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当今中国青少年性教育更应该以知识普及为主

辩题:当今中国青少年性教育更应该以知识普及/道德引导为主
我方认为讨论该题目应该以结合当今中国性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明确当今中国性教育事业的侧重点。性教育不止是狭隘的生理知识和技巧,还包括人际交往,性侵防护,性别认同,家庭婚姻等等。
我国国民难以有相对统一的性道德观,做为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的国家,人们的道德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在大多数保守人群看来性教育是不要早恋,是将性打上羞耻,肮脏的标签,甚至有人认为青少年性教育是不必要的,性教育是给需要性生活的人群的,将性教育等同于性行为学习。而相对开放人群则认为应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在拥有性同意权利的时候勇敢说我需要,如何确认他人性同意等等。而在性道德的历史长河看来,性道德的开放与保守也不是稳定的。这样看来,性道德难以有一个规范标准,而在性教育上对性道德应该更保守还是更开放,站队是不合时宜。在道德引导方面,需要的是基于现有法律规范,以相对模糊的道德引导,尽量让青少年可以自由地选择基于法律框架下的科学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张北川教授)中国性教育正面临着错把性知识的掩盖当作性道德建设困境,而偏偏性道德的建设是需要性知识普及的铺垫的。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性同意权利年龄,相关避孕措施,了解堕胎对女性的伤害,明白对异性的好感受荷尔蒙的影响......这些性知识的普及,本身就是在为洁身自好等道德观念推进做铺垫的,并且能够在减少性病传播,堕胎,性侵害等方面起具体作用。对这些性知识保持沉默或刻意回避可能会加深青少年对于这些内容的污名、羞耻感和无知,导致弱势及边缘化群体面临更多的风险,同时增加他们求助时遇到的困难。在我国,有大量女性对于月经存在知 识漏洞和误解,这会让她们在月经初来时感到焦虑、害怕和准备不足。以此来看,性知识普及比道德引导更需要的。
道德引导和知识普及都是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方当然应当承认道德引导的作用。但是道德的正确性须要建立在科学的认知上。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青少年自发地了解性知识主要通过互联网,难以容易接收到一些不科学,不客观的伪科学影响。科学,系统的性知识传播的缺乏,青少年的性道德难以建立。而家庭,学校,社会更因为性知识的缺乏,简单粗暴地将“不要早恋”等禁欲思想灌输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事实上,据研究表明,禁欲教育对于延迟初次性行为收效甚微。可见不科学的性知识也在误导着道德引导走向歧途。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当今中国青少年性教育更应该以知识普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