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柄谷行人《探究Ⅱ》第一部:关于专名

2020-04-20 01:23 作者:屋顶现视研  | 我要投稿



在这本书(《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柄谷行人划时代地重构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现代化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形象……它打动我们的主要理由,不在于他用“后现代”方法分析了由明治维新建构起来的现代自我、书写、文学和科学的客观性等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另类历史”;而在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巨大的日本现代化的实验室,在此,我们可以用新颖的慢镜头方式,看清我们自己的现代化特点。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重叠的现代性镜像》

九十年代末期,日本的文艺批评——从小林秀雄开始以来的独特领域便已经式微、解体了。如今的文艺批评,更加丧失了曾经拥有的精神刺激、紧张感、知识建设性以及知识冲击了。而柄谷行人,这位继小林秀雄以来最为闻名的批评家,依然自称为文艺批评家——从中只能认为,这是他对抗文艺批评之死的一种艰难努力。

……84年以后的柄谷不断刊行扎实的理论著作《探究Ⅰ》(86)、《探究Ⅱ》(89)的同时,开始舍弃其批评中的内向性,强调“世俗批评”的机动灵活,还作为《季刊思潮》(88-90)、《批评空间》(91—)的编辑同人与其他知识分子展开了积极地摸索。

                                                                                                              ——东浩纪

 今天的英语里面,“pig”指的是农民喂养的牲畜,“pork”则是我们吃的肉。阶级差异明摆在这里:“pig”是一个古老的撒克逊词语,撒克逊人是地位低下的农民;而“pork”来自法语“porque”,为享有特权的诺曼征服者使用,这些人吃的猪肉却正是农民提供的。这个二元性标示出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柄谷行人在他令人肃然起敬的著作《跨越性批评:康德和马克思》中,将其作为一个“视差”的例子提了出来。 作为他那一代最引人注目的日本文学批评家,柄谷行人早就声名卓著(他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已由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介绍到了英语世界)。现在,柄谷已经从《作为隐喻的建筑学》的一系列思考抽身出来,转向一个根本性的尝试:重铸反抗现时代资本帝国的哲学政治学基础。 在异端的理论野心和对另类革命传统(此处主要指安娜奇)的关注方面,《跨越性批判》或许堪与罗伯特•昂格尔(Roberto Unger)在巴西出版的政治学三部曲比肩。但是,柄谷的思想世界更接近马克思,他身后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

                                                                                                                 ——日热克

 

但是,事实上,整个世界并没有在“日本化”。在日本,知识面和伦理面的要素都已经完全消失了。嘲笑这些的人,正在挥舞着他们的权势。亚文化、漫画和动画真是出色的东西啊,这种话在过去是反语讽刺,与此相符,也有一定的批评性。但是,现在日本已经没有反语讽刺了。有的只是夜郎自大的肯定。明确地说,日本现在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而且,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了。但是,我还没有放弃希望。从今往后,我要加把劲好好干。

                                                                                                           ——柄谷行人


柄谷行人《探究Ⅱ》第一部:关于专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