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逻辑原子主义:为什么罗素是一个蹩脚的前现代形而上学家

辩证法?逻辑?
辩证法不是某种符号学机制,是符号学机制所普遍遵循的一种必然失败的、不成机制的本体性机制。符号化必然失败,失败甩出的剩余才是符号(逻辑),逻辑并不能体现事物的结构,逻辑体现了主体性在面对事物自我悖谬的结构时做出的无谓的挣扎。
罗素:逻辑单子主义
1.错失辩证法的维度
(莱布尼茨体系里的辩证法、欧陆哲学的辩证法传统)
2.错失生存论的维度
灵符「用符号学的失败把握本体性的结构」x
勇符「面对创伤/面对符号学失败的勇气」x
心符「在自己的结构内的有限的实话」√
3.缺少单子论中的最重要的纯思(?)理智直观阉割版
场域:2
日常世界vs逻辑世界(一阶)
「用权力回溯性地建构一种看起来“本应如此”的世界,来源于语用学暴力;用一阶位次的逻辑对自然语言进行澄清/分层/纯化,这不是纯化,只是让自然语言圆润和低幼化,消泯里面会刺激人的创伤性、人类的爱欲和生存情景中现实性、会让微观权力发生改变的引导性。是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规划/奴役,是垄断xxx的折射,是想拥抱能够提供舒适生活的学术共同体的一种态度,拥护它的是那些不想为底层人民的遭遇寻找出路的人」
本体论:3
专名(第一手感性材料;形而下的具体存在 ※其实已经符号化了)vs模状词(抽象的人类的符号学建构)
调和:量词(纯逻辑算子;揭示事物之间存在的形而上关联)
「无意义的。因为最终没指称到那个东西,依赖与专名的关系,是间接地指称。
例:未明子,指:b站那个做哲学的,并且喜欢喷人的up主
(专名)未明子
(指称)b站做哲学的,并且喜欢喷人的up主
并不直接指称未明子本人,是相等的,但没有指涉力。有兴趣的自行了解」
认识论:3
理论哲学vs实践哲学
调和:逻辑(平面化的多层的静力学结构。认为一切可以用逻辑推演,用逻辑化的语言把一个东西撕开后用逻辑重建就是哲学。这是伪装成现代学科的前现代形而上学,是劣化版沃尔夫体系)
目的论:3
完美化(用分析方法把矛盾剔除掉;追求必然/至善的实践哲学、理想人类王国)vs莱布尼兹化?(当还在前符号学的懵懂中神已经挑了个最好的世界;追求可能中最好的,但不是必然)
「从前是至高单子的自上而下挑选出最好的,现在把它普遍化变成自下而上运动的基本单子,每个单子有其内在必然性。但无论是我们的第一人称体验报告(一阶;原始感性材料)还是对它的描述(二阶;逻辑架构),都是一种可能性,不是必然性。
越是底层的基本单子它的必然性越多(因为他把底层单子自我思考的能力收起来,集中分配给理性单子)。底层单子有愚蠢的必然性,而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慢慢变成拥有自由的/可能性的,因此它损失其必然性,但成为最好的。所以是用伦理自由中的偏好调和完美化和莱布尼兹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