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代的记忆,历史的变革—传统的纸媒和网络传播

2020-04-20 01:22 作者:绝灭歌姬  | 我要投稿

       前几天看微博,说《电击文库》将于4月10日的五月号发行后进行休刊。虽然本人不怎么看《电击文库》,但是杂志在ACG界还是很有名的,内心还是震动了一下。毕竟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买书的人,而且杂志什么的也没有少买,从我小学开始买第一本杂志之后,家里的书和杂志啥的也就开始逐渐的越来越多。但是随着我进入大学之后,生活的不稳定再加上那些年很多杂志停刊的停刊,网络化的网络化···所以慢慢的也就买的越来越少了。到现在为止还在购买的杂志也就只有《游戏机实用技术》这一本了,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纸媒也在逐渐减少而看纸媒的人也是越来越少,纸媒的危机也越来越重。

       虽然从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介出现开始,纸媒便始终生存在危机之中,甚至有人预言面对广播、电视和网络的诞生,纸媒的末日就会来临。这话我不知道谁说的,但是一次次的阻碍与挑战虽然没有扼杀纸媒,但是纸媒的生存空间却在一步步缩小。在这个信息传递快速的时代,若没有突破与创新,纸媒势必会逐渐衰弱,直到消失。纸媒窘境的形成主要受到自身限制与新媒体的多元冲击:一方面纸媒传播渠道狭窄,缺乏多渠道构建策略,单纯的文字与图片讯息难敌其他媒介的声画所产生的效果相抗衡;另一方面强大的自媒体与网络媒体,使之成为受众追逐的主要对象,这不仅削弱了纸媒的影响力,也对其媒介运营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与竞争压力。毕竟你报纸杂志再快也只能是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才公布了···而微博,新闻APP信息秒发,这种对比之下纸媒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虽然纸媒的受到的冲击不单单是新媒体的出现,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却是一个主要因素。而其他的外部因素则在于原本服务于纸媒的记者和编辑逐渐转身投入新媒体之中。这一方面的改变的原因是当纸媒变成了大众传播领域的弱势群体时,当年的众多广告商不再将大版面的广告投放在纸媒中,而是将大量精力放入网络,电视甚至广播中,纸媒的收入大大减少,而同时订阅纸媒的客户也是越来越稀有,这也就意味着纸媒能够带来的利润和收益的两大板块开始大幅度缩水,所以纸媒的裁员——成为了不可逃脱的现实。而这些被迫离开的记者和编辑,又该何去何从呢?纸媒需要的人越来越少,而新媒体需要的人却越来越多。网络媒体、电子刊物、甚至自媒体人,都是新的出路,当那些曾经的记者编辑找到新工作的同时,纸媒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开始新增。

       而另一个原因在于用户的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从以前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到现在的“一杯茶,一包烟,一个手机玩一天。”低头阅读手机里的App媒体,电子刊物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个习惯。小小的手机方便携带,随时能够获得最新的网络资讯,这就无形中使得许多用户开始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平面媒体阅读的方便和快捷程度是远超乎当年人们的想象的,在方便大众的同时人们的习惯也开始逐渐改变了。与此同时,周遭大环境的影响尤为强烈,在公共环境捧书阅读成为一种稀罕的情况,在被周遭大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使得阅读纸质刊物的人越来越少。

        其实纸媒衰落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像参与互动的不便利,信息查询的不方便之类的。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但是纸媒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而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纸媒的存在也是必须的,毕竟作为信息载体的一部分不会消失更不会不被需要,但是纸媒需要的是一种改变。如今的阅读,被称为碎片化,快节奏的阅读,当你在网络上打开一篇文章,你看了一两行,发现不喜欢,关闭之后就再也不可能打开。但是手边的报纸刊物却并非如此。这也就是在网络上看快的内容,而在纸媒上,看的是有深度的内容。纸媒若想站稳自己的脚跟,就必须要以内容为王!只要钟情于做出优质媒体的媒体人依然在,和纸媒上刊载出的有深度、有审美、有态度的文章一同存在,媒体的大环境才有进步或是优化的意义。而一定意义上来说,纸媒和新媒体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两个个体,他们本就可以和平共处。毕竟纸媒上很多东西是网络电视等载体不具备或者说不能被模仿的。纸媒的发展,应该要偶正视新媒体挑战的勇气,主动地拥抱新媒体,毕竟二者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可以互补的优劣,所以二者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而最终受益的不止他们二者,更是千万受众。当有一天,新媒体抑或是电子媒体的眼中,对纸媒已经不屑一顾时,就是他们轻敌的时候了。纸媒永远不会消失,随着纸媒留下来的一定是过滤出了一批有着思想沉淀、在快节奏生活中也不会丧失在我的社会精英,纸媒或许会蜕变成只为了社会一小部分人存在的珍贵和宝物,读书,当其客体是有感情的纸质书,而非冰冷的电子荧屏,这更是一件风雅的事。那些作为纸质出版物的,有质感的优质书籍或是报刊文章,必将有收藏、甚至是展出的意义,这依然是纸媒最后的胜利,纸媒在姿态上,就以优雅胜过了电子媒体。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的记忆中,纸媒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存在。毕竟在当年那个网络不发达,信息不畅通的时代里杂志报刊是仅次于电视机的娱乐方式。在那个时候最期待的除了放假,每天的电视节目之外就是最新一期的杂志发售。从小时候家里人给我订阅的《大灰狼》《米老鼠》等到后面我自己订阅的《家用电脑与游戏》《大众软件》《电子游戏软件》《游戏机实用技术》等···其中很多杂志已经不再了,也有很多杂志随着时代的变迁做了改动,很多东西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变化,杂志从当年的期待变成了现在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当年杂志快讯现在也成了新闻首页推送,甚至当年的报刊亭也从街角中一个个的关门消失。但是每个月购买最新一期的杂志的习惯却还在保留,直到今天我还在购买杂志,虽然到手之后的杂志快讯已经从新闻变旧闻了,但是或许这些杂志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调味品中的一个作料。直到今天查阅一些东西我还是喜欢看杂志或者看书,或许这也是我被朋友们称为老古董的原因之一吧。但是老古董也罢,生活作料也好···我只是想说纸媒虽然在逐步衰退但是依旧很有多人需要这个东西。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构思该怎么写。毕竟文章的主题和我擅长的游戏文化,ACG专题和历史科普向都不相关,而且文章的主题也多少有点和论文相似,所以在写我也一直在想要不要写。但是作为一个UP主兼撰稿人,我想了想还是写吧。毕竟我与纸媒的渊源太深了,从06年开始往杂志社投第一篇稿子到现在成一个兼职的撰稿人,可以说纸媒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一个载体,是我人生旅途中陪我成长的纪念。这么多年来陪伴我的杂志一个个的减少,而我手中留下的杂志或许在当年都是3-10元不等的破纸,现在或许都是孤本甚至是值得收藏的纪念品。而我也害怕突然某一天我手中还在购买的杂志突然宣布停刊,如果那一刻真的到来我再感慨可能就真的太迟了。毕竟我是一个撰稿人,一个与笔墨纸砚打交道的人,更是一个在纸媒发达时代下成长的人。


时代的记忆,历史的变革—传统的纸媒和网络传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