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崩溃哭泣,晚睡玩游戏,害怕老师,恐惧上学,一次催眠好很多
啊漫老师_催眠抑郁恐惧双相、焦虑强迫惊恐!
一个孩子,抑郁焦虑。
妈妈描述,
孩子一直成绩很好,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是到了初三的时候,成绩开始下滑,她就接受不了。
之前成绩好的时候,整个人状态还算可以,比较开心,不过也比较内向,很多想法不跟我们说。
但是成绩下降以后,整个人就闷闷不乐,很自卑,很自责,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一点用也没有。
我们到医院,诊断中度抑郁焦虑。
自从诊断抑郁焦虑以后,她就没有精力学习,晚上玩手机,打游戏,很晚才睡觉,常常完不成作业,还在课堂上打瞌睡。
老师看到她成绩下降,不好好作业,还经常打瞌睡,严厉批评她放纵堕落。她感觉很难受,一方面觉得自己确实做错了,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想要努力而不能,感觉委屈,有苦难说,有点崩溃。
晚上回家,大哭不止。连续几天晚上,都情绪难受,说不想去学校,说怕老师,怕自己做不好,说自己没用,说都是自己的错。
如何疗愈?
催眠疗愈深度创伤技术,可以很快很精准的连接到症状、创伤的根源,或者通过投射,能够很精准的把握疗愈的方向!
疗愈情结,可以快速有效的帮助恢复!一般一次催眠就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催眠链接问题的原因,
催眠中,她回到教室,正在上课,老师很严厉,她很紧张。
通过意象本质探寻技术,催眠中她看到老师变成了爸爸。原来,她对老师的恐惧,实际上对爸爸恐惧的移情;她害怕老师,是对爸爸害怕的爆发。
爸爸对她学习要求很严厉,如果达不到目标,就容易责骂她。
爸爸没有耐心,常常拿她跟别人作比较,别人都是成功的,她都是失败的,常常把她说的一文不值,骂得体无完肤。
通过根源创伤链接技术,催眠中她回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小学毕业考,她考入了重点班,很高兴。
可是爸爸却一盆冷水泼过来,说这没什么可骄傲的,同事的孩子都是直升班!
她感觉很无语,又很受打击,似乎在爸爸这里,她就是失败的,永远都没有值得肯定的时候。
她真的感觉很难过,任何事情,任何想法都不再想跟爸爸说。
而爸爸性子急躁,类似打击否定的事情还有很多。她承受的压力和创伤不断增多,导致她后来一看到学习就很紧张,而老师对她的批评,更是激发了她症状的爆发。
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她是因为老师的批评而恐惧学校,但实际上是她长期承受关于爸爸、关于学习压力的爆发。
如何处理呢?
深度催眠中,可以引导改变潜意识记忆中情绪的方向和出口,可以编码原始记忆中的行为方式,化被动承受为主动解决,释放情绪,找到力量,疗愈情结!
事实上,她很努力,但是爸爸看不到她的努力,看不到她努力而不得的疲惫和辛苦,看不到她表现不好、成绩下滑之后的自责。
而只看到她考的不好的结果,只给到她要求和催促,只给到她批评和责备。她其实压力很大,也很委屈。
压力和委屈都不被顾及,没有释放的通道,积在了心里,形成自我攻击。过多的责备和要求都内化成自己的人格,对自己有太多的挑剔,总是看到自己的问题。
所以即使那么的委屈,她仍然觉得是自己的错。
然而真的都是她的错吗?
爸爸之所以总是严厉、挑剔,充满了否定和不信任,实际上是因为爸爸对自己就有挑剔和嫌弃。爸爸对她的挑剔,实际上是爸爸对爸爸自己嫌弃的投射。
在爸爸的成长中,爸爸也被严格对待。爷爷奶奶也很严厉,而且爷爷平时话多很喜欢打击人,对爸爸骂很难听的话,所以爸爸小时候总是感觉被否定,被看不起。
但在无意识中,爸爸又希望获得爷爷的认同,甚至认同了爷爷的攻击性,所以在爸爸的人格中某些部分跟爷爷保持一致,甚至是复制了爷爷的人格。然后爸爸又无意识的通过移情的方式把与爷爷的矛盾冲突、尖锐暴力带到与孩子的关系中。
而每当面对孩子,爸爸潜意识里还有一种恨,这种恨就像是当初爷爷对爸爸的攻击和责备,这是一种对过去那个懦弱无力的小时候的自己的恨,所以也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一种恨。
每当爸爸面对孩子,就会把这种恨发泄在孩子身上。
爷爷高要求爸爸,挑剔爸爸,攻击爸爸,爸爸承受攻击,潜意识就会自我挑剔,自我攻击,自我嫌弃。
当爸爸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很容易看到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攻击和挑剔自己的孩子。但实际上,这是爸爸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延伸,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投射到孩子身上。
特别是每当孩子不听话,或者不合爸爸的意,爸爸就更会感觉受挫,会链接起爸爸曾经受挫的糟糕体验,或者被糟糕对待的不好的感受,爸爸会变得暴躁攻击。
所以这是爸爸的问题。
所以催眠中,
第一,通过情绪释放技术和情绪转化技术,释放和转化她所承受的委屈。
她就感觉情绪有了出口,内心有了力量。
第二,通过被动伤害剥离技术和界限分离技术,剥离爸爸的伤害,分离与爸爸的界限。
之前爸爸否定和责备,她觉得是自己做错了,觉得爸爸不喜欢自己。但当她看到这是爸爸的问题,她就不用承受爸爸的防御给到她的伤害,就感觉内心释然和安定了很多。
第三,通过力量强化技术,强化她的能力,并不会因为作业没做完,自己就很差,甚至失去优秀的能力,因为能力是恒定的,不是仅仅看成绩来评判,而且事实上大部分时候都考得很不错。
而更要明白作业的意义是什么,作业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和重复的练习,以获得对知识的掌握。目的在于掌握,而不在于过多的练习。
我们更要明白我们的能力和对作业的需求,如果有的知识点已经掌握,或许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练习了。而布置作业是老师一视同仁,并不会针对哪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而个性化定制。
而且布置的作业本身就可能做不完,是老师对于作业的设想过高要求和过于理想化。事实上也有好一些同学也没有完成,里面也有成绩很好的同学。
当然,老师布置了,我们也尽力去完成就好了。
当强化和理清以后,她就感觉内心对自己多了很多认同,不再因为作业问题而感觉到压抑和否定。
一次催眠结束,她就感觉恐惧少了,整个人轻松了。想到学习,负担少了,想到老师和学校的要求,紧张也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