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聊斋新编点评
这部剧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陆判有好多镜头致敬了05年的陆判,扮演陆判的人是05年画皮的那个张道士,故事也紧接着05年陆判的后续,还有魔灵女扮演者是当年在聊斋2里扮演胭脂的那个女演员。我有点感觉,聊斋电视剧要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
就拿聊斋3来说,画壁单元的故事背景衔接着05年的小倩单元,剧情看似独立,其实有很多地方是联动着的。最早实现联动的是05年聊斋,陆判单元和阿宝单元里的阎王是同一个演员扮演的,也就是说,阎王只有这么一个人,而陆判本身还在小谢单元出场过。聊斋奇女子也实现了联动,连城里的史太守和史孝廉同为一家,而侠女里白眉道人和史太守是同一个演员,画皮里投井而死的紫鹃丫鬟后来在奇女子里成了小小的狐妖,侠女里的鬼母和小倩、姥姥实为鬼狐一家。这些都产生了联动,甚至女角色的头饰、衣服还有背景的建筑每个单元都很相似,直到宦娘单元,故事发生在了清朝才略有改动
不得不说,构建聊斋宇宙想法很不错。但是抛开这个细节,就本身剧情和其它来讲的话,其实新聊斋一部比一部质量差一点,而且恐怖氛围的营造也在下滑。首先说的是剧情,聊斋新编剧情其实相对来说比较拖沓,不像05年聊斋一样,故事开篇就开始高能、整个故事看起来叙述很有力度,也不像聊斋3那样,角色无论在对话上还是动作上表情都显得很僵硬,甚至不搭。纵观聊斋系列的剧情,05年聊斋少了恐怖镜头、奇女子少了剧情的力度、聊斋2少了牛鬼蛇神的概念、聊斋3少了不必要的细节(比如道士作法的细节、忽隐忽现的鬼怪传说),而聊斋新编几乎同样没有前作不具备的东西,但是后来删减的两个单元,聊斋新编根据同名电影拍摄手段和叙事技巧一并用在了这两个单元上,简介吸引了观众接着看下去、追剧的眼球
聊斋新编篇幅依照着前作,共6个单元(出去删减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6集。这个设定还可以,不过有可能后面聊斋作品会取消了这个设定。都说配音和画面是叙述情节的载体,一个跌宕起伏的剧情决定着画面的宏观概念,聊斋新编配乐依然是麦振鸿老师,不过新编的配乐的确不如05年聊斋配音一样好听,而且好多故事情节所给的镜头和配音产生了强烈的违和感。灯光、特效上,不得不说新编在这两个方面做的挺好,但是却显得很花里胡哨,不像05年聊斋和奇女子一样,即使特效很烂的时候剧情过硬同样可以推动画面的美感,而聊斋新编没有做到灯光、特效上的搭配,所以有时候会觉得特效非常夸张。人物造型上,聊斋新编的服装挺好看的,人物形象和前作也没有什么大的特别,演员阵容和配音阵容要比聊斋3更大一些,这点同样做得挺好
如果让我拿聊斋新编和唐人的05年聊斋、奇女子、青丘狐来说,抛开剧情这一概念,其实聊斋新编做的还是相对挺保守的,和东锦的聊斋2、聊斋3比较的话,在特效上做的还是很有进步的。尽管05年聊斋是唐人、东锦合作的,但是很大功劳还是归功于麦振鸿老师、李国立导演包括他们背后的唐人,如果看过仙剑和杨家将的话,大家一定知道,唐人过去作品是很良心的,聊斋新编拿着遵循过去概念的想法将麦振鸿老师和一些老剧组人员请来一起参与到了拍摄中,让本身作品的质量转危为安。聊斋新编虽然看不到过去那个样子,但是换一种风格去翻拍名著也是比较有创意的概念,比如奇女子好多镜头给到了放置物上、05年聊斋的改变滤镜拍摄手法,在聊斋新编里借鉴了它们的手法进行加工,放到了人物间对话、画质调制这两个方面上,这种创新概念超越了后来东锦自己出的聊斋2和3
不得不说,聊斋新编是比较保守的一个作品,即用了跟随时代的创新观念、又致敬了旧作,这种方法更加凸显了整个剧组人员的才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