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孟子新读(三)

2020-08-01 01:08 作者:做个小人物也挺好  | 我要投稿

《孟子新读》(三)


五十步者笑百步


前文已经提过,在魏惠王婴与孟轲的两次交谈中,魏婴已经了解到了孟柯是个仁义之人,并非贪图名利之辈,也就深深的敬服这位孟轲老先生了,并开始向他请教治国的方法。


魏惠王深情的对孟柯老先生说,老先生啊!您看看我啊!对于国家,我算是真的够尽心尽力了吧。您看看今年年景真的不好啊!百姓们受苦受难,不能完全怪我啊!河内发生了灾荒,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并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相比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您没有看到和我们一样吗,邻国的百姓们也不见好过多少,邻国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如我呢?


孟子说,王上不是好战吗?我同你打个比方吧!当战鼓一响,短兵相接之时,而总会有个别怕死之徒丢盔弃甲而逃的,后来胜利了,那个逃了五十步的怕死者却去笑话那个逃了一百步的怕死者,应该吗?


魏惠王说,不应该,都一样,都是逃兵,都该罚。


孟子说,王上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认为自己做的比邻国的好了。只要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只要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只要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老百姓们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为始行王道开了个好兆头。


假如将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那样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把鸡、猪、狗都畜养起来,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那样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那百亩大的田地,只要不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然后就可以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们听,不要让须发花白的老人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那七十岁的人都应该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老百姓们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一定能够天下一统而称王的。


反之,假如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景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王上不要归罪于年景了,只有加强自身不足之处,在不久的将来,天下的百姓们就都会来归顺了。到那时又何愁不称王天下呢?


《孟子新读》(四)


麻木不仁者当断子绝孙


魏惠王婴有天对孟子说,先生真是博才啊!我很乐意听从您的学说,遵循您的意愿,请问先生,在推行仁义方面,您还有什么见解吗?


孟子说,用木棍杀人与用刀杀人是一样的。


惠王说,怎讲?先生讲这话一定是暗隐玄机了,还请先生马上告之吧!我哪里有又作错了?


孟子说,王上,你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厩里有壮实的马,国库是有充盈的粮食,琳琅满目金银珠宝,而在你治理之下的官史中,轻的地方巧立名目收刮民财,重的地方众人相欺,除了发死人财的,喝活人血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野外却还有饿死的尸体被野狗啃食,被压榨的老百姓们却敢怒不敢言,面带愁容,有家归不得,有病医不得,死了葬不得,这样的施政方法与吃人的狼有什么区别吗?王上你没看到有能力的高士都要离开你吗?即使没有能力离开的,也内心在诅咒你的不仁啊!


当年孔子老人家看到有人用陶俑的人形陪藏,曾气愤的讲过,始作俑者,其于后乎!意思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政者造成的结果啊!麻木不仁的为政者一定会断子绝孙的啊!王上之基业历经文候,武候至今已有三代,开创实属不易,这是经历了无数的仁人志士的热血所建立的啊!王上一定要慎行,一定要亲力亲为的到民间基层去,暗自去看看基层老百姓们每天究竟是怎么过那暗无天日的生活的啊!千万不要被身边的奸佞小人们给蒙蔽在这盛世太平的繁华假像之中啊!莫要让这大好江山断送在你的手中啊!






孟子新读(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