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官将首(2)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鄙人才疏学浅,见识短浅,有意见就是你对 我看有人在因为庙会官将首跟舞台官将首吵架就想来写点啥。官将首在我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台官将首另一类是庙会官将首,顾名思义舞台官将首就是表演性质远大于宗教性质的一种官将首比如各类官将首比赛,官将首舞蹈,官将首广告这些,舞台官将首注重的是官将首的“形”拓展官将首文化的广度,而庙会官将首就是宗教性质大于表演性质的一种官将首像绕境祈福这类注重的是官将首的“神”挖掘官将首的深度。一个将团是庙会官将首还是舞台官将首也不是绝对要根据这次的活动性质来看,比如a团在第一天参与了一个官将首比赛那么第一天a团便是舞台官将首,第二天a团有进行了一次绕境祈福那么第二天a团便是庙会官将首,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辨别舞台官将首与庙会官将首。 先聊聊舞台官将首,舞台官将首的出现在我看来是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逐渐不再局限于官将首的宗教性质开始对官将首进行审美改造,审美的多元化发展也使得单纯的庙会官将首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舞台官将首应运而生。 因为舞台官将首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元审美需求,因此对于一些禁忌并不讲究这也是舞台官将首一直被诟病的一点。但于我而言既然是弱化了官将首的宗教性而去追求官将首的多样性那么是否遵守这些禁忌意义不大,而且舞台官将首的创新本就不应该收到庙会官将首的束缚,对于舞台官将首而言单纯重复三派的动作并不能算作加分项反而是扣分项因为这样做会模糊舞台官将首跟庙会官将首的界限产生争执。 再来谈谈庙会官将首正如上文所庙会官将首注重的是对官将首深度的探索,但也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只不过表演性质服务于宗教性质(比如走阵法,点兵点将这类),庙会官将首在出阵绕境的过程中第一原则就是宗教原则,由于台湾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其大众文化中参杂着宗教性,庙会官将首遵守各类规矩不仅仅是对神明的尊重更是对人心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