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

【一】法不可违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不可违的原因)★
答:(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
(2)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评价作用)
(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答: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答: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1)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答: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5.什么是犯罪?
答: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
6.社会生活中的民事活动有哪些?请举例。
答:社会生活中的民事活动有: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
7.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答:(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8. 如何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别?★
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
民事法律:《民法典》
刑事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行政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法、税法、环境保护法、工商管理条例
二看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轻或重)
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1)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
(2)民事违法行为:赔偿、道歉
(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9.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
答: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预防犯罪
1.刑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1)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的后果是什么?
答: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4.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包括:管制(3月-2年)、拘役(1月-6月)、有期徒刑(6月-15年)、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适用于外国人)。
5.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8、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
严重不良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等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等
7.怎样加强犯罪的自我防范(如何预防犯罪)?★
答:(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求助?★
答:(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4)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的含义、地位、种类分别是什么?
答:(1)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诉讼的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诉讼的种类: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3.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答:(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4.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答:(1)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掌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作案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