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比童养媳还惨,《等郎妹》“吃人”的陋习,揭露封建下女人的悲哀

2023-03-22 14:34 作者:小司念  | 我要投稿


接近希望的时刻,被推入万丈深渊。

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滋味了。

《等郎妹》这部影片,“一把豆子”展现出了历史长河中,不为人知的一个边缘群体。

出身贫寒的女孩子,会被父母卖到富贵人家做儿媳妇。等到婆婆生下“丈夫”,成年之后圆房。

如果婆婆生下的是女孩,女孩就要继续等待,世人们将其称之为“等郎妹”。

8岁的闰月,就是其中的一员,初到王家的时候,她以为是走亲戚。

直到父亲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闰月才意识到自己被“卖”了。

她用一把豆子,控诉了畸形的婚姻风俗,“痛”的一丝不挂。

看完这部影片,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知。

闰月3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从小她和父亲相依为命。

8岁之前日子生活的无忧无虑,随着日子越来越贫穷,父亲的一个决定,将她卖给富户王家做等郎妹。

察觉到异样的闰月,苦苦哀求父亲带自己回家。

不成想,遭到了无情的拒绝,父亲告诫她一定要听阿姆的话,之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面对这个陌生的家,闰月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着偷偷离开。

可是门栓比她还要高,她无助的哭泣,惊醒了婆婆。

最后闰月被带回了家,阿姆并没有责怪她,因为这个女人曾经也是“等郎妹”。

看到闰月的行为,就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非常理解。

为了防止儿媳妇再次逃跑,她还是惩罚闰月归搓衣板,表明家中的地位。

并且,阿姆语重心长告知,既然做了王家的儿媳妇,无论生死都是王家的人。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个行为已经斩断了闰月的所有念想。她能怎么做,父亲的冷漠,这个女孩早已没有了退路。

阿姆还告诉闰月,如果自己肚子里生的是男娃,就会是她的丈夫,是会带来荣华富贵的人。

也许是因为贫穷,也许是因为恐惧,闰月逐渐的开始接受阿姆的安排。

无法想象,8岁的女孩,懵懂无知的年龄,对婚姻没有任何的概念,就进入到情欲的修罗场,这是多么的荒唐。

侧面可以窥探到,畸形的婚俗根深蒂固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幸福到底是什么?似乎并不是很重要,只要可以传承,摆脱贫穷的束缚,没有底线和原则。

也是那天开始,闰月像女儿一样,陪伴在阿姆的身边。

从小苦命的她,在畸形的婚姻中,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内心逐渐的发生了转变。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闰月认识了一个好朋友阿菊。

两个人命运如出一辙,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呈现出了云泥之别。

虽然都是等郎妹,阿菊的日子并不好过。

她已经在婆家生活了5年,婆婆一连生下了3个女孩。

为了可以得到婆婆的喜爱,阿菊努力的干活,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即便如此,婆婆一言不合就是打骂。

有一次阿菊实在忍受不了,回到亲人的身边寻求庇护。

可是父亲给予的并非是疼爱和关怀,而是一顿毒打。在阿菊的父亲看来,女人的行为丢尽了他的脸。

本应该享受父母关怀的年纪,恶俗的侵蚀下,沦落成为“产物”,父母的不作为和愚昧,何尝不是悲剧的“帮手”?

两个稚嫩的脸庞,探讨着婚姻大事,多么讽刺的镜头,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之后的日子里,阿菊静静等待着丈夫的到来,闰月亦是如此。

孩子的世界非常单纯,就像是一张白纸,书写上什么样的前奏,势必会影响一生。

闰月和阿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8岁的年龄盼着丈夫到来,没有任何的追求。毫不夸张的来讲,丈夫到底是什么,都是一个迷茫的认知。

对于闰月来讲,是带给自己荣华富贵的人。对于阿菊来讲,是不必再忍受阿姆打骂的人。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的延伸层次。

相比较阿菊,闰月在婆家的日子,相对来讲幸福一些。

阿姆不会让她干重活,两个人就像是母子一样,相处的非常融洽。

转眼到了阿姆临盆的日子,她抓住床边上的闰月询问:“阿姆生的是弟弟,还是妹妹”?

闰月真诚的说,无论是弟弟还是妹妹,自己都喜欢。

不成想,从未动过她一个手指头的阿姆,抬手给了闰月一个耳光。

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她紧忙跪在了搓衣板上。

好在阿姆生下了一个男孩,否则可想而知,等待闰月的日子是什么?

我猜阿菊就是最好的答案,曾经的她应该也享受过,和闰月一样的疼爱,只是后来改变了。

长辈们给孩子取名“思焕”,自此之后,闰月每天帮着婆婆,照顾自己未来的丈夫。

毫不夸张的来讲,这个小女孩,懂事开始就在围绕着“丈夫”生活。

换尿布、洗衣服、喂饭,基本上都是她在做。

就这样在闰月的照顾下,丈夫思焕成为了大小伙子。

过程中婆婆一直都在教导闰月,女人要安分守己,从一而终才是品行贵重。

这些话长年累月落在闰月的耳中,她从未越过雷池一步。

遗憾的是,对于思焕而言,闰月就是家中的姐姐,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任何的爱情。

主动亲近的时候,他会刻意保持距离。

这些落在旁人的眼里,是小两口感情恩爱,闰月则是觉得思焕非常腼腆。

成年之后,阿菊也蜕变成为了大姑娘,讽刺的是她的丈夫刚刚3岁。

看似闰月的丈夫越来越有盼头,实则悲剧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思焕从小被阿姆和闰月捧在手心,家里的重活累活,基本上都是两个人在干。

“重男轻女”的味道,浓郁的霸满了整个屏幕。

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姆的身体每况愈下,于是请了一个长工。

巧合的是,这个男人是闰月儿时的玩伴春生。

尽管两个人多年未见,但还是认出了彼此。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闰月看着春生强壮的后背,一时之间她有些愣住。

未经人事的大姑娘,面对这样的场景,难免心中会躁动不安。

后来阿姆察觉到了异样,主动辞去了春生,提早安排思焕和闰月成亲。

思焕非常的不情愿,但面对养育自己的母亲,也只能选择顺从。

闰月得知丈夫同意结婚,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她期盼了16年的幸福时刻。

本以为会过上好日子,殊不知这场婚姻,才是真正的苦难。

洞房花烛夜,闰月靠在思焕的肩膀上,期待着两个人有进一步的发展。

不成想,遭到了丈夫的拒绝,她眼含热泪询问:“你是不是觉得我老了”?

自始至终,闰月和阿菊都没有意识到,从成为“等郎妹”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人生的悲剧。

这样的畸形婚恋观,就像是“毒瘤”,更改了人生的轨迹。

思焕是接受过教育的人,他无法接受眼前的一切。

闰月心灰意冷,十六年的等待,到头来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隔天阿姆察觉到了不对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安抚闰月日子长了就好了。

一代接着一代,毒瘤的侵蚀下,葬送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

我常常在想,闰月是否有梦想?结合她的行为来看,漫长的一生,都葬送在了婚姻的“牢笼”之中。

随后的日子里,思焕不在抗拒,殊不知这仅仅只是缓兵之计。

他决定逃离这个家,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和人生。

闰月发现丈夫收拾好的行李,并不同意这样去做。思焕则是用丈夫的口吻,和她商谈着外出打工,给她荣华富贵。

那一刻,闰月动摇了,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分别的时候,闰月剪下了丈夫的头发,精心准备了路上的干粮。

一个漆黑的夜晚,思焕消失在了路的尽头,闰月强忍着心中的苦涩,扛下了所有。

阿姆得知儿子离开,整个人悲痛欲绝。原来思焕的父亲,当年就是这样下落不明后传来了去世的消息。

受到打击的阿姆一病不起,闰月则是日日等候在村口,期盼着丈夫的消息。

最终悲剧传来,思焕生了一场重病,下落不明。

阿姆和闰月都觉得,家里唯一的希望破灭了,婆媳二人整日里以泪洗面。

过程中,春生一直都在悉心照顾,阿姆感动万分。

于是提出将闰月当做女儿,招一个上门女婿。

两个人举办婚礼的当天,一封家书打破了所有的平静,思焕原来并没有死。

影片的结局,闰月拒绝了春生,通过数豆子打发漫漫长夜,继续等丈夫。

从青春正值的少女,再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豆粒”中有什么,数了又数倾注一生?

闰月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痛”一丝不挂,讽刺了畸形婚恋的荒唐。坚持不懈的等待,何尝不是在无声的控诉?


她的悲剧不仅仅是畸形的婚俗,还有从小被灌输的思想。现在的时代改变了,“等郎妹”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记忆”。

我们应该庆幸,没有“吃人”的陋习束缚,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篇章。



比童养媳还惨,《等郎妹》“吃人”的陋习,揭露封建下女人的悲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