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事业编,怎么样?
哦莫!事业编上岸也太香了叭!
可以说是我梦想中的咸鱼生活,甚至想要开始躺平了。
正在犹豫的小伙伴,别想了,直接备考吧,毕竟有句话说的好:早上岸,早摆烂!!!
其实事考说难也不难,我是在22年参加的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以公基80,职测74的成绩上岸的。
但在上岸之前我在私企工作了一年的时间,接下来我就对比一下两者的差别:
上岸前(工作时间)
早上7:30上岸
晚上10:00下班
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
上班时间长就算了,但是无休止的加班我真的受不了,不过老板说了:公司就是我的家,可是我真正把公司当家的时候,你却不愿意了......双标。

上岸后(工作时间)
早上9:00上班
中午休息2小时
下午5:00下班
每周双休,并按照国家节假日放假。
每天睡到自然醒,感觉整个人越活越年轻了,上班以后的工作量也非常少,基本一上午的时间就可以处理完,下午的时间就刷刷微博,逛逛淘宝,然后5点准时下班。

上岸前(通勤时间)
之前公司的地点在郑东,而我租的房子在西四环,每天的通勤时间需要1个小时,郑州的朋友们,有没有要跟我battle通勤距离的,况且我一个月的工资才6000+,都对不起我开车上班的油钱。

上岸后(通勤时间)
现在上岸了新区的事业单位,骑个小电驴,5分钟的时间就能到家,不仅节省了时间,还省去了油钱,两全其美。
上岸前(薪资发放)
每个月的基本工资+绩效+全勤+项目提成=6500左右,在郑州这个地方真的不算多,况且还要支撑每个月的房租、饭钱、油钱,妥妥的月光族,还欠钱.....
要是在一分不剩的情况下能吃得好点就算了,偏偏每天点外卖,胃病找上我,哭哭。

上岸后(薪资发放)
除了到手的工资之外,还有各种隐形福利,包括公积金、各种考核奖金、单位补贴,这些加起来收入就很可观。
另外,我还有车补(我这里是500,不同地区不一样),医疗补助和一些其他的补贴,七七八八加起来能有多少我就不说了。
我每天早上在家睡到自然醒,洗漱完以后就去公司食堂吃早餐,不仅实惠,还非常好吃,说实话比外卖好吃多了,400块钱吃一个月真的绰绰有余!
讲真的,现在的生活真的爽死了。

最近也有很多的小伙伴私信我,备考事业编到底怎么准备,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把我备考的经验分享出来,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备考,要是考不上算我输!!!
一、选岗两步走
1、结合自身条件
不是学霸级考生,只是一名被社会摧残了一年的打工人,再加上大学学的天坑专业,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三不限,竞争压力比较大,所以我在备考的时候非常努力,并且做好了激烈厮杀的准备。。
如果宝子们的条件比较好,可以从Z治面貌和基层工作经历入手,有利于剔除大量不能报考的岗位,之后再从其他条件筛选,直到有合适自己的岗位。
2、结合自身喜好
俗话说:一考定终身。
毕竟是个铁饭碗,干一辈子的工作,我在选岗的时候只注意了两点:
①工作量小
不加班,所有的工作能让我在上班时间内完成就很满足了。
②离家近
年轻人,就是要睡到自然醒,每天一个小时的通勤我是受不了。现在5——10分钟的路程刚刚好。
二、公基怎么整?
1、整基础
方法:看教材+理框架
第一步:先看教材目录,了解公基中包含的内容。
第二步:看每个章节中的具体知识点,最后进行对应。
第三步:准备一个总结本,不看教材,把知识点用回忆的方式列举出来。
第四步:总结的知识点和教材进行比对,然后进行补充。
一整套流程下来,我就对基础部分的知识了解的很透彻。

2、整记忆
当我把基础框架打造好以后,就开始跟着苏子锦事考通的老师学习公基记忆的方法:
方法:谐音记忆法
比如我在学法律的时候,总是记不住法的特征,但是老师说出了一句话——龟不欲逞强,我以为这是玩笑话,没想到老师在玩谐音梗,我单扣一个6。
意思是:
龟——规范性
不——普遍性
欲——国家意志性
逞——程序性
强——强制性
不仅有意思,还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么多名词,我敢说,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记忆,法律部分全部做对就不成问题。
如果没得满分的话,你就来郑州打我!

方法二:口诀记忆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以老师编的口诀歌为主,令我印象最深的口诀歌是“先秦历史”。
西周分封配井田,初税纳赋不算全。
春秋五霸齐楚端,昊楚悝魏商鞅变。
郑国在关都在川,战国七雄火连天。
孔孟苟子为儒师,施教民贵物朴素。
韩法墨非是一对,法本集权贤兼爱。
老庄无为善若小,武兵吕杂字难毁。
方法三: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指的是——很长或者绕嘴的知识点,从中归纳提炼出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省略其他部分,方便记忆,读起来也比较通顺,例如:
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
按照这方法去记忆能节省很多时间。
3、整技巧
表明:公基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分别为单选、多选、辨析,我是跟着网课老师总结的解题技巧:
技巧①:优先排除肯定句。
技巧②:优先考虑...的统一
技巧③:在解题的时候要学会联系实际思考,就比如提到民、主、义的时候就要联想到重要人物。
技巧④:如果在题干中看见核心、根本等词汇,就要看前面的主题是什么,然后根据主体做选择。
技巧⑤:在做经济题的时候要看清楚是财政还是货币。
技巧⑥:做多选题的时候,如果感觉选项中的道理全部都对,那就全选。
只要掌握了这六个技巧,起码在正式考试的时候能节省10分钟的时间。

3、整分数
当我把公基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最后的阶段就是想办法把分数提上来。
提分①:准备近五年的公基真题,然后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作答。
我做第一张真题卷子的时候总是有紧张感,时间不够,但这刚好就是我要训练的,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每张卷子做了两遍,速度就上来了。
提分②:回顾自己的错题,进行一次复盘,找到薄弱部分进行二次学习。
提分③:总结完错题以后,再做一张真题卷子,练练手感。
久而久之,我粉笔APP上参加公基模考的时候,基本上就能把成绩稳定在80分左右了。

三、职测怎么学?
1、学术语
说白了就是了解职测中经常考试的题型分类,就拿数量关系来说吧,有等差数列、平均数、工程、浓度、钟表、行程、排列组合、牛吃草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着重掌握。
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其中的速算技巧,例如: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x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必掌握)
火车过桥:将车头或者车尾看作一个运动点,按相遇追及问题解决,注意火车本身的长度也是路程的一部分。
我在学术语的过程中按照会不断的将题型分类,然后进行总结,仅花了两天的时间就能把数量分析题型掌握了。
2、学公式
公式就是职测解题的关键
①基期与现期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1+r),当|r|≤5%,可化除为乘,现期量/(1+r)≈现期量×(1-r)
②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选项与材料精确度一样且尾数不同,可用尾数法;选项差距较大,首位法或者截位相加减)
③平均数
现期平均数=B/A
基期平均数=B/A×(1+a)/(1+b),主要计算B/A或者使用“拆一法”进行近似估算。
平均数增长率=(b-a)/(1+a),通过a与b的大小比较判断平均数上升或下降。
平均数增长量=B/A×(b-a)/(1+b)
资料分析的公式实在是太多了,先给宝子们列举这么多,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私信我。

3、学技巧
技巧就是熟练运用解题的公式,就拿我最擅长的资料分析题来说吧。
例如:【材料】......2017 年上半年,S 市出口手机 1.9 亿台,比去年同期减少 22.7%;价值 513.1 亿元人民币,下降 23.7%。......
【问题】2017 年上半年,S 市平均每台出口手机的价值比去年同期约 ____。
A.上升 0.8% B.上升 1.3% C.下降 0.8% D.下降 1.3%
像这种求增长率的题,可以直接代入平均增长率的公式。

解:根据公式,a-n=-23.7%-(-22.7%)=-1%,增长率为负数,1+n=1+(-22.7%)=77.3%,平均增长率=-1%/77.3%,不需要算,绝对值大于 1 的只有 B 和 D,又因为为负数,所以选 D。
只要熟练运用解题公式,做题的速度就会嗖嗖嗖地向上升!
4、学分配
我的做题顺序是:常识-言语-资料-判断-数量,并在考试的时候做完一部分涂一部分卡。
小提示:正式考试的时候会提前5分钟发卷子,如果监考松的话可以翻开题本看看,比如判断的图推,因为这个基本不用动笔,也比较好记答案。
当然如果监考严就不要翻开了,要遵守考场秩序,万一被警告可能会影响心态。
以上就是备考时的所有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后祝大家一一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