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哲学导论2014版笔记(三)
本节大部分都是对绪论的重复,所以记载较少
经验不是直接的、自在的、第一性的,经验是被建构的。
我们的认识从经验开始,但我们的认识并不仅仅来源于经验。
实体:在时间的进程当中保持自身不变。
4.哲学做的是思想实验。这个思想实验的对象是这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以及我们基本生活态度的那些信念,这些信念是哲学的思想实验的对象,我们要拷问这些经验。
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道不是论道的人发明的,而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论道是建立学问建立学问之后就可以指导道的器的制作。
论道是阐发道,揭示道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一种形式,另外两种形式是宗教和艺术。
5.哲学思辨与民族文化生命
数的观念的起源:我们能否把数看做是从外部世界通过感性感知而获得的?(在纸上点五个黑点,我们只会把它先看成一个整体把握,而五这个概念并不能从观察中获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在感知外物的时候,还有一个内感知,是领会我们感知活动本身这个领会。)
内感知:我们感知外物时,不止接受着外部事物的世界,我们还体会来试着接受世界这个过程本身,这用康德的术语表达就叫做内感知。
内感知感觉时间,把杂多的对象综合成一个过程一个单元,依靠的不是我们的眼睛感知的外部的力量,依靠的就是我们的心去体会。
先验的东西不依赖经验,不从感觉出发,但反过来规范感觉材料。先验想象的根据是它是时间性存在的,只有如此,才能有先验想象,才能超越每一次个别的知觉活动,把诸知觉活动联合成一个整体,我们要超越个别的一次性的知觉、情景,把杂多的不同的情景综合成一个对象,这是超验的能力。所以先验想象的全部根据在于对时间的领会,人是时间性存在,使事情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我们不能像朴素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那样,把几何等观念看成是事物自身的事情,其实这些是我们自身规定的概念。
我们是这样获得外部空间的直观形式的:我们根据我们内感知的时间性存在给予我们的先验想象。
人类的高明绝对不在于感官的优越性,但感官的种种局限都不能阻挡人类获得真理的道路。
6.何谓时间性存在
哲学当中最伟大最难的是本体论。其讨论存在者的存在规定,人作为知觉者为什么是时间性的存在。
时间并不从变化中产生,有了时间却能度量变化的尺度,并不是因为需要度量变化才有时间。
时间并不是我们从事物的变化中产生出来,而是因为我们是时间性的存在才想去用时间度量变化。
因为我们是面向死亡的存在,于是我们有本身的时间观念,有了本身的时间观念我们才能对这个本身的时间做一种科学的、逻辑的抽象,让它变成物理时间,然后作为一个物理、种种自然变化的尺度,然后我们把自然界的以往理解成历史进程,理解成一个时间进程。
海德格尔的研究:人类会预先领会虚无(未死时就自知必死),于是人成为时间性的知觉者,从而具有先验的想象能力,有了先验想象能力就建立了事物的观念。
中医认为人是小宇宙,主调理;西医认为人是机器,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