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尼西亚帝国论述稿(一)

2023-02-03 10:52 作者:江左土著  | 我要投稿

尼西亚帝国诞生于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毁灭性灾难之后。安格洛斯王朝的驸马,狄奥多尔•拉斯卡利斯,逃往了小亚细亚,最终在那里建立了他的统治,并且筹谋复国。
尼西亚城是这个帝国名义上的首都,它坐落于小亚细亚西部的北方,富饶的比提尼亚平原上,是一座宏伟的宗教城市,以召开数次重要的宗教会议而闻名。它有四座城门和114座塔楼,还有湖泊作为屏障。城中教堂、皇宫等设施一应俱全,城外的农业生产条件也相当优良。同时它还是数条道路的交汇之处,距君士坦丁堡仅90公里。
但尼西亚距离君士坦丁堡太近了,这在前代使该成充分享受与这个超级都市密切联系带来的好处,但在分裂的混战时代,却是一个极大的劣势。尼西亚无论是距离拉丁帝国还是东方的塞尔柱人来说都太近了。拉丁帝国在取得君士坦丁堡之后,立马宣称并着手征服小亚细亚的东帝国残余势力,而塞尔柱辖下不受约束的部落跨过萨卡里亚河的袭击活动几乎从未停止。因此,尼西亚虽然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但在防务上已经不能作为一个实际首都。
尼西亚帝国的主要领土可以分为两个条带,以名义首都尼西亚为首的北方带和以皇帝常驻地尼菲永为主的南方带。北方带的主要城市,从普鲁萨一直延伸到黑海沿岸的赫拉克利亚。南方的城市则以士麦那、尼菲永和费拉德尔菲亚为主。相比起北方带,南方带的基础更齐全,且更密集。士麦那拥有港口和造船厂,费拉德尔菲亚是边疆军事重镇,长期备边塞尔柱人,拥有较高素质的兵源。麦格尼西亚是是商贸中心,后来成为了国库所在地,设有铸币厂。至于皇帝的常驻地尼菲永,不仅有着相当好的农业条件,还拥有良好的放牧条件。此时尼西亚位置的偏僻性再次体现出来。在尼西亚帝国进入反攻时段后,大军越来越多的需要穿过达达尼尔海峡,去往色雷斯地区作战。佩盖成为了军队的必经之地。
皇帝及其宫廷的行踪并不固定,常常在哪几个城市之间辗转腾挪,这就给了我们一种类似于游牧的感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南方带的城市之间相距仅290公里,距离相当之近。而且南方带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并不像游牧部族一样充满对生存环境的探索性。事实上,迁移是君士坦丁堡这个超级都市沦丧之后,因首都职能分离而产生的现象,南方带的各个城市分散了首都的职能。

尼西亚帝国论述稿(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