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们谁都不知道 歼-10首飞成功了

本文原载http://www.afwing.info/aircraft/j10-fighter-firstflight.html,
原作者:希弦 ,
发布时间:2018-03-08
今天是2020年3月23日,国产战斗机歼-10于1998年3月23日首飞成功,迄今22周年,特此纪念
《回望1998·航空》
砺剑岂止十年功


1998年3月23日,星期一,成都温江机场。
歼-10飞机首飞仪式,首飞试飞员雷强进入座舱。14时27分发动机启动,14时39分飞机滑向主跑道起飞位置,14时41分飞机顺利起飞,空中盘旋四圈,留空18分钟,14时59分飞机安全着陆。飞行最大高度2670米,最大速度499千米/小时。
试飞员评述:飞机操纵性能良好,各系统工作正常。
歼-10首飞成功。

与后来的20时代不同,这个当时的年度大新闻,没有新闻见报,没有如歼-20首飞那天的消息不胫而走、群众自发围观,没有如运-20首飞那天的现场直播、头版头条报道、国民话题。
秘闻与存在


1998年,首飞的一幕幕,现场的欢腾、泪水,激动、欢呼… 与歼-10这个机型,都在那一年里被暂时封存。歼-10,成了捕风捉影的“秘闻”,成了口耳相传的“传说”,成了大家笃信的“存在”。

直到2006年底,《新闻联播》的首次公开报道了歼-10。
而后,歼-10首飞的老画面,一遍遍“回放”,重回影像中的1998年3月23日。这应该是太多人的第一次看到国产战斗机的首飞影像。
首飞推迟,12天检查排故

从52岁到68岁,从中年到近古稀,都是关于歼-10。首飞成功,宋文骢把他的生日改在了这一天。
而在首飞前,歼-10刚刚经历了首飞推迟和12天的检查排故。
因为3滴油。
11天前,3月12日,歼-10的原定首飞之日。

但就在首飞前夜,现场的最后机务检查中,机械员张风贵发现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发现机身漏下不易察觉的3滴油。
此时离确定的首飞时间只有十几个小时了,首飞现场已准备就绪,首飞放飞签字仪式已布置完毕,接待来宾的红地毯已铺好,专门赶来参加首飞仪式的首长专机明早就赶到成都…
这3滴油的来源是哪里? 是带着小小的隐患起飞,还是推迟首飞?

1997年6月,首架歼-10总装下线
技术上的决断才是决定首飞与否的唯一依据也是最后依据。
推迟首飞。
最后经过仔细检查,发现由于俄方问题,飞机发动机改装前有8个孔未封堵,造成发动机渗油,问题解决归零。
两次发动机试车失败

发动机,也不只是后来成为歼-10身上大家谈论的话题。
在歼-10总装完成后的地面试车中,发动机还曾是难题。
首次发动机试车,发动机叶片有多处损伤。
“在飞机机体加工时,有多余的细小金属屑没有清理干净,在强大的发动机吸力下,从机体结构缝隙里被吸了出来,打坏了叶片。”
第二台发动机开箱检查、安装试验,孔探仪、目视、手敲…,缝隙、部位、舱位全面细致检查清理,查出细小多余物,细致清理,近乎吹毛求疵。
第二次发动机试车后,进气道有一处损伤,发动机叶片还是…有些损伤…


“老杨,给我一支烟”

连续打坏2台发动机。
60岁后戒了烟的宋文骢,“老杨,给我一支烟”。
面对问题:
611所发出20多份设计图样,对于与进气道相通的舱位进行封堵;132厂从部装开始,然后是总装,再到试飞站,层层把关,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
发动机第三次试车成功。

总设计师宋文骢、行政总指挥刘高倬、现场总指挥杨宝树

首飞功臣,第一排左起总工程师薛炽寿、总设计师宋文骢、首席试飞员雷强
十号工程,1998
上周刷屏的1998回忆文中,为1998年打上了“互联网元年”的标签,今天中国互联网行业巨头们在那一年诞生…

今天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主力的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十号工程”、“十一号工程”,都在1998年完成了“首飞”这个重要节点。虽说,于“工程”这个宏大的概念而言,首飞的确还只是一小步。
2004年4月13日,歼-10通过了国家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的设计定型审查。而在尚未设计定型前,歼-10就经批准投入批量生产,交付部队提前试用。

十年前传播度颇高的一张歼-10参军了的照片
回望,有了时间的大跨度与更广阔的视野。
今天,回望1998年歼-10的首飞成功,关注的不只是歼-10,还有与歼-10一道成长的设计团队。
笑谈,自信与底气

1998年,第二届珠海航展上公开的FC-1效果图
也是在1998年,中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超7/FC-1项目合作的原则协议》,共同研制、开发超7/FC-1飞机。“超7”后来发展成了“枭龙”。

“…2001-2004年,作为成都所总设计师,杨伟受型号总师委托,全面主持歼-10飞机的设计优化、排故攻关和设计定型等一线工作,先后担任歼10系列飞机、“枭龙”飞机和某新型飞机等多个重大型号的总设计师。…”

1998年,歼10飞机首席试飞员小组全体飞行员及夫人签名

1998年,宋文骢夫妇与歼10飞机首席试飞员小组 全体飞行员及夫人合影
“歼-10首席试飞员雷强,2003年8月28日担任“枭龙”飞机首席指挥员,实现了成功首飞;2003年12月25日,作为歼-10双座飞机首席试飞员,成功实现了首飞。2010年作为某新型战斗机首飞小组专家顾问…”
某新型战斗机,是哪个“某新型”,已不言自明。

今天当我们从容笑谈“成洛马”时,内心那份自信的底气,来自2018年的当下,也来自1998…


来自,祖国终将记住的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回望1998·航空》第一篇
图文源自: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宋文骢传》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②》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③》
《中国航空工业大事记·1951-2011》
《中国航空图志》
《龙腾东方》画册
《中国飞机》
《兵工科技-1998珠海航展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