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你,一定要坚强”
9月8日下午2点半,在市人民医院,经过6个小时的血液体外循环后,“90后”泰州小伙陈琪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很快,这袋带着体温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移植到一位血液病患者体内,为对方送去新生的希望。据了解,陈琪为我市第4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8日上午8时30分,在市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陈琪安静地躺在病床上,随着造血干细胞分离机启动,与手臂静脉处连接的导管里,开始缓缓地流出鲜红的血液……
27岁的陈琪是泰州可胜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员工。陈琪说,上学时,他曾资助过一名白血病患者,后来还为其众筹治疗费用,可惜患者最后还是不幸离世了。“后来,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我想如果有可能,自己能否捐献造血干细胞,那样不就可以更好地帮助白血病患者了吗?”
9年前,正值18岁生日的那天,陈琪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献血。在献血时,他正巧看到了关于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手册,于是便多留取了8毫升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期望能等待到有缘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琪已淡忘了在中华骨髓库留有样本这件事。直到今年6月初,他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电话里,工作人员告诉他,现在有一位白血病患者跟他的造血干细胞匹配,问他是否愿意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帮助别人。
“接到通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有的志愿者入库几十年都没能配上,我等了9年就有了这样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特别难得,我很珍惜!”陈琪说,“其实自己在加入中华骨髓库时,就已下定决心:如果有幸与某位素不相识的人匹配,一定会义无反顾地撸起袖子,将生命的希望带给那位有缘人!”
在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陈琪便开始精心准备。为保证顺利完成捐献,除调整饮食外,他还坚持慢跑,以提高身体素质。9月初,他在经历了高分辨检测、全面体检、入院检查等流程后,陈琪于6日开始接受第一针动员剂注射。
由于遵守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双盲”原则,陈琪只知道受捐患者也是一位“90后”小伙。采集结束后,陈琪说:“生命是很珍贵的,有这次机会不容易,希望这位患者能在以后的人生中活出精彩。”
捐献前两天,陈琪还悄悄给那位患者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远方的你,待你康复后,我们之间的感情也许会比亲兄弟还深,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同样的血……希望你一定要坚强,我在江苏等你来吃蟹黄汤包。”
当天下午2点半,经过6个小时不间断采集,陈琪成功捐献了400毫升造血干细胞。市红十字会捐献工作部部长蒋欣春介绍,经过与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对接,确认陈琪是泰州第4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希望我的成功捐献,能带动身边更多人去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并加入这一行列。这件既伟大又平凡的‘小事’,值得更多人去关注,一起参与。”陈琪说。

9月8日下午,90后泰州小伙陈琪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 童凯 杨蓉摄
来源: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