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产业50人论坛”之钱旭红院士:量子思维与创新发展

2021-10-28 15:35 作者:量子前哨  | 我要投稿

10月23日,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办,中关村产业研究院承办的“新产业50人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发表了《量子思维与创新发展》主题演讲。


量子前哨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


钱旭红院士从牛顿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差异化入手,对过去传统的认知思维与量子思维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场景案例上进行全面讲解。以下为演讲全文:

 

钱旭红院士提出,身体运动遵从牛顿力学,而头脑思维遵循量子力学。传统心理学是被动消极、牛顿经典力学是精确计划、而量子思维模式则是主动可能。在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播学院认知和脑科学中心副教授王征就曾用量子概率预测人类行为。

 

牛顿经典力学的精确VS量子力学的“不确定”

 

钱旭红院士提到,我们在中学就学:整体=部分之和,我们更习惯于肉眼观察、惯性思维,这种认知统治了数百年,在机器世界里,各个部分都是相互独立、有自己的作用定域、且没有意识。就像电子轨道、行星轨道、铁轨、道路等。

 

而在量子领域,我们却几乎不知道:整体>部分之和,这些更依据非直觉、非惯性的思维,这种认知影响了我们百余年,而且在这种神奇世界中存在着波粒二象性、测不准、量子纠缠。举例来看,法拉第波,液面弹跳硅油滴行为,接近量子行为。

 

钱旭红院士认为,量子=波粒二象性=波粒子。量子,是波也是粒子,不是波也不是粒子,它是光量子,是一种非惯性的诡异神奇。而量子带来的颤冽震撼象征着未来的人工智能、绿色发展。钱旭红院士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因果链”:量子——电子——二极管——芯片——电脑——互联网——物联网——万物互联——跨界超限。


具体分析来看,量子思维有五大方向:

 

1、平行宇宙

2、超导

3、激光

4、量子纠缠

5、二极管(收音机、电视机)——芯片——电脑、手机——药物设计、互联网思维

 

同时,互联网思维催生出新的职业,如自媒体人、互联网金融、无人驾驶、机器人、移动终端、规划师、数字美体、3D打印制造、虚拟网店、微信WIFI;相应的有些职业也正在消失,如记者、银行柜员、司机/加油站、装配工、有限电视安装、经纪人/中间商、职业模特、商品制造、实体商户、邮政邮电。他强调,波和粒子的关系,是实体和联系,地位同等重要,而去中心、去垄断、迅速产生/消失,这些互联网现象的背后都是量子思维。

 

那量子也适用于宏观?也适用于生命和人类?

 

钱旭红院士说道,《神秘的量子生命》中曾经提到,世界=量子法则+退化后的量子法则(统计/牛顿),宇宙从量子诞生,万物由量子组成,运行是量子的转译,类似生命中心法则,无限小质点的量子波动会引发宇宙大爆炸,质量与能量相互等价,物质与意识(精神)合而为一。而量子现象/量子效应不限于尺度,在宏观世界同样也会发生,如在2020年《自然》杂志上就刊登过一篇宏观尺度激光笔照射肥皂泡揭示光量子波动性,也正是薛定谔认为生命是量子操控的神奇,也导致了沃森等发现DNA。钱旭红院士认为,生命是处于量子和经典规则的交界共管区。


现场观众


牛顿之后的康德,从人文哲学角度已觉知经典的缺陷,比量子论早了一百多年。康德认为,理性就是把世界对象化,但忘了我们恰在其中,因根本无法真正对象化,理性本身就存在缺陷。钱旭红院士认为,我们过去的认知是硬性割裂,本真世界=主观意识+客观世界;现在的认知是本真世界有无限可能,被识别微扰,叠加态崩塌转变为现实世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和客的整体关联、不可分割。

 

当前,量子竞赛已是美、中等领先国家争夺的焦点,过去一百年量子颠覆了自然科学技术,未来一百年量子可能颠覆人文社会科学。钱旭红院士提到,这是突破的前夜,以量子学说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将颠覆当前的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

 

在演讲现场,钱旭红院士以“马斯克的使命:拯救人类”为例,向大家解释了量子的从头计算,即第一性原理。马斯克希望自己葬在火星上,并以拯救人类为使命。地球已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未来5000万年周期内,很可能再来一次,包括将来发生世界大战或者全球性热核战争。人类物种复制保存,最适合是在火星,40——100年后,估算移民100万,以实现人类繁衍,进而继续移民更远的地方,他一生的事业几乎都是他宏大目标使命的副产品。大学时就选了五个方向: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及重组人类基因。

 

马斯克认为底层思维就是第一性原理,即用物理哲学的角度去看世界,一层一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一层往上走,第一性原理来自量子论的“从头计算”。他强调,未来的创新者,应该是科学家+哲学家+企业家,具备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哲学的思考方式和商业的思考逻辑。


演讲现场


钱旭红院士提出,尊重但不偏执于量子世界与经典世界,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经典世界,细分在分界、部分、机械、惯性、划一、精确、定域、割裂、被动、计划;而在量子世界,细分在无界、整体、灵活、多向、差异、可能、离域、联系、互动、不定。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工程/医学/生态/社会的实验误差允许范围比较,量子影响在其中,这两种思维,两种世界观在共同影响着经济、社会、教育等千行百业。

 

华东师大首席技术官学院执行院长何佳讯教授曾研究过“经济企业管理者量子思维多维测量量表开发及高度的应用可靠性”,根据量子思维的核心特征和构成内涵,经过理论维度的建立,对管理者的实际测试(多样本,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对理论维度进行适当调整等步骤,得到了信度和效度较为可靠的多维量表。

 

维度一:心物融合性思维(自悟性、意义性、潜创性、主客一体)

维度二:多向相容性思维(多样性、协同性、包容性、灵活性)

维度三:复杂关联性思维(整体性、关联性、场景性、复杂性)

维度四:跃迁不连续思维(跳跃性、多重性、发散性、颠覆性)

维度五:不确定性思维(不确定、莫测性、变化性和无限性)

 

颠覆性创新、共享经济、平台模式、商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等,几乎无一不与量子思维相关。高级管理者的量子思维特征会越强,量子思维与个体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感、工作绩效、未来竞争力和创新力都相关,特别是与员工的创造力呈现近高度的显著相关,当然,量子思维与一些现有的相关概念是有明确差异的,比如传统的“中庸思想”、对适度性的偏好。

 

僵化的思维产生问题,多样的思维解决问题,超限的思维超越问题。


文:慕一

编辑:王珩


“新产业50人论坛”之钱旭红院士:量子思维与创新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