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欧三足鼎立,欧洲注定是最弱的一极
欧洲是地处北温带的一片大陆,面积与中国差不多。但欧洲的自然条件却远远优于中国。欧洲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森林密布,气候宜人,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是居住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天然宝地,历史上也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但为何说欧洲注定是最弱的一级极呢?很简单,因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及或可预测的将来,欧洲难以统一。虽然在历史上,欧洲也曾出现过和秦汉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与隋唐同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它们也能够实现相对稳定的传承,但充其量也只是如北宋般的小型统一,与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相去甚远,最终都走向了分裂。其中法兰克王国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加洛林王朝全盛期---查理曼帝国时期分裂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即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
如今,欧洲几十个国家分别局促一隅,貌合神离,矛盾重重,内斗不断,难以形成有效合力,注定将被域外强大势力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并严密控制。作为欧洲国力最强的德国在北溪事件中的悲催命运有目共睹。
历史上,欧洲精英层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有过几次统一的尝试,远的不说,近代就有拿破仑战争和臭名昭著的希特勒。希特勒的纳粹犯下了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罪行,但在政治上,希特勒的目标不就是要先实现欧洲的统一吗?可是这些尝试均被同一个民族---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即英美势力所打断。历史上,为了对付法国崛起,前后共组织过七次反法同盟,这七次中次次有英国参加,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和前五次反法同盟的失败后,在第六次反法同盟期间,迫使拿破仑退位。并最终在第七次反法同盟期间经过滑铁卢一役彻底击破法国,拿破仑被放逐并被毒死于圣赫勒拿岛。法国统一欧洲的努力归于失败。
而德国在二战前期的表现证明在国家能力上,德国足以对抗整个欧洲并取得胜利。但当欧洲各国在战场上厮杀的难解难分,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势力的介入使得胜利的天平彻底发生偏转,希特勒自杀,德国战败,被分区占领。
时至今日,德国有不俗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足以自保。法国和苏联(俄国)早已撤回了自己的军队,就连英国也于2020年结束在德国正式驻军,只保留少量军事和文职人员。反观美国,仍然在德国保留大量精锐部队和军事装备,其根本目的不就是要看住德国吗?这使得欧洲统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虽然有欧盟的存在,但欧盟更像是个欧洲国家间的俱乐部,其内部议事规则实行“全体一致”原则,这实质上相当于每个欧洲国家都有一票否决权,这必将导致实践中,特别是涉及重大利益时各国达成一致难于登天。1999年开始使用的欧元至今尚未在欧盟内部普遍流通,就更不要说在政治,军事政策上的步调一致了。
而更为致命的是,欧洲在思想上处于分裂状态。有人说:不对,欧洲有统一的宗教,统一的上帝,在思想上怎么会不统一呢? 没错,欧洲是都信奉基督教,但在欧洲基督教又分为三大教派,即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这三个教派都奉自己为正宗,相互之间冲突不断,矛盾重重。在16,17和18世纪进行了近300年的宗教战争。其中,因“掷出窗外事件”引发的三十年战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入了混战,可以说杀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这些矛盾至今尚未完全消除,以至于不同教派的欧洲人死后都不能安葬在同一块墓地。
作为思想的载体,欧洲各国在语言文字上更是千差万别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竟然多达几十种之多。这些语言虽然都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但无论是在发音,书写还是语法上差别巨大,不经过专门的学习难以做到熟练运用。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语言具有先天的劣势,即单词量巨大,这些单词在发音及书写上均不相同。以英语为例,虽然英语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语种,但据统计英语共有单词几十万个,这对学习者来说,不能说是件幸运的事情。 作为面积和欧洲相仿佛的中国在自然条件上与欧洲是无法相比的。中国国土虽然广袤,但绝大部分是高原,山地,荒原,沙漠。适合居住及工农业用地局限在东部沿海一条狭窄地带(基本就是日本侵华期间所丧失的那部分领土),土地肥沃程度也不及欧洲,而且资源分布不均衡,灾害频发。中国历史上的记载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灾害的记载,不是北边旱就是南边涝,时不时来场蝗灾,瘟疫等。大家有兴趣可以打开中欧地形图,中国地图大部分是土黄色,而欧洲呢?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油油。
和欧洲历史类似,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据统计,在春秋时期,中国境内共有诸侯国100多个,最夸张的说法竟然统计到800个。其中广为人知的是春秋五霸和吴越两国。后来经过500多年的战乱和兼并,到了战国时期,这些国家主要剩下7个,即战国七雄。
但和欧洲不同的是,在战国后期和西汉时期,中国出现了两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的历史贡献在于秦始皇开启了中国大一统的历史进程,而这个事业最终由汉武帝彻底完成。从此以后,统一的观念深深刻入中国人的基因,延续至今。这一事业是如何完成的呢?秦始皇以战争的形式武力摧毁六国贵族势力,将分裂已久的中国统一为秦。秦建立后,始皇帝构建了以“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
以诏令的形式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完成了经济上的统一;
通过修建秦直道驰道及“车同轨”,便利交通,加强了中央对边境和地方的控制及货物流通。
而最为重要的是完成了“书同文”,这为武帝最终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虽然秦始皇在统一事业中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功绩,但那只是外在形式上的统一,在人的内心,即思想上的统一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初,秦始皇对东方士子礼敬有加,希望收拢士子之心为己所用。虽然秦始皇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统一,但在东方士子眼中思想文化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秦仍与蛮夷无疑。当秦始皇对东方士子的礼遇换来的是鄙视和无情的嘲弄,特别是东方士子淳于越和丞相李斯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彻底激怒了始皇,终于酿成了“焚书事件”。但和修订《四库全书》过程中的毁书不同,秦始皇的焚书范围有严格的限制:①博士官藏书不焚。②民间医药,占卜,种树之书不焚。在古代,普通劳苦大众是没有机会读书的,更别说藏书了。所以被焚之书主要是原六国旧贵族手中的藏书,包括儒家经典,特别是那些宣扬分封制思想的书籍。至于“坑儒事件”就更离奇了。《史记》对此事的记载是坑术士。而只比司马迁晚几十年的刘向在修订《战国策》时将两事写在了一起,即“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有记载认为始皇帝为求长生之药广招术士,结果被骗,术士携带巨款潜逃,始皇坑杀400余术士。而有些记载认为所坑之人就是儒生。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始皇帝试图以镇压的方式实现思想统一以失败告终。之后刘邦经过多年战争再次实现中国领土上的统一。但当时的情况是民生凋敝,百业待兴,外有匈奴,内有强臣。韩信,英布,彭越,每一个人都是能力超群。不得已,刘邦只好向分封势力低头,中国境内又一次出现了诸侯国,出现了郡县制分封制并存的政治体制。
后来,刘邦通过一系列计谋和战争,逐步剪除了各个异姓王,但最终无力实现全国郡县制的统一, 只留下了“杀白马立誓:非刘姓不封王”的政治遗嘱和以吴楚为代表的一大堆同姓王。继之以文景两帝执行的“休养生息”之策和“和亲之策”,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经“七国之乱”一役,彻底改变了地方诸侯王势压中央,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为武帝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及至武帝,对外发动汉匈战争解除外部威胁;对内推行“推恩令”进一步肢解诸侯国,彻底消灭了分裂势力。在思想上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即以儒家思想作为思想统一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了,而是掺杂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内容的一种新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大一统”,“仁政”及君臣伦理关系。有人认为儒家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内容纯属腐朽的封建等级观念,与现代主张的平等观念背道而驰。不错,从表面看确实如此。可从另一方面,这些话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一种对秩序的追求。简单说,一个国家要生存发展不能没有秩序,否则必将陷入无序的混乱当中。而“君为臣纲”等语本质上是当时推崇的一种秩序的具体内容而已。换句话说,就是谁听谁的话的问题。对秩序的追求无可厚非,关键是追求一种什么内容的秩序。当今时代没有谁发令,谁听令的问题吗?也有,只是发令者,听令者的范围和古代有所差别且如今的秩序与古代在内容上有所不同而已。反过来说,全社会实现真正的无差别的绝对平等就是好事吗?当一个单元十几户人家就一个是否安装电梯问题争吵一天仍得不到解决,如果这种机制用于治国会发生什么结果? 武帝为了实现思想统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把董仲舒的新儒学定义为正统思想加以尊崇,就是给儒家思想以官方认证。②表彰六经,兴办太学。其实就是动用国家力量兴办教育,对社会教育事业加以引导。③在治国上重用儒生。简单说,要当官,学儒家。这其实是诱之以利。与秦始皇重在“压”不同,武帝的政策重在“导”,更加柔和和人性化,能成功是不言而喻的了。
经过秦汉几百年的大一统,使得统一的观念早就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并结出果实。此后虽然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长期的分裂局面,有过外族入侵。但在统一这股强大的思想力量面前,外族无不最终融入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也经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程。而这个历程也是充满了腥风血雨的。这导致一个后果,那就是在中国人心中:统一就是正确,为了统一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能够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这与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具有巨大差异。其实,如果有兴趣深究的话,你会发现中国各省之间存在的差异与欧洲各国之间存在的差异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说什么风俗习惯,人民性格,单就各地方言而言,其差别就不比法语与德语之间的差别小。不经过训练,一个山东人多半听不懂上海方言;而一个上海人也听不懂一个温州人用方言在说什么。别说省份之间,就是山东省内,胶东话与鲁西南话一听就不一样。胶东人把馒头叫“饽饽”,而西南叫“蒸馍”。就是同属胶东地区的烟台威海,他们之间在语言的发音上也不完全一样,以至于一听你就能大概知道他是哪个地区的人。但和欧洲不同的是中国在几千年前就完成了“书同文”。所以,听不懂没关系,写出来。听不懂但看得懂。而且这种文字的传承连绵不断,使得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的了解祖先的思想。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考古学家。他们在发掘文物的时候,通过阅读刻在竹简,石碑上的文字,能够当场与古人建立联系,产生共鸣。
在自然条件上 欧洲本是最适合统一的一片大陆。但由于欧洲人缺乏文化认同,缺乏统一的语言,偏爱对立文化,过分注重利益诉求等,使得欧洲统一困难重重。在欧洲人心目中,统一观念是淡泊的,换句话说主要存在于少数统治精英心中。对于人民而言,他们更关心统一是否能够带来即刻见效的利益。如果统一能够带来这种短期利益就统一,没有的话就不统一。而美国对欧洲多年的渗透,特别是在思想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渗透不以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管是对英法德等盟友,还是对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这种渗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这使得欧洲统一的可能性十分渺茫。我们可以断定,在大家的有生之年,不会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的出现。 这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既然如此,为什么近代以来欧洲特别是英国能够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并独霸世界几百年?为什么中国在近代陷入黑暗的停滞并最终沦为“东亚病夫”?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不想过多的展开。但我想:大家只要打开历史书,查阅一下从1640年---1840年200年间中英两国的的大事件,不难得到答案。 1640---1840年中英大事记 1640年--1688年 英国方面 1.1640-1688年,英国经过两次内战及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用了48年时间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2.1660年,英国设立皇家学会,全称叫: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会。 1640-1688年 中国方面 1.1644年,明亡,清军入关,顺治即位,多尔衮摄政,颁布“剃发令”。1645年,清军进军江南,再次颁布“剃发易服令”,屠江南。同年,李自成大顺政权灭亡。1646年,张献忠大西政权灭亡。
2.1647年,文字狱“函可案”案发。整个顺治朝共发起文字狱 7 起。 3.1661年,康熙即位。1662年,南明政权灭亡,历时18年。同年,起于顺治朝的文字狱“明史”案结案。 4.1673年-1681年,三藩之乱,历时8年。 1683年,收台湾。 5.1679年,比英国皇家学会晚了近20年,康熙开“博学鸿儒”科。 6.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 7.1685年,康熙朝第一次文字狱高潮开始。 1689--1840年英国方面 1.1707年,英格兰、苏格兰合并,成立大不列颠王国。 2.1760年,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至1830年完成。
3.1763年,英国夺取美国,加拿大、印度控制权。1767年,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法》,直接统治印度。
4.1801年,合并爱尔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成立。 5.1802年,1808年,英国两次占据澳门。 6.1834年,因要求进行贸易磋商被拒绝,英国炮击虎门。 7.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1689-1840年 中国方面 1.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中国丧失贝加尔湖及以东,外兴安岭以北几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同年,康熙第二次南巡。 2.1690年--1697年,征伐噶尔丹,平漠北。 3.1699年--1707年,康熙第三、四、五、六次南巡。 4.1707年--1711年,康熙朝第二次文字狱高潮。整个康熙朝共发起文字狱20余起。 5.1712年,康熙宣布:“此年以后,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6.1717年,康熙下令严禁天主教在中国传播。 7.1722年,雍正即位。1724年,雍正朝第一起文字狱案发,整个雍正朝共发起文字狱20余起。
8.17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中国丧失贝加尔湖以南10万平方公里领土。贝加尔湖从此成为沙俄内湖,中国永失“苏武牧 羊”之北海。
9.1735年,乾隆即位。 10.1747年--1792年,乾隆朝十次战役:分别是平定大小金川、准噶尔部、大小和卓、征缅、平定台湾林爽文、安南之役、平定廓尔喀。1792年,乾隆钦定《十全武功记》。
11.1751年,乾隆第一次南巡。同年,发起乾隆朝第一起文字狱。整个乾隆朝共发起文字狱130余起。 12.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 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 13.1765年,沙俄入侵库页岛。同年,乾隆第四次南巡。 14.1773年,开始编纂《四库全书》并在全国范围内征书。 15.1774年,在征书工作完成后,乾隆下令全国禁书。同年,山东白莲教起义。 16.1776年,乾隆拒绝“兰芳献土”。这块土地今属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省,扼守马六甲海峡。
17. 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1781年,甘肃回人起义。 18.1782年,《四库全书》完成。期间共毁书13600卷,150000册。同时销毁的还有明朝档案1000余万件。对保留下来的图书进行大量删改。《四库全书》收录“乾隆御制诗”33940首。
19.1784年,乾隆第六次南巡。 1789年,沙俄侵占整个库页岛。 20.1793年,乾隆下令停止“禁书令”,历时20年。同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访华。
使团乘坐“狮子号”炮舰,携炮64门,是当时英国最低级的三级战列舰,同去的还有另外两艘船只。使团携带大量礼品,包括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耳望远镜、帕克透镜、蒸汽机、纺织机、吊灯、座钟、带有减震装置的马车、特种钢制作的刀具和生活用品、油画,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连发手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君王”号模型,载人热气球……基本就是当时工业革命的全部成果。
在觐见乾隆前,中英双方因礼节问题发生激烈争执。下面节选部分乾隆诏谕英国国王的圣旨供大家欣赏:
英吉利国王知悉:
尔国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庭,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虽未来京,朕亦优加赏赐……
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向来西洋各国,有愿来天朝当差之人,原准其来京。但既来之后,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远不准复回本国。
且天朝所管地方,最为广远,凡外番使臣到京,驿馆供给行止出入,俱有一定体制,从无听其自便之例。今尔国欲留人在京,言语不通,衣服殊制,无地可以安置。……
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难准行。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致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尔国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大恭顺,以保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
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赏、加赏各物件,另单赏给外,兹因尔国使臣归国,特颁敕论,并赐赉尔国王文绮珍物,具如常仪。
加赐彩缎、罗绮、文玩器具诸珍,另有清单。
王其祗受,悉朕眷怀。特此敕谕(意思是大英国王,你很懂事儿,朕心里知道,特意赏你一道圣旨,和你把这些事儿讲清楚)
21.1795年,湘、黔、川三省苗民大起义。1776年,川、陕、鄂三省白莲教大起义。 22.1799年,乾隆死,嘉庆帝亲政。 23.1804年,白莲教起义被镇压,历时8年。1806年,苗民起义被镇压,历时11年。 24.1813年,天理教起义,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紫禁城。同 年,嘉庆帝下《遇变罪己诏》 25. 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使团访华,中英双方又在“磕头”问题争执不下,嘉庆帝大怒,即刻下诏:”(英使团)即日遣回,该国王表文亦不必呈览,其贡物俱着发还。”又诏谕英国国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 阿美士德返英途中,看望了被软禁在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期 间拿破仑留下了那句广为人知的话:“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 当他醒来时,世界将为之颤抖。”不为人知的是,拿破仑还有后 半句:“感谢上帝,让他继续沉睡下去吧。” 26.1821年,道光帝即位。 32.1831年,下令各省禁止种植、贩卖鸦片。 33.1838年,庆亲王因吸食鸦片被革除爵位,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因奏请鸦片贸易合法化被勒令退休。同年,林则徐就任钦差大臣,查办鸦片。 34.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军舰在虎门外穿鼻洋挑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部抵抗。同年,清政府宣布:终止中英贸易。”
3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总结,在1640--1840年200年间,英国基本完成了四件大事: ①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②完成了工业革命。 ③扩张了领土和海外殖民地。 ④建立了皇家学会。 可以概括为对内:革命,发展科技。对外:扩张 而反观中国,反复在做两件事: ①对内镇压: 镇压国内叛乱;镇压国内农民起义;以“文字狱”和《四库全书》硬软两手镇压国内思想解放运动。 ②对外收缩:凡是涉及外部压力无不是割地以求和平,反映的是一种战略收缩。 经过200年的一系列操作,导致一个结果:中国老祖宗留下的家底再厚也经不起折腾了,“西升东降”成为历史的必然。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戴在了中国人的头上。与此同时在亚洲的西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在西方势力的挤压下逐步衰落,解体。一顶“西亚病夫”的帽子也戴在了土耳其人的头上。一时间,亚洲大陆东西两端两个帝国都沦为了“病夫”。
由此想到了黑格尔对中国历史的评价。他认为中国历史就是一姓皇帝代替另一姓名皇帝的简单重复,整个社会没有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个人认为荒谬!如果中国历史真的是停滞不前的,何以解释中国领先世界千年?按照他的逻辑,整个西方千年的黑暗中世纪难道不是皇帝,国王的“家天下”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替代?即使到了今天,保留国王这一称谓最多的地区难道不是欧洲吗?其实到了明晚期,中国社会中人文主义,自由主义和言论自由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所以我们今天才能有幸读到“卖油郎独占花魁”,读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还能看到大骂万历帝是“酒鬼,色鬼,守财奴,赌气鬼”的《酒色财气疏》。中国本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入近代化,然而事实是由于一系列事情的发生,中国反而走向了更加保守,更加黑暗的停滞。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秦汉以来有过根本变化吗?没有。基本沿用秦汉“郡县制”。同一套政治体制下,唐朝那么强盛,可到了近代为何衰弱至此?政策不同使然。而作为政策的制定实施者,统治层难辞其咎!所幸天佑中华,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终于实现了翻盘,又重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而如今的体制和“秦汉郡县制”有本质的不同吗?如果中国历史是停滞的历史,如何解释中国今天的发展?个人认为,作为“欧洲中心论”的奠基者,黑格尔为了支持他的理论必然要想尽办法贬低一切非西方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这种做法于基本和他同时代的伏尔泰为了反对旧宗教神权势力的需要,拼命赞美中华文明的做法如出一辙,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 作为三极端中的美国,有没有统一的传统?有,虽然历史没有中国长,。美国统一的传统是经过南北战争血与火的淬炼形成的。有人说林肯打南北战争是为了解放黑奴,其实是本末倒置了。林肯在给别人的信中明确指出:“如果保留奴隶制,能够维护国家统一,我就保留奴隶制。如果解放黑奴能够维护国家统一,我就解放黑奴,。”所以解放黑奴不过是在维护美国统一这个前提下采取的一个措施,即南北战争初期北军不利,为了打赢战争而实施的一个政策。不然怎么解释林肯1861年就任美国总统后,不立即解放黑奴,而是在南北战争爆发近两年后,才颁布《解放黑奴宣言》?整个南北战争期间,双方共投入兵力350万,阵亡75万,伤残40万,而平民的伤亡已经无法统计。而当时美国总人口仅为3,200万,可以说占人口1/10的人,而且是青壮年参与了战争。其中近三分之一非死即残。
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为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消灭美国国内的政治反对派,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这为后来的美国式民主打下了基础。如今美国有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其中民主党原名叫民主共和党。在1861年南北战争前期民主党发生分裂,其中的一部奴隶主策划了南方的叛乱。,而另外一部分与北方民主党和其他反对奴隶制的派别联合组建了共和党。1860年林肯就任总统,就是美国历史上共和党党首次执政。南北战争后,美国在长达半个世纪内,一直是由共和党一党执政。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1933年。在这一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民主党人就任美国总统,并连选连任达4次之多。此后,虽然美国两党为了执政权也进行争夺,而这种争夺也十分黑暗丑陋,有刺杀、有抹黑,还有性丑闻,水门事件等。同时两党在某些治国政策方面也有差别,但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却保持高度一致,如维护国家统一,如颠覆苏联,如打压中国……所以施行美国式民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国内没有政治上的根本反对派。何为根本反对派?南方想搞分裂,就是根本反对派。南方想继续保持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大种植园经济,反对北方主张的走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根本反对派。中国现在能不能实行美国式的民主政体呢?我觉得不太行。为什么?因为中国国内尚有政治上的根本反对派,比如台湾分裂势力,比如……如果不顾国情强行改变,结果会怎样?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大家都了解。远的不说,近代清王朝后的军阀割据历史,大家不陌生吧?苏联强行走美国道路,一夜间国内出现了9万个政党,中国有14亿人呢!苏联强行走美国道路,如今俄罗斯状况如何?打个乌克兰都累个半死,要是那个统一强大的苏联还在会怎么样?恐怕连乌克兰问题这个问题本身都不会出现。
当今之势乃大争之势。美国为了保持其霸主地位,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所以对于中国来说,问题已经不是想不想争,要不要争的问题,而是怎么争的问题。而通过和欧洲的对比,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争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统一。这个统一不仅指政治、军事、经济、国家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要禁锢思想,而是要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在事关国家民族前途命运问题上要统一思想。这其中最简单的一个统一就是要分清敌我友。他就是再好,现在他要颠覆我,打压我,那就是敌人。他就是再有缺点,再不好,他现在与我面临同样的压力,可以合作,那在这个问题上他就是朋友。虽然在国内有合法身份,但他的内心却是心怀叵测,图谋不轨,妄图依靠外部势力实现他的“富贵梦”,那他就不是“我”!
有人说你这是宣传。对,是宣传。因为我明白一个道理:虽然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不能100%的保证我一定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理想生活。因为国家再强大,要想过好日子,也得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如果国家不强大,那么会怎么样?1840年到1949年百余年的历史,大家都不陌生吧!
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目的就是为了宣传,特别是向手机前的00后你们这一代人进行宣传。因为你们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因为权力总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总有一天要传到70后、80后、90后、00后的你们手中。等你们掌权的时候,我已经是老头一个。所以十分热切的期盼,等你们掌权的时候,中国重回世界巅峰,并长久保持下去。 材料来源于网络,肯定有不少纰漏,请原谅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