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诗,才是主角
《长安三万里》,今年看到现在,唯一能和《流浪地球2》观影感受抗衡的电影,某种程度上对我个人而言,甚至更好一点。 老规矩,我提的任何电影都不推荐任何人去看,花钱去看纯属自愿行为,看了不喜欢别找我负责。 今天到家已经太累了,不想爬起来坐电脑跟前了,手机想到哪儿敲到哪儿。
来看之前我基本上想过故事会怎样写,本身李白高适杜甫的故事以前就聊过,预告片里又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而且,追光的作品嘛……期待值一般。 实际感受完全不同。因为大部分剧情没有脱离历史,后面我就随便剧透了。 从李白高适相识,到初登黄鹤楼,到后面一系列相遇分离,我原以为这次的主角就是高适李白,双男主。后面一点又觉得还是高适主角,李白是他所见大唐风采里最亮眼的那个而已。 直到那句「哥舒夜带刀」开始,我头皮嗡得一下。我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了,李白高适都不是主角——
诗!诗才是主角!
整部电影,用一首首诗串联起一个个只存在于史料和传说里的事件,反过来也是一个个鲜活的场面让那些书本里的文字活了过来。 尤其是到了《将进酒》那段乘鹤上九天,可惜啊今天这场首映给我们安排的普通厅,这场第一次要是在特殊厅(IMAX,杜比,Cinity,靠谱的厅都行)看,绝妙。 也有一处小问题。高适杜甫重逢的时候,高适口称「杜甫兄」,连名带姓,似乎有点不太礼貌,尽管年长,但都互相称兄为敬了,应该称「子美兄」更好些。但也能理解,杜甫出场戏份太少了,为了降低门槛,也不算太出格。 对了,可惜的就是杜甫的戏份没地方写了。本来也不是写三主角,人物关系太复杂不好把握,目前这样处理整体更通顺紧凑(别看这个时长快三个小时,真没觉得长,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但这次开了个好头。
终于,国产动画电影不再是孙悟空和哪吒,不再是玄幻故事神话故事了。历史上真实的人和事拍出来的感觉,真的好。
以后希望还能有更多,比如就拍杜甫的一生,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直拍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直拍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又想起一点,最后其实可以留白的,说高适写信给郭子仪让他给李白求情,虽然没有让高适直接承认,但这里确实有点画蛇添足。这地方留白给观众,会是更好的选择。 虽然我知道,《哪吒之魔童降世》那样的现象级票房口碑双赢奇迹基本上不可能再现了,尤其是这段时间,前有一个我不想提名字的爆款,后面有碟中谍和封神,《长安三万里》可能是这几个里面最没有爆款相的那个。
但我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热爱诗歌与电影的人,能有机会得到和我一样的惊喜与感动。感谢创作人员。
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