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修饰 笔记一
声音的基本组成 频率(Hz) 响度(db)
音色表示物体震动特性
音调表示物体的震动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表示物体振幅的大小,
既然声音作为拥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波,可以互相叠加,
振动源影响时间少时,例如鼓,钢琴,开关门等,物体快速起振到最大频率,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频幅达到顶峰,而后频幅快速衰减,频率缓慢衰减.
振动源影响时间长时,例如笛子,水流,风扇声等,声音起振到最大频率和频幅后保持特定的规律,就会形成连续的音,受影响强度则决定音调的高低,以及响度.
声音经过人耳需要一定时间的刺激才能被大脑感受到,所以音频波形图是一段时间内音频频率的振幅大小,不能反映音频频率的数量.

EQ均衡器 Equalizer
针对单个频率波形进行增益衰减
设0db为输入电子信号增/减益值(即增减益电平的大小,每个振幅的输入电平都是不一样的,频率即对应了输入电平的变化时间,频率越大,输入电平变化越快,音响输出电磁场变化越快,震动越快.EQ均衡器的值,即是更改对应频率的振幅大小.
增减益即是对应电子信号的值按比例放大/缩小值,具体表现为对应频率振幅的缩放差值大小.
通过品质因数quality控制每个频率增减益影响范围,Q值越大影响范围越小


人声修正-EQ均衡器的初步修正
人声发音时也遵从快速起振,逐渐衰减的物理规律,不同的是,肺部的气流会周期性带动声带震动以及口腔/鼻腔气流共振发声.稳定的气流使声带首先震动,并在不停的刷新震动频率.不同的声带的震动频率及共鸣频率组成不同的音色,低速气流和共鸣方式占主导的发音频率低.



对100HZ以下进行衰减,收音时可能录制到大量的低频声,比如吞口水,衣服摩擦,声带起振过慢,或则低速气流共鸣较强。衰减后可能会让声音更加干净。
对100-400hz进行增强,或对400-2khz进行微弱衰减,可能会使声音更加低沉,湿润即低声比较强
对4Khz以上进行增强,可能使声音更加通透(相当于回声被削弱,低音被削弱,高频声音更具有穿透性)
动态 压缩器/限制器/扩展器与门限器
针对振幅的增益衰减,常用于压缩高响度,去除低响度
设输入的0db为可以输入的最大电平,这个是监视输入电平是否过大的,基本不用看.设增益衰减的db增益衰减的电平差值,0db即是0电平,这个是用来观察衰减强度的,基本也不用看.补偿和输出同理.
波形图的0db是输入动态的最大电平,输入-50db,那么-50db内最大波形的电平值即为0db
侧链,用于观察查听音频层获得的发送音频层带来的衰减强度和持续时间,多用于人声闪避的观察
压缩器对所有高于阈值设定电平的输入值进行等比衰减,而比例则决定衰减幅度.同时,为了避免部分只有少量峰值电平达到衰减值的音也被误伤,调整启动时间即可略过,当电平超过启动时间后任保留在衰减阈值上,压缩器将被启动.同时,当一个音保持震幅(当音调改变的时候,一般伴有频率的长时间波动--相对于单个频率波形的持续时间来说),同时压缩器关闭后极短的时间内又达到压缩器启动响应阈值,又因为启动延时而造成不正常的效果,就需要延长保持时间以便压缩器在下一次频率电平达到阈值就开始进行等比压缩.释放时间同理,在释放时间内下一次频率波形电平又达到阈值时延迟压缩器工作时间,而不需要等待压缩器重新启动
限制器对于高于阈值的电平限制为阈值值输出,其他同理
扩展器与门限器共用阈值和范围,但因为比例只能存在一个.扩展器对所有低于阈值设定电平的输入值进行缩小偏移,频幅越大偏移影响越小.使用范围对原输入电平进行偏移,使用比例对电平偏移后等比衰减到阈值电平的起始电平进行更改,比例越大,范围偏移后等比衰减到阈值电平的起始电平值越大,门限器固定比例,且比例不在扩展器的比例范围内.
压缩器用于压制高电平输出,统一最大响度,限制器完全统一响度,但会造成失真
扩展器用于减小低电平输出,门限器最强,用于减少低响度噪声
延迟和混响及各选项释义
用于制作空间感,延迟用于模拟双耳,混响用于模拟场景.自然场景存在大量声音反射,且反射位置不同,不同强度,不同波形的声波经过混合后到达耳膜的同一时间,形成大脑熟悉的自然声音.
延迟 delay 单一方向上音频效果
模拟某一位置多次反射,声波在某一位置反射后达到到接收器位置时间.复制音轨电平并在相同时间内按比例减小(反馈)数次.
常用于不同轨道相同音频模拟音源位置,或袅袅不绝的特殊效果,以及声源位置的自然反射回音.

回声 echo 单一方向上音频效果
模拟不同距离内回声声波,声音到达某一位置后经过再次反射达到接收器位置.
用于模拟自然环境某一位置的回声效果

混响 reverb 多方向音频混合效果
接收器(人耳/mic等)在某一封闭空间(房间/大厅)内获得的所有方向反射/回声混合效果,原理同延迟/回声.
滤波器 高切低切/高通低通 highpass low pass
参与音频效果混合的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低于/高于设定频率的音频不完全参与混合,以设定频率起按指数衰减,越远离设定频率衰减越强,而非直接将低于/高于设定频率的完全衰减为0电平.
故, 当低通1Khz,高通1Khz时,从1Khz左右指数衰减混合效果,类似下图

延迟时间
模拟声波到达某一位置反射后到达接收器位置所需时间

反馈
每次反射衰减比例,反馈为0%时,只有第一次反射,衰减绝对值为20%时,每次衰减到20%,即20%*20%*20%...,当电平小于某个值时电平为0,可得衰减为指数衰减.
反馈为负数时
反馈延迟
一个完整回声反射所需时间,同延迟.
左-右反馈 立体声融合
左声道在右声道上的电平,右声道在左声道上的电平.用于环绕声效果.
立体声融合相当于左-右反馈的一个预设

干/湿比例 程度
即混合效果比例,越干,效果越弱,越湿,效果越强(类似透明度)
程度即输出增益
早期反射声 混响声
早期反射声:空间内混响效果比较弱时的音频振幅衰减规律,可进行高低频阈值设定范围内增减益.
混响声:一段时间后多方向声波混合得到的混响效果
输出干湿为混响效果
其他为各个混响时间段内电平增减益.
空间内,直达声一般较强,早期反射声时间比较短,且效果较强,混响声时间短,衰减强.

失真 distortion
按一个波形时间内电平值改变对应电平输出大小.
只需要看一个波形对应关系就行,主要靠耳朵感觉.

声像 imaging
快速确定人耳相对于声源位置关系

音频观察计量 metering
调制 modulation 更复杂的失真调试 修改的是振幅响度


音高 pitch 音调调制,修改的是频率

声道 stereo 更改声道模式
mono 单声道
stereo 立体声
L/R only 左右单声道
reverse stereo 混响立体声
...

待修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