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博士计划撰写

2023-01-01 15:05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图片

一、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考博研究方向、导师信息及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 初等教育学理论

02 初等教育学科课程研究

导师信息:

01 初等教育学理论:王荣生

02 初等教育学科课程研究:王荣生

考试科目:

①1001 英语

②2061 学科基础

③3129 综合考评

根据育明考博统计,每年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考博招生人数大概为3-4人

二、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1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4

杜普伊斯、高尔顿著,彭正梅、朱承译:《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考博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三年。

三、报名时间:2021年12月27日-2022年1月7日网上报名,网报系统地址将在开通时另行通知。

四、选拔方式

选拔方式包括“申请-考核”制以及硕-博连读。

(一)申请-考核

1、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报名时必须提交至少3门与报考专业相符的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证明、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此外,专业中有特殊要求的,请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栏。

2、申请程序

步骤1.请于上述指定时间,登录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操作流程将随网报系统地址一并公布,请及时关注我院网站。

步骤2.考生在网报结束后须于2022年1月10-12日内(请务必按时),将下列材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至各学院(请保留单号,以便查询),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1)材料目录(须注明申请人姓名、申请编号、申请学科及导师、材料项目、所在页码等信息);

(2)网报系统中填报完成后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表格末尾承诺部分须报考者亲笔签字);

(3)贴有同版照片,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并盖章的体检表(体检日期须2021年10月1日以后);

(4)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5)研究生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交学生证复印件及由研究生院[部、处]开具并加盖公章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原件;同等学力报考者则应当提交加盖研究生院[部、处]公章的至少3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证明以及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学术论文复印件和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申请人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复印件;

(6)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

(7)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连同刊物封面复印件以及其他可证明自身科研能力的材料复印件;

(8)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者还须提交:经省级教育厅审批签字盖章的《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

(9)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10)硕士课程成绩单;

(11)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科学研究计划书(格式不限、字数不少于3000字);

(12)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3)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14)报考条件中第(5)条所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15)各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注:所有材料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送交材料一律不退。根据学校防疫要求,校外人员不得进入学校。

步骤3.网报时缴纳报考费250元(缴纳方法届时请关注我院网上通知),不接受邮局汇款以及现场缴费。

以上3个步骤均完成并保留好邮寄材料凭证、报名号及缴费凭证,即为报名成功。

考生因未成功网报、未按要求递交材料、未能缴纳报考费用等原因造成没有通过审核不能参加综合考核的,由考生自己负责。

(二)硕-博连读

1、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我校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较高,有较强科研潜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习任务后,可向有博士学位授权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提出申请。

2、申请程序

步骤1.请于上述指定的时间内,登录网报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操作流程将随网报系统地址一并公布,请及时关注我院网站。

步骤2.考生在网报结束后须于2022年1月10-12日内(请务必按时),将下列材料交至各学院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1)网报系统中填报完成后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表格末尾承诺部分须报考者亲笔签字);

(2)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表

(3)两份本校申请学科博士生导师的专家推荐书

注:所有材料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送交材料一律不退。

步骤3.网报时缴纳报考费100元(缴纳方法届时请关注我院网上通知),不接受邮局汇款以及现场缴费。

以上3个步骤均完成并保留好报名号及缴费凭证,即为报名成功。

考生因未成功网报、未按要求递交材料、未能缴纳报考费用等原因造成没有通过审核不能参加综合考核的,由考生自己负责。

五、材料评审与综合考核

各学院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试行)》以及本学院的申请-考核工作细则的要求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含报考资格审核与专业能力评审)以及组织综合考核。报考资格审核结果查询方法我院将另行公布,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网站;综合考核时间、地点以及入围名单由各学院公布,请及时关注各学院网站。我校综合考核工作一般于2022年4月底前完成,具体由各学院安排。

注:硕-博连读考生仅且必须参加综合考核。

六、录取:

1、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我校本招生年度博士研究生中理工科定向在职新生的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学院招生数的20%,其他学科定向在职新生的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学院招生数的30%。

2、考生录取类别:(1)非定向就业(2)定向就业。报考非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如果被我校录取,须将个人档案调来我校。报考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如果被我校录取,须与我校和考生所在工作单位签定定向协议。因此,考生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或签定有关协议,造成考生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请考生网报时谨慎填写。我校博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

考博相关真题

三、判断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EB'I”涂黑。

46.在中世纪的西欧,最受重视的教育是骑士教育。

47.终身教育其实就是成人教育。

48.在一些国家,义务教育也被称为强迫教育。

49.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50.对品行有缺陷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歧视,只能耐心教育。

51.一些在科学上存在争议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

52.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53.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

5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

55.班会的组织者一般是班主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6.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57.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58.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60. 试述应如何看待学生的本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61. 张老师说“要想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就一定要通过精心准备的思想品德课来进行,而且还要进行严格的考试促使掌握相关的概念原理,而组织学生搞活动什么的都没有”。

请从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这一角度对张老师的话进行评析。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认定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初等)试题答案

i.c 2.B 3.D 4.B  5.D  6.B  7.A 8.B  9.D  10.C  n.B  12·D  13·A  14·B  15.D

16.C 17.C 18.A 1 9.C 20.D 21.D 22.D 23.A 24.B 25.D 26·C 27·A 28·D 29·C

30.A  31.C  32.A  33.D 34.B  35.A  36.A  37.C  38·A  39·C  40·C

二、多项选择题

41.ABD 42.BCD 43.ABCD 44.ABCD 45.ACD

三、判断选择题

46.B 47.B 48.A 49.A 50.A 51.B 52.A 53.A 54·B 55·B

四、简答题

56.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既体现着

    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

    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57.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

    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8.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有严密组织的教学过程。

59.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

    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五.论述题

60.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作为人,学生具有能动性、思想感情、有独特的创造价值;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等;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生的学习具有特殊性。(能够做进一步阐述的再酌情给O~3分)

六、案例分析题

61.张老师的说法不够全面,小学生的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小学德育过程通常是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开始,有计划地传授给他们基本的政治观点、思想态度等;但是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同样也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能够做进一步阐述的再酌情给0~4分)

图片
图片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博士计划撰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