峰,以超强台风的强度进入台海,这是台海的罕见一幕,对于闽南也是重大威胁。

7月28日——登陆时刻
7月28日,因台风中心环流不断缩减,台风的核心能力聚集,出现了暴风雨前的宁静。凌晨2时,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生成,但因为和“杜苏芮”的距离太远,已经难以形成双台风效应。凌晨5时,中央气象台将预报路径北调至晋江东石镇,8时调整至晋江金井镇围头区域。台风的风雨影响也从5时正式开始并于上午9时55分以强台风等级登陆晋江金井镇围头区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泉州的最强台风和7月登陆福建的最强台风。

登陆期间,泉州台商投资区大坠岛测得16级(51.4m/s)的极大风速,成为全福建测得的最高风速。晋江国家气象站和南安国家气象站的极大风速也是直接达到了14级。

登陆后,泉州大量树木倒伏。以笔者所在的泉州市华侨大学为例,受到大风影响,校内大量树木倒伏。



7月28日-7月29日——后续影响开始
登陆后移动的过程中,台风“杜苏芮”给闽东(莆田、福州)等地带去特大暴雨。莆田部分地区自动站测得24小时累积雨量超过600mm。福州乌山国家气象站的降水突破7月历史极值。


对于浙江东部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尤其是浙东南的温州。温州已经连续多日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当前全市自动站最大测得3日累计降水量超过800mm,降水十分猛烈。

现在,虽然台风“杜苏芮”已经停止编号,但是他的水汽输送通道已经打开至华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接下来要严加防范特大暴雨的威胁,整体降水强度可能达到7.21特大暴雨的强度。华北地区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现在,沿海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祝一切平安。

本文章为本人个人分析的观点,不代表官方观点,具体的预报还请等待权威机构的预报。欢迎有朋友与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