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了杨修后,问父亲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怼一句话却成为名句
金日磾后代在西汉末年王莽代汉时受到迫害,部分逃至山东文登丛家砚,改金姓为丛,为丛姓的起源之一。
金日磾三子,长子为汉武帝弄儿,为金日磾所杀。两子金赏、金建都为汉昭帝侍中,与汉昭帝年龄差不多,与汉昭帝一同睡觉起床。后金赏为奉车都尉,金建为驸马都尉。金赏继金日磾爵位秺侯,佩戴着两条绶带后,汉昭帝对霍光说:“金家兄弟两人不可以让他们都是两条绶带吗?”
霍光回答说:“金赏本是继承父亲的爵位为侯的。”汉昭帝笑着说:“是不是侯难道不在于我与将军您吗?”霍光说:“先帝的规定是有功才能封侯。”当时金家兄弟与汉昭帝年龄都是八、九岁。汉宣帝即位,金赏担任太仆。
金赏的妻子是霍光之女,霍家谋反,金赏上书休妻,得以保全,独得不受牵连。汉元帝时担任光禄勋,死后没有儿子,封国被除。元始年间为了延续绝禄的世家,封金建的孙子金当为秺侯,作为金日磾的后嗣祭祀祖先。东汉末年武陵太守金旋、京兆尹金祎据传也是金日磾后代。
东汉末年分三国。一提到三国,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烽烟四起,诸侯争雄,英雄辈出的时代。在那个乱世,有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有足智多谋周瑜,有后世称他为枭雄的曹操,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恃才傲物的杨修。杨修死后,其父杨彪的一句话,成为了疼爱孩子的千古名句。
杨修,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杨震的玄孙。杨修的出身世代簪缨之家,非常尊贵。他的母亲是汝南袁氏。他的出身是曹操远远不能比的。不仅如此,他为人聪明好学,文学素养也很高,是一位才华颇高的青年才俊。像杨修这样自身能力高,家庭背景强,必然是当时各路豪杰争抢的人才。
曹操在当时以爱惜人才来标榜自己。杨修也在别人的举荐下,进入曹操集团,成为曹操的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私人秘书。可见,曹操很看重杨修的个人才华和能力。
但就这样一个年轻才俊,公认的聪明才子,为什么会被曹操下令斩杀呢?原因很多,但被大众熟知的是杨修恃才傲物,轻易猜测帝王的心理,情商堪忧,最终被杀。我们大多熟知的是杨修“一人一口酥”“鸡肋”两件故事,从中都可以看出杨修的聪明才智。
一天,曹操得到了一盒酥糖,他吃了几块后,便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字,并递给手下看。大家看着手中的盒子,不知丞相用意,相互对视后,只是夸曹操字写得漂亮。曹操只留下意味深长的笑声,便出去了。
随后杨修进来,听到大家的议论后,仔细看了看这一盒酥糖,便伸手拿起酥糖就吃,大家正疑惑时,他才指着盒子上的字,缓缓的说道“丞相说了,一人一口酥。”听了他的解释,大家才放心地品尝起来。等到曹操回来后,看着空空的盒子。杨修回复“感谢丞相的酥糖。”曹操不由地感叹,德祖果然机智过人啊。
第二件事,曹操准备攻打刘备,正在犹豫不决之时,厨房送来了鸡汤。这时,夏侯惇询问曹操夜间口号,曹操随口回答“鸡肋”。杨修听到“鸡肋”的口号后,命令随行侍从收拾行装。夏侯惇听说后,慌忙前去询问。杨修便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次打仗,进攻很难取得胜利,退兵又怕被人耻笑。不如早作准备,收拾行装。”此次事件,聪明的杨修早早看清了曹操的心思。但他却没有及时给曹操提出建议,反而擅自做出决定收拾行装,带动的士兵也纷纷效仿收拾准备撤回。心胸狭窄的曹操怎能容忍身边人窥探他的心里,决定他的行程。随之曹操以泄露军情,扰乱军心为名,斩杀了杨修。
杨修是聪明有能力的。但他错就错在不懂得大智若愚,藏匿自己的锋芒,韬光养晦。一味的卖弄自己的聪明。它虽然能看清事情的本末,却没能看清人心。作为臣子,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是越俎代庖,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杨修死后,曹操曾写信给杨彪“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我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这一段话读来,曹操将自己杀杨修说的大义凛然,我给了杨修机会,令其改正,但他却借着您的名义,与我对着干。为了杨彪您的家族名誉不被杨修拖累,故不得已才杀了杨修。
随后曹操见到杨彪后,又再次询问“你为何瘦得这么厉害?”杨彪回复“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曹操听后,被杨彪的父爱之情打动,为之动容。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日磾是谁?他有怎样的先见之明呢?
金日磾是西汉汉武帝的大臣,他是匈奴族人,汉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金日磾有两个儿子,很受武帝喜欢,常陪在皇帝身边。一次金日磾的一个儿子从汉武帝身后围住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看到后十分生气,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等到孩子长大一些后,与宫里的宫女有了淫乱之行,金日磾得知后,怒杀了这个孩子。后来汉武帝听说后很生气,金日磾谢罪怕日后儿子引起灭门之祸,主动杀了他。汉武帝听后为之落泪,感叹金日磾的刚正不阿。老牛舐犊则是说老牛舔小牛,现在已经称为一个成语,比喻老人对自己子女的疼爱。
杨彪这句话其实是在很委婉的回答了自己变瘦的原因,就是自责自己没有金日磾的先见之明,但仍然深深的思念儿子,为儿子杨修之死难过不已,才导致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同样身为父亲,听到这样回话的曹操,显出敬重的神色。
回顾杨修之死,很大原因是杨修太过自信把自己作死的。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君主向来喜欢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常称自己为天子。他们有更多的虚荣心,需要底下的臣子小心维护。
而家族身世显赫的杨修虽然拥有聪明的头脑,但却没有人情练达,通达事理的处世之道。常常能猜透曹操的心思,没有细细研究曹操的需要,而是公之于众,显示了自己的才智。显然,这种将曹操心思公之于众的做法惹怒了曹操。
曹操向来以爱才标榜自己,但曹操又是奸诈狡猾,心胸狭窄之人。如果杨修能认清曹操的为人,不过多地表现自己聪明,做好自己臣子的事情,那历史也许会有另外的故事。聪明有才华的杨修因为自己的恃才傲物,不懂得掩藏自己的锋芒,最终被曹操所杀。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也可以从杨修身上学到为人处世之道。在为人处事中要学会从全局考虑,不要一味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展示自己的才能。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做越俎代庖的事情,否则会给自己招来嫉恨。在生活和工作中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要耍小聪明。正如老子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