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多做做阅读理解
最近看了个视频,发了条层评,甚至让我都弄不清楼主评论导致只能看别人回复进去,直接在评论区找很难找到。
就是这位up的视频。 首先,我很肯定up的努力成果啊。其次,我对up这样的留学生群体也没什么意见,留学生肯定水平参差不齐,up这样的没得说肯定是努力学习的那部分。 好的,那么我发表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有一堆人喷我呢? 我先不阐述我的意见,先放原始资料
一开始是有理性评论的,比如底下这位200赞评论,没有煽动情绪,理性分析弹幕群体,合理归类,重点批评。可以说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还有几条正常的,比较少,先放一下
最上面这位我点赞的评论跟刚才200赞的评论批评的对象是不一样的,甚至他们批评的这两大群体还是弹幕跟评论里针锋相对的两大群体。但是他们两人的立场是一样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这两个评论不属于这两大群体中的任何一个群体。 没有看懂?不着急,大家先思考。我们放剩下的评论,看看是否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先展示一下中性的评论啊。友好表达不同意见的那种。虽然他们可能没有看清楚别人的评论,或者思考方式又不对的地方,但是为人友善。
这几位跟我的主要分歧其实都不叫分歧,比如公派留学。你足够有钱你是不需要考虑这个的,而且公派留学也对你的经济条件有一定要求,还有各个方面肯定没有你自己去留学更加灵活自由。真要反驳我更好的例子是奖学金。但是跟我所说的也不冲突,因为很多申请要求你有类似于社会实践活动之类的经历,这点是很多人在上大学前无法积累的。环境的差距非常大。比如一句夸张的名言,大致是马斯克登上火星后发现北京的小学生已经在火星上做实验了。 另一方面是我所说的留学生回国就业问题。这个地方很多人偷换概念,当然也可能就是单纯的没仔细看。因为我说的是“军工行业、空天事业、核物理等”(突然发现原句有小小的笔误),并没有说所有行业。 还有一位表达了针对“不敢用”的疑惑,我也解释了。这里再补充一点,建国初很多来华科学家也是通过政审的,而且那个时候能放弃国外优秀待遇来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给我们的各项事业打基础的人才,怎么会不敢用呢?跟现在的没有可比性。 还有一个触及到我知识盲区了
我还专门去查了一下詹青云何许人也。根据我得到的资料,这位的母亲非常支持其学业,这在二十年前的贵州山区可是很少见的,这也是我所说的环境中的家庭环境。其次她在本硕连读时拿的港中文的全额奖学金,在哈佛学的是法学专业。这些资料要是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指正。 从这两点看詹青云的例子其实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好的所有逻辑都理清了,容易被混淆的地方也重点解释过了。接下来请欣赏类人闪耀之时、品种多样的破防时刻。当然,还有我调教这些贵物的回复。
里边还有两个贵物中的的贵物,破防怪的的代表,就像冲你嚎两句扭头就跑的败犬。回复一条马上拉黑,典中典
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努力学习和思考,再不济就友善一点,别把话说的那么绝。 还记得开头说的那俩针锋相对的群体吗?这次主要批评的是其中一个群体,另外一个群体大家举一反三能推出来,评论里也说了,我就懒得说了。这种群体的数量更加庞大,但是社会地位没有本文里批评的那部分群体高。 就这样吧,主要这次回复我的评论里搞笑的太多了,所以专门发了偏专栏,希望各位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