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碳粉的故事,可一点都不简单(上)

智慧生活从点进【惠普】哔哩哔哩开始,欢迎大家!惠普哥在这里恭候多时啦,想知道更多产品背后的研发细节?想了解更多科技生活可能?
从本月起,惠普哥将会定期开设惠普黑科技专栏,为大家带来一系列惠普突破性产品技术的深度解读,揭秘产品背后的巧思与妙想,探索科技生活的更多便利与温暖。

1984年,惠普推出第一台桌面激光打印机 HP LaserJet Classic并将其带入中国市场。它以其打印速度快、打印质量高的突出特性,替代了当时流行的噪音大、低分辨率的点阵或者菊花式轮打印机,帮助惠普奠定了在桌面打印领域的地位。随后,在1997年,惠普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激光打印机 LaserJet 6L正式亮相,并用4年时间创造了中国业内第一个百万销量业绩,宣告着中国激光打印普及时代的到来。现在,激光打印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众多企业、个人和家庭用户的打印首选。作为激光打印机的技术核心——硒鼓,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迭代与升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惠普激光打印机和充粉技术的发展。

一、激光打印机是如何打印的?
让我们先对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做基本的介绍。

激光打印系统依靠的是光电成像技术,其中包括负责运送纸张进入到机器内部的走纸环节,给碳粉充电、使其能够依附在感光鼓上的充电环节、将数字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照射在感光鼓上形成潜影的光照环节、碳粉被吸附到感光鼓上形成显影的显影环节、将碳粉从感光鼓吸引到纸面的转印环节、对纸面上的碳粉进行固定的定影环节、以及清洁纸面扫除多余碳粉的清洁环节。其中,除了走纸和定影不是发生在硒鼓上,其他五个步骤都是和硒鼓相关。由此我们说,激光打印机的打印质量,70%由硒鼓决定。
具体来说,当打印机接收到「打印」指令后,沉淀在碳粉仓中的碳粉会在显影单元中被搅动和部分充电,同时被推向显影辊,形成碳粉堆。随后,碳粉堆会在经过显影刮片刮擦,形成恒定的碳粉厚度、并随着与刮片的摩擦充分上电,使静电荷附加到碳粉上。

主充电辊会对成像鼓充上负电荷,让成像鼓为接下来的曝光环节做好准备。同时,成像鼓光导层后面的圆筒会带上正电荷。随后,激光会照射成像鼓表面,成像鼓表面接收光照的部分和圆筒导通,从而带上正电荷,形成潜影。成像鼓继续转动,带动碳粉来到与纸张的接触面。在转印辊的压力和充电作用下,纸张底面被带上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碳粉就会吸引到纸上,形成转移图像。最后,图像被传送到打印机的定影单元,在定影单元中,碳粉通过加热和施压,被永远固定在了纸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激光打印机刚打印出来的印件摸起来热热的。
二、传统耗材的分类
大家常见的惠普硒鼓,很多都是一体式结构,即将成像鼓、显影单元、原粉仓等都整合为一体。这样的优势在于可以确保整个硒鼓的结构稳定,在更换硒鼓的同时,所有的消耗部件都更换了,保证用户体验到始终如一的专业品质。
随着激光打印机的普及、办公所需打印的文件增多,用户对打印机印量和单页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一体式耗材所特有的显影组件一起更换的维护方式,让用户在购买耗材时,等同于购买了高技术含量的显影组件和成像鼓。这样的成本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不了用户降低打印成本的愿望。
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打印成本,鼓粉分离的分离式耗材应运而生。分离式耗材通常把长寿命的感光鼓单独组成一个部件,用户只需要在碳粉盒耗尽时补充价格相对低的碳粉,就可以实现较大的打印量,从而缩减耗材的投入、带来更低的单页成本。
不过,由于其分离式的结构设计,更换粉盒时,操作方式和一体式硒鼓有所差异,需要用户在更换和维护粉盒时注意操作方法。

那么,有没有什么硒鼓,能够同时享受一体式耗材的稳定性、还能拥有分离式耗材的低打印成本呢? 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