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禧運楼的自动贩卖机会说话
序章
我的名字叫千鹤穹华,住禧运街47号。这条街有个百年老字号中式点心店,叫禧運楼,算了,还是叫它禧运楼吧。我算是一个常客,周末休假的时候经常去那里喝早茶,吃完后我会选择在门口的自动贩卖机买一瓶豆奶。最近这家饭店蛮火的,经常要排队要号。
有一天我晚上下班走路回家,好口渴啊,正好路过禧运楼,那时天色很晚了,禧运楼已经关门了。我正想在门口的自动贩卖机买一瓶矿泉水,突然,自动贩卖机发话了。
“哎呀,客人你好,有没有兴趣听我讲故事。”
自动贩卖机里面传出了一个很沙哑的声音,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
“你怎么会说话?”
我很惊讶。不过又劳累又渴的我已经顾不上问他怎么回事了。
“占用你一点时间好吗,我就这一次机会了。”
“你先让我把水买了再说。”
我在自动贩卖机右下位置的显示屏上按了一下,然后从口袋掏出两个丸币塞了进去。
“哐当!”一瓶矿泉水掉了下来。
我拿着这瓶水痛饮了起来,解渴后对自动贩卖机说道:
“嗯,讲吧。”
这时,自动贩卖机放下了哀求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我很早就被人安在这个店门口了,默默的注视着来光顾的人来人往。一月的时候老板换成了一个绿色头发的女孩,就是现在的老板娘,这家店得以重新开张。”
“然后呢?“
“我好想向你讲讲我的回忆,因为你将会是唯一一个能听到我的回忆的人。啊,我得看看我贩卖口的电子时钟,现在显示的日子是2022年9月26日。来吧,你坐到禧运楼的门口上吧。故事是这样的……”
我确实很累,坐在大门门口的地上,听着这个自动贩卖机用沙哑但亲切的声音讲着故事。

第一章
“禧运楼开门了188次,22688位顾客们一共说了1986388句话。”
“呃,客人们话说的挺多的。不过,你能听到店里面大家说的话?”
“那当然,里面的客人说话声音很大声,但是说的话都很有意思,主要是和老板娘还有服务员们的聊天,我记忆力很好,都记下来了。”
突然,自动贩卖机选购的显示屏上一排排的饮料选项变成了一个图表。
“这是按照时间每天客人们在禧运楼说话的数量”,自动贩卖机骄傲地说着。

“也就1月16日和6月30日客人们的说的话格外多一些。另外,从8月开始,客人们的话比以前多了。”
“实际上在这几个月,禧运楼的客人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多。我把每位客人的样貌记了下来。”
“你比街道上对着店门口的监控还厉害啊。”
“呵,街道的监控才不会和你说这些。他们只有被特定的人问到才会开口。”
这时,自动贩卖机的显示屏切换到下一张图表。

“这是根据我做的客人数量的统计,蓝色是之前店里面出现过的老顾客,每次开业都会有红色的新顾客。”
“这么说来,我开张的时候因为打折就吃了一次,之后也经常来吃,老顾客里面也有我吧。”
“唉,但是从3月15日开始,禧运街变成了封控区,政府要求封控区的餐馆限制每日招待的顾客数量。因为这个,很多老顾客也渐渐不去了。”
“那个时候啊,我家就在禧运街,也是封控区。因为这个,我都是居家办公。说实话,我那时候主要是点禧运楼的外卖,没到过店里去吃。”
“之后6月16日解封了,这次开业客人就多了一些,新顾客的比例也多了。”
“我注意到6月30日的新顾客比例超过了老顾客欸,好像那天是老板娘的生日宴会。”
“下面这张是按比例制作的。”自动贩卖机冷静地说道。
显示屏切换到下一张图,下面是统治般的蓝色和顶上有时向下刺下来的红色。

“这样看上去更能知道6月30日来店的新顾客的比例确实很多。”
“没错,其余的日子每天新顾客的到访都不超过20%.“
“话说,平时店里面谁话最多啊。”
“是丫本诚实,说了47458句。亚军是Desmond_Miles,说了25330句。其余的顾客都在22000句话以下。”
“话挺多啊,平时他们在禧运楼外面会说这么多话吗。”
“客人在禧运楼开张后说的第一句话会是啥?”
“是当天19点11分10秒misaka大人说的‘???’。”
“你知不知道来吃饭的客人里面年纪最大的是谁呀。”
“是毛口力,出生于2009年。”
“那我呢?”
“你说了1039句,算是前1.6%. 虽然按照平均数来说每位客人平均在禧运楼里说了88句话,但是如果看比例的话,大部分客人在餐馆不怎么说话。”
这时,显示屏里又切换到下一张图表。

“70%左右的人一共说了不超过10句话,只能说大部分人是沉默寡言的嘛。”
“我怎么越来越感觉你这个显示屏就是你演讲用的幻灯片啊。”
“什么演讲,什么幻灯片。这是故事,这是记忆。我的记忆是有温度的。”
“好吧,确实有温度”,我握着手里的冰矿泉水,自动贩卖机里面有个制冷机,出来的饮料都是冰的。
“我还对客人说的话蛮有兴趣的。他们经常在饭店里说一些什么话啊。”
“你可以看看这个图。”自动贩卖机的显示屏切换后的图不再是图表。

“看上去蛮漂亮,这样看上去客人说的最多的几个词是豆豆,又一和沐霂。”
“欸,对了。你知不知道禧运楼的客人有多少是从枝江市来的,有多少是从深月市来的,又有多少是从隔壁街道的剧院来的。”
“不管客人从哪里来,吃过什么菜,来了禧运楼,都是品尝禧运楼菜肴的顾客,都是禧运楼的客人。”
作为在门口的自动贩卖机,确实他看不到客人从哪条路来,吃完又去往哪里。
第二章
“我还记得客人们对菜肴的评价。我统计了1833次菜品,13589位顾客们的共103222条评价。”
这时候显示屏把那张有点好看的图变成了一个图表。
“想必这是评价的数量随日期的变化图吧。”我已经可以猜到自动贩卖机要给我看什么图表了。

“最早的对禧运楼的评价是2021年12月31日,是不期许如果的‘我什么时候关注你的’。”
“这家店不是2022年1月16日开张吗,怎么开张前就有人吃到菜?”
“你好像忘记了禧运楼是百年老店,这说明禧运楼在2021年12月31日开放了顾客评价功能。”
“如果按第一次对菜品给出评价的时间来看,我分成3月15日之前,6月8日之前,6月30日之前,8月1日之前,9月1日之前和9月1日之后六类顾客。这是客人在不同日期评价的比例,颜色由深至浅。”

“这样划分顾客的日期有什么依据吗?好像3月31日,6月9日和8月5日这三天不同时期的顾客比例突变的很大。”
“3月15日是禧运街被划成封控区的日子,6月8日是宣布解封的日子,6月30日举办了老板娘的生日宴会,之后的几个分界就只是每月的第一天罢了。”
“谁经常评价菜品,如果菜好吃的话,可能一个人会经常点评吧。”
“最多的一个人评价了1540条。”
“他是把禧运楼当食堂了吧,早茶,午餐和晚餐都在店里吃,每吃一道菜就写一个评价。”
“看起来是这样,在里面说话最多的人和评价最多的人是一个人。”
“我也经常写评价,好像写了上百条。”
“其实对于禧运楼里面不同的人做的菜,其实大家的评价都是不同的。”
这时候,显示屏出现了五张词云图。





“这图还是小人样貌的,不错嘛。”
“这是禧运楼的四个招牌和店小二的招牌。”
“原来她们长这样……”
“我有点怀疑你是老顾客了。”
“噗。”
第三章
“欸,既然你记忆力这么好,你知道禧运楼赚了多少钱吗。”
“今天绿头发的掌柜早上来开门,说了一句话,大概禧运楼从开业到现在赚了604337丸币,说实话,具体的数字你得问禧运楼的会计。”
“有点凄惨。那么客人人均消费是27丸币。好像确实是禧运楼一道菜的平均价格。”
“说实话,大部分客人是来这喝茶聊天看服务员的,毕竟禧运楼的茶水不要钱。”
“确实,也不能赶他们走。”
“你的故事讲完了?”
“讲完了,但是禧运楼的故事还没完。”
“挺有趣的,虽然我只是一个老顾客。”
“你确实只是一个客人,我也只算是一个客人,禧运楼真正怎么样,可能只有里面的老板娘,掌柜,厨师,服务员们知道。”
“啊!”我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这么晚,我得走了,再见。”
自动贩卖机的显示屏突然黑了。
我的再见没有回话,天色很暗,周围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街边的路灯和我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
“断电了?算了,我还是回去吧。”
第二天,我匆匆忙忙去上班,禧运楼早就开门了,我特地走到禧运楼的门口看了一下,站在自动贩卖机的前面,看到机器的显示屏还是黑的。
这时候禧运楼的老板娘从门口走出来,对我抱怨:
“哎呀,你是要买饮料吗?这个自动贩卖机今天早上坏了,你到店里面买吧,你要喝什么,我给你拿。”
“不用了,谢谢”,我本来想要一瓶豆奶,但是一个向我倾诉故事的好朋友突然没了,让我心里有点难受。
老板娘转身想回去忙活,我叫住她。
“这自动贩卖机能修吗。”
“我爸经营这家店的时候这自动贩卖机就在这了,也没见有人来修或者打开它补充饮料什么的,蛮奇怪的。你有见过有工作人员来补充饮料吗。”
“好吧,没有”,我之前确实没见过有工作人员打开过他,仿佛里面的饮料就像凭空出来的一样。
又过了几天,禧运楼门口的自动贩卖机消失了,听说是被报废了。
后记
○ 弹幕数据来自于matsuri.icu.
○ 评论数据来自于bilibili.com.
○ 营收数据来自于matsuri.icu
○ 故事中的丸币等价于人民币。
○ 统计时间为禧运楼开张到故事发生的时间。
○ 按照截至时间前,在matsuri.icu一共有190次直播,但是能提供弹幕的有188次。
○ 赠送礼物,上舰长等不算在说话次数内。
○ 用户毛口力出生于2009年指bilibili注册时间。
○ 词云的分词加入了词典,词典中只有恬豆,沐霂,梨安,又一和小二五个词。
○ 用户成分的统计是通过获取用户的粉丝牌列表实现,由于最后结果没有特点,故省略。
○ 总营收是每次直播时段的礼物,舰长和superchat价值之和,非直播时段不统计。
○ 故事中的自动贩卖机年纪大了,对数据的收集可能有遗漏,敬请原谅。
○ 故事中的自动贩卖机已报废,里面的数据都消失了,所以不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