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5.29 玄学

2023-06-02 09:3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9、玄学


  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所谓“玄”,出自《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虚无玄远、深奥莫测的意思。当时的哲学家们奉儒家的《周易》和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合称“三玄”。所以后世称这种哲学为“玄学”。玄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所谓援道入儒,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玄学家大都是出身名门大族的所谓“名士”,并多早熟,少年成名。他们超脱世俗,故作旷达,崇尚清谈而又笃信名教。玄学本身有不同派别,反映了地主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矛盾斗争。主要流派有以玄学创始人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贵无派。他们“以无为本”,认为“凡有皆始于无”[i]另一唯心主义派别是向秀、郭象。他们主张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而是“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ii]“块然[iii]而自生”、[iv]“突然而自得”,[v]鼓吹神秘主义的“独化”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有裴顾的崇有派,认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vi]东晋以后,玄学与佛学合流,以玄学解释佛学,当时大乘般若学各宗,则大都用“贵无派”理论解释佛经。于是佛学渐盛,玄学渐衰。


注:

[i] 《老子一章注》。

[ii] 《庄子·在宥》注。

[iii] 孤独。

[iv] 《庄子·齐物论》注。

[v] 《庄子·天地》注。

[vi] 《裴頠·崇有论》。

《哲学小辞典》5.29 玄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