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后见之明偏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为自己所犯的“愚蠢错误”而自责不已,例如:“你考试的时候发现,要是当时自己不偷懒把最后一页的知识点给背完,这到大题就可以轻松拿下了!”很多些事情当回头看时我们就知道当初到底应该怎么做了。但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过分苛刻。我们忘记了有时候看来显而易见的事情在当时并非那么明显。
这种“愚蠢错误”我们用俗语来说就是“马后炮”,用社会心理学的说法叫做“后见之明偏差”,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马后炮”(也叫“事后诸葛亮”)。
一、以结果为信息就可以很自然的推算。
比如饭后吃水果、流鼻血时抬高下巴等这种“常识”,在我没有告诉你其实饭前吃水果才是正确的选择之前,你肯定就会拍着胸脯跟我说饭后吃水果才是正确。但如果科学的研究结果是饭后吃才健康那你们肯定会说研究这种东西干嘛,花这钱研究这个还不如自助贫困山区。
二、信息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比如,到底吃方便面会不会长胖?胖子爱吃方便面,于是大家吐槽说:“你老是吃方便面这种高油脂垃圾食品,能不胖吗?”瘦子爱吃方便面,于是大家吐槽说:“你老是吃方便面这种低营养垃圾食品,能不瘦吗?”
三、有用的信息在事后非常明确。
比如,英雄联盟s8 RNG输给g2,当时全网震惊,大家都认为的弱队打败了我们的种子选手,大家都在赛后找出很多RNG的不足,并一一列举了出来。其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好,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罢,在没有毁掉,在没有压死之前,谁能够注意到这个蚁穴或者注意到这根稻草。
四、事件的“导火索”总是容易无限放大。
如果我的分析得到你的认可,那么无疑是对我的肯定,于是乎,抓住这个关键点,无限的放大,很多时候并不是要将事情的原原本本展示,而是喜欢这种被别人称赞“聪明”的感觉。在很多的比赛中,类似的事情可谓是层出不穷,赢了一起吹,输了有人必须背锅。除此之外,在生活中,当我们在一些事情上犯了失误或者错误的时,有些不善意的“马后炮”便会抓着不放,无限放大,或许这也是一些“马后炮”的乐趣吧。
(ps:做这个的初心就是为了更多的人了解一些日常的、有意思的一些心理学,本人不生产文章,我只是文章的搬运工,我不定期的会分享一些心理学的一些文章,我只能带你们了解,并不会深入,所以需要深入了解的需要你们自己去找相关资料和信息。)
http://mini.eastday.com/bdmip/190909152549207.html#(绝大多数观点来自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