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0后返乡创业形成“头雁效应”

2020-09-09 12:27 作者:泰州未来之城  | 我要投稿

近日,泰兴市河失镇李湾村村民李红生参加完太仓市一项水利工程的招投标后,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家里还有几百亩的黄桃等着售卖,这种时令水果,一刻耽误不得,否则损失的不仅是我自己,还有跟着我一起打拼的乡亲们。”李红生说。

  心系故乡,60后老板返村种桃

  李红生今年53岁。上世纪90年代,20多岁的李红生跟着父辈们背井离乡外出打拼。“那时候家里穷,正好赶上‘民工潮’,大伙儿都想进城闯一闯,多挣些钱。”李红生说。

  在随后20多年走南闯北的日子里,吃苦耐劳、肯于钻研的李红生,从一名小小的民工成长为承揽水利工程的小老板。日子越过越好,可每每回到家乡,李红生心里总不是滋味。原来,他所在的李湾村,20多年来一直未有多大起色,村民依然靠种植传统的稻麦过活,村里的路桥也比较破旧。

  是不是可以为村里做点什么?五年前,已经48岁的李红生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长期在苏南一带承揽工程的李红生相中了水蜜桃,“小小的水蜜桃,苏南人把它做成了大产业,带动性非常强。”

  不顾家人的反对,在外打拼半辈子的李红生,回乡流转80亩土地,操起锄头种起了水蜜桃。

  在泥土中种植娇贵的水蜜桃,李红生没少下功夫,从育苗、修冠、栽植、施肥到整形,每一步都跟着聘请来的技术员用心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现在的李红生,提及桃树种植已头头是道。

  经过精心培育,李红生不仅成功种植出上海奉贤的水蜜桃,还成功嫁接了无锡阳山水蜜桃。去年,首批300多株桃树开始挂果,当年销售近10万元。

  发挥“头雁效应”,引领村民致富

  李红生的桃园,给村民带去了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李红生成立了仓富合作社,桃园从此成了李湾村不少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的依靠。50岁多岁的村民王兰,早年丧夫,过去靠低保生活,如今每年5至7月,她都会到李红生的桃园帮着套袋、治虫、除草,可以增收6000多元。低收入农民李贫寿、肖兰芳,也常年被李红生优先录用,在桃园帮工,去年他俩全部脱贫。

  不过,让李红生没想到的是,自己回村创业,还带动了一批小老板的成长。

  离李红生的桃园不远,有一片正在挂果的梨园,梨园的主人名叫印拓。2016年,在李红生的带动下,村民印拓承包几十亩土地种植翠冠梨。“只要肯下功夫,无论是水蜜桃还是翠冠梨,都可以在李湾村扎根。”印拓说。

  李湾村西长六组村民夏新荣,原来一直在饭店做厨师。在李红生创办桃园后,夏新荣辞去工作,买了一辆面包车专门帮李红生拉运桃子。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他也在村里流转土地做起了农场主,每年有10多万元的稳定收入。

  自李红生回村创业后,李湾村桃园、梨园、蟹塘等纷纷兴起。去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35.3万元,32户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彻底摘掉穷帽子。

  李红生美滋滋地摘取自己种植的大黄桃。敏丽叶楠摄

来源:泰州日报

60后返乡创业形成“头雁效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