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当老板吗?你会做员工吗?进入社会如何走好职场第一步,一篇就业纪实干货~分享给
这篇文章结合个人真实职场经历,和正在发生职场事件,以老板和员工的两种视角,带你由浅入深的了解下,初创公司老板们到底在想些什么,职场新人进入社会,应该注意什么? 01~《致那些初创公司“老板”》 今年相对往年,零基础转行成员,符合条件的人少了很多很多,但今年依然有一批成员正式进入这个行业。 目前入职最久的不过半年左右,月薪6000起,而还有一位入行不到三个月的,他的月薪也是6000,这对于新人来说,已经很高了。其他人均在3000~8000之间,职场试用期工资,一般都是根据个人项目经验和实力业务能力去判定。 据统计,目前整个横店影视城,前后12期,从我们七月剪辑组出去的成员,已知正在横店影城就业的,目前有12人,北京有10人!其他地区暂时忽略不计! 正题:
最近有3位今年刚入行,在横店就业的成员,职场中遇到了一些琐事,由于他们的“老板”无意间沟通中带到了我!所以,准备对这类初创者,分享一些创业“经验”
其实这些所谓的新公司,大多都是迎着竖屏短剧的风口,有机会当老板,要么没有管理经验,要么没有创业经验。年轻人有魄力有执行力很好。但技术类创业者,未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先说后期,咱就是说,影视后期那点事儿,所谓的技术有什么难的?除了个别有天分的人,大多都是靠不断的项目历练和持续学习而成。
尤其是社会中,大部分技术行业,除了做科研搞火箭,技术行业通常都只有两个关键点:门槛+唯熟尔!
初创老板们,都想用最少的薪资待遇,招到能力强的人。
我奉劝这类初创者,死了这条心,如果你不能一人承担所有业务,就一定要死了这条心,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去做!
除非管理体制完善,核心团队稳定,后期人员充足,否则,这类老板,一定会把自己内耗死。
创业者,需要专注的是业务!技术类转型创业者最大坑就是,分不清技术和商业。还在用给钱买货,给货拿钱的思维做事!
比如软件的使用,对于一名职业从业者来说,跟换车一样,熟悉几天就好了。因为软件技术等小事跟员工较劲,首先方向就是错的。 接下来说下跟我相关的,老板在公司,你可以pua ,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言语中请不要涉及,我这边教育业务板块儿! 什么叫TM的骗人?半路入行,2~3月出去就能精修,你给我培养一个试试?传统影视学徒,不做2.3年能学到什么?你那点薪资,能找到什么样的人心里没数吗? 讲一个故事,横店一家新公司的老板,曾经是某公司的员工,跳槽独立创业,还挖走了原公司两个人。
由于他们团队缺人,要求他们手下的两名员工。各自向我询问,有没有人可以推荐。
而这位新人“老板”,在原公司曾经对一名不善沟通的员工,也曾嘲讽过他:付费学习,是不是被骗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员工和他目前身边的两位得力干将,全都是我带出来的。后来还找我要人,打脸吗?太TM打脸了,推人吗?有适合的还会推!一码归一码!
说这事也是分享一些创业经验,初创者一定要懂得管理,那什么是管理? 就是管理好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
独立剪辑师是我的职业,创业是我目前一直在做的事情,剪辑教育是我的业务之一。迟迟不碰影视传媒的壳子,以麻雀的方式生存至今,看不懂其中的道理吗?做影视还做教育,为什么?
初创者如果不懂得用人识人,就去招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不要在让我听到一些违背事实,可能诋毁到我业务板块的言论! 网络上培训机构攻击我,没关系!几句话可以摆平,毕竟他们是外行以培训盈利为目的,可我不是!但如果行业内诋毁我,影响到我的口碑,绝不会轻易放过! 一帮毛头小子,趁着行业红利,做两个项目,就在那边充大头当老板!懂商业吗?知道什么是江湖险恶吗? 竖屏短剧的后期制作,这东西跟传统项目相比,区别在哪,行业内的人都心知肚明。国内整个影视行业处于变革期,整个经济也处于变革阶段。发展机会一定有,但问题是,脑子不够用,机会来了,你接的住吗?没那个脑子就管住嘴!
目前,遇到琐事的成员都记住:
公司招你,自然就有你的价值,是人都会他的价值,这一点,不要自我怀疑。而不用你,自然有不用的道理,更不要责怪公司。
职场多经历几次烂事没坏处,薪资水平就是你当下业务能力的体现,如果入行不到一定的年限,能力不能独当一面,就应该珍惜项目机会,勤学苦练!
当初我入行2年内,工资没超过3500。跟随师傅的第一部戏,就整整212天,一天没休过假! 一天要看两个组,手动挑选近千条素材,在剪一个组的初剪。 我就问下所有成员,有几个人能做到,一天剪辑超过10小时的?第八期以后,全都是6~8小时,过50天后,剪戏就偷懒,是谁心里没点数吗?技术养成,苦就苦那几个月而已,训时多流血,战时少流泪,不懂吗?说了几百遍了,教育跟职场环境不同! 02《同学们》 每个人来到我身边,都倾囊相授,我也在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再三强调,半路转行不容易,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能力不够态度去凑。 尤其是个人核心的事物,不要轻易分享,职场就是战场。
吃几顿饭,喝几顿酒,核心的东西,就这么轻易说出去了?平时怎么交待的?
以后只要跟我本人没关联的,都随意,但只要未达成职业底线,养成职场思维的,平时没什么交集的,今后别打着我的幌子混圈子。我不是什么大咖,也不是什么前辈,在师傅面前,我也是小学生。有事别找我,想找就一定要遵守“规矩” 新人在岗位上做事,要不断适应环境,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才是关键! 结语: 面对行业前辈或创业大佬,切记真诚为主。你的一言一行,永远逃不过每一位历经磨难的前辈们的眼睛。
新人后辈,切记少说多做,永远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