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蛙(莫言作品)

2022-12-24 03:24 作者:归鸟不知春恨  | 我要投稿

本来没这么想读莫言的作品,听我们妇产科老师讲了他的蛙之后,觉得他很敢写,顿时觉得他会是一个很牛的作家,便来看他的作品。

通过这几天的的阅读,觉得他跟我之前看过的余华的小说很相似,为什么相似,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致的。他们俩也都是很有勇气的作家敢写,而且莫言擅用隐喻,给人一种很强的画面感。莫言的书豆瓣评分都很高,虽然中国文字将就谦逊内敛很多事情喜欢委婉。不过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也会看书友的评论,我觉得有些地方是过度分析了

本书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

全文的主线也是姑姑作为妇产科医生的经历,从用土方法接生到姑姑这里开始科学接生,暗示着当时新中国新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发生改变,五六十年代是节制生育的提出阶段,六七十年代是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七八十年代是提倡“晚、稀、少”生育政策,一直到现在二胎放开,三胎放开……

政策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姑姑生活的年代是新中国时代刚刚到来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封建思想和新时代思想的冲突,比如女人存在的意义就是生孩子,生儿子才是有价值的封建糟粕思想

姑姑坚信自己是别人对她的评价:红色木头。可以说终身没有动摇,姑姑是时代的产物,鲜明而悲哀,可姑姑这种人总是有的,即便不是姑姑,也会有别的什么人来代替她的工作

姑姑也是让人悲悯的角色,在年轻时候做下的事,自认为无愧于心;在老了之后,却只剩下内心深深的愧疚和负罪感

姑姑是恶人吗?还是那些想生孩子的人是恶人?

她们谁都没有错,只是生错了时代,计划生育在当时必须执行,如果姑姑不做,也会有别人来做

对或者错,世人自有评价

蛙这个名字的含义,高密乡的图腾就是蛙,红高粱田里听取蛙声一片。和娃同音,又是婴儿啼哭的声音。有对新生命的礼赞,也有为被扼杀生命的哭诉。娲同音,有点女娲造人的神话韵味,就是捏泥人所体现的

“将母亲安葬后那天晚上,月光皎洁,院子里一片银辉。女儿睡在梨树下一张草席上,父亲挥着扇子,替她驱赶蚊虫。蝈蝈在扁豆架上响亮地鸣叫,河里传来流水的声音。”这就是画面感

“过去,人都在笼子里关着,不在笼里关着,脖子上也有绳子牵着,他说。现在,都自由了,只要有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啦,只要不犯法就行。”

以前的笼和绳是民智未开,是经济和政策限制……现在的笼和绳是水泥加钢筋,996福报,是娱乐至死……

“我想起母亲生前不止一次地说过,女人生来是干什么的?女人归根结底是为了生孩子而来。女人的地位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尊严也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幸福和荣耀也都是生孩子生出来的。一个女人不生孩子是最大的痛苦,一个女人不生孩子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女人,而且,女人不生孩子,心就变硬了,女人不生孩子,老得格外快。”

虽然已经2021年了,恐怕还是会有不少人有这样的想法吧,女人生命的意义仅在于此吗?女生能生孩子,但是不是为生孩子而生的,现在女性应该是独立的,思想独立,精神独立,婚姻,孩子并不是女性的一切,生孩子不一定幸福,不生孩子,也不一定不幸福。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懦夫可以成为勇士,强盗可以干出善行,即便是吝啬得一毛不拔者,也可能一掷千金”

环境对人的影响毋容置疑的,比如在一个大家都在讲卫的环境中,你也不好意思扔垃圾,久而久之你也成了一个爱整洁的人。但是在腐朽的环境中还能坚守自我,才是更难得可贵的。

“大人物之所以能成为大人物,就是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苦难,之屈辱,比如能忍胯下之辱的韩信,比如能忍陈蔡之饥的孔夫子,比如能吞下自己粪便的孙膑……与这些圣人、先贤相比,我吃这点苦,受这点委屈算什么?”

“一个自认为犯有罪过的人,总要想办法宽慰自己,就像您熟知的鲁迅小说《祝福》中那个捐门槛的祥林嫂,清醒的人,不要点破她的虚妄,给她一点希望,让她能够解脱,让她夜里不做噩梦,让她能够像个无罪感的人一样活下去”不过都是生错时代的人,这些事总有人要去做。

“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力去死,她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

有些敏感的话题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莫言却用这种方式把它讲了出来,是很有勇气的作家。他的思想就在他的书里,暗喻里。


蛙(莫言作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