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简记

参考或阅读原文→《单向度的人》译:刘继(上海译文出版社)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1964年首版)
作者:赫尔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
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发达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现代社会学理论、美国式生活、达达派与超现实主义艺术、法国文学、后现代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苏联建设问题。
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社会→无反对派的权威,只有认同,没有批判
单向度意识形态→单向度的人→失去批判否定性思维、抗议逻辑的失败、丧失超越自我的可能性
生产主导的社会转为消费主导的社会
恩格斯:“进化同时也在退化。”
奴役状态:温水煮青蛙+自由的牢笼
马尔库塞:“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
摘录
①哲学在多大程度上使思想摆脱已确立话语和行为领域对它的束缚并阐明制度的否定性(它的肯定性方面现在被积极宣传)和谋划各种替代性选择,它就在多大成都上接近于这一目标。诚然,哲学只是在思想中进行反抗和谋划。它是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特性正是正是哲学的宿命,是无论科学主义还是实证主义都不可能客服的宿命。而且它的意识形态作用可能真是治疗性的——按照现实的实际面目来显示现实,显示这一现实不准存在的东西。
②推理逻辑所发展的普遍概念,在统治的现实中有它的基础。(源头来自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③在工厂中,技术的应用主要实行机械化生产;技术被不断应用于改造和提高生产工具,并进行资源开发;劳动方式不断得到改善以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科学技术运用于企业管理,以科学经营方式安排生产劳动。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并对劳动阶级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机器造成工人职业层次的分化,工人队伍中“蓝领”朝“白领”方向转化,但并没有摆脱被统治地位,机器反而“表现出更大的统治权。
④自动化看起来的确是发达工业社会的巨大催化剂。在质变的物质基础中,它是一种爆炸性或非爆炸性的催化剂,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的技术手段。因为社会的自动化过程表现了劳动力的变化,或更确切的说,表现了劳动力的质变,在这一质变过程中,劳动力从个人中分离出来,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客体,并进而变成为一个主体。
⑤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合理性在生产设施中得到了具体化(尽管对它的使用是不合理的)。这不仅适用于机械化的工厂、工具和资源开发,也适用于与机械过程的操纵相适应的劳动方式,适用于按“科学经营”方式来安排的劳动方式。因此,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社会化,其自身都无法改变技术合理性这种物质的具体化进程;相反,技术合理性的具体化还是社会主义一切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⑥在法西斯时代之初,瓦尔特·本雅明曾写道:“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给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