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词不当会降低人的判断能力

2023-03-02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在生活中,少用一些“简单粗暴”的“万能”词语。



本文所说的“万能词语”不包括语气词,比如“卧槽、我靠”这些词可以表达许多情绪,可以用在许多场合。


本文所说的词语,主要指那些带有“定性能力”的词。


举几个生活中很常见的定性词:「爱」、「对」、「错」。


「爱」这个字很有意思,前面加上一个不,就会变成「不爱」,已经不爱了。前面加上一个还,就会变成「还爱」,现在还爱。前面加上一个很,就会变成「很爱」,现在很爱。


看起来这是在描述“爱的状态”,其实是描述“对爱的判断”:我判断你已经不爱了/你还爱/你很爱


所以它是定性词,它每次出现几乎都伴随着某人对某过程的判断。


这样的定性词用的越多,人的逻辑就会变得越混乱,判断能力就会下降,因为这种用法是错的。


假如你因对方的一个迹象而判断TA不爱了,如果对方又在另一方面表现出另一种可以指向“还在爱”的结论呢?


你会陷入“对方到底还爱不爱”的困境,你越是想做出这种判断、越是搜罗生活中的诸多“证据”,你就会越混乱。


因为你会找到许多“不爱”和“还爱”的证据,甚至还会找到许多“不知道是爱还是不爱”的证据。


有很多证据证明对方不爱了,所以你很想做出果断的割舍;同时又有许多证据证明对方还在爱,所以你又无法真正的做出割舍,你怕你割舍错了——万一你割舍了,而对方其实很爱你,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不使用「爱」这个词


把「爱」换成别的词,比如对方的某个行为让你感到伤心,你应该分析这种情绪,在你确认它确实是“伤心”时,采用“TA的行为使我感到伤心”这样的描述。


当你使用这种描述后,你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了:TA的行为使我感到伤心,但世界上存在“永远不会使我伤心”的人吗?假如不存在,那么我应该思考我对“使我伤心”的耐受值是多少…


再比如对方的某个行为让你感到难过,你应该确认这种情绪,并在确认之后采用“TA的行为使我感到难过”的描述。


随后你要思考的,可以是:TA的行为使我感到难过,不过TA是有意这样做的吗?还是无意之下带来了这样的效果?


如果你采用「爱」的描述,「爱」就非常脆弱;如果你采用别的描述,它们就会成为「爱」的缓冲地带


让你伤心,没关系,相处的过程难免会带来伤心,这未必就是“不爱”;让你难过,没关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这未必也是“不爱”。


你产生了这种情绪和感受,但它们不会威胁到「爱」。


如果你把使你伤心/使你难过直接与不爱挂上等号,那么一旦你产生这些感受,你就会直接质疑「爱」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同理,「对」和「错」也是类似的万能词语,它们总是伴随着“你做得对/你做得错”、“他对了/他错了”的判断过程。


判断某人某事某行为是「对」的,会直接抹除「改进空间」


父母夸赞孩子:你做得对,你真棒!


因为你做得对,所以我无话可说。你的行为完全正确,没有丝毫可以指出的缺点,在这方面你已经无需接受任何指导了,你已经不需要在这里进步了。


假如别人指出孩子行为之中的一个不妥之处,父母和孩子都会陷入「我做对了/我的孩子做对了,但为什么还有缺点」的混乱。


混乱之后,由于“你做得对”这句话已经甩出去了,父母为了面子通常就会继续坚持“我孩子做的很对,哪有缺点,你不要胡说八道”。


在这样的嘴硬之下,孩子错过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同时也被父母灌输了“只要对,就是万全的”的观念


人们指责别人:你做错了!你有问题!


因为你做的错,所以你该自省反思。你是错的,所以你的行为完全错误,没有丝毫正确的地方,在这方面你只需要接受批评,无权做出任何“你正确”的主张。


假如别人指出此人行为之中的一个正确之处,其他的“评判者”会陷入「他明明错了,但为什么还有正确的地方呢?」的混乱。


混乱之后,因为“他错了”的话已经甩出去,如果此时再承认“他有正确之处”就会显得自己没眼光、水平不够、疏忽大意…就只能嘴硬“错了就错了,扯什么淡!”


如果没有别人指出正确之处,那么做出“他错了”判断的人,一直都不能意识到「他错了」不等于「他的行为没有可取之处」


也是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对与错各指向两种完美,完美的正确和完美的错误,轻易的对行为赋予这种判断,很容易磨损我们的敏锐


你对,所以我不需要思考你的所有行为,我只需要粗略的把它们全都归结为对。


你错,所以我也不思考你的所有行为,马虎的把它们全都归结为错。


时间长了,我就必然会失去对行为细节的思考与判断能力。一个复杂性质的事件在我眼里只有“对”和“错”的两种颜色,我只能做出这种判断而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其他的收获


在生活中少用这种词,滥用它们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能力。


滥用它们的时候,我们总是用它们做出各种简陋粗糙的判断


这种判断做的多了,我们就很难再做精确细致的判断了。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960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用词不当会降低人的判断能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