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闭症儿童相处的十个原则
01要求原则
1、不要随意提要求,注意动机和必要性。
2、提的要求孩子一定能做或者可以帮助他一起做。
3、提出的要求一定要让孩子做到(不要提无谓的要求)。
4、不要一直重复。
5、不要靠语气让孩子听话。

02循环渐进的原则
1、学会目标的分析,有步骤有计划的前进。
2、接受孩子逐渐改变。不要“一刀切”认为不是好的就一定是坏的。
3、塑造法的运用,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03强化原则
1、多发现孩子好的方面,及时给予关注和奖励。
2、让孩子做出选择,提升孩子的选择能力。
3、运用好孩子喜欢的和孩子想做某件事的时候。
4、注意强化时机。
5、制造强化效果。
强化是核心,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每个人都需要强化,如果没有强化就没法教孩子。
家长应注意多次不经意间给予错误的强化。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惩罚有正强化和负强化。
喜欢就是加强,讨厌就是惩罚。拿走一个你不喜欢的被称为消极强化。
强化是让孩子的行为继续出现。当孩子们要求一些东西时,他们会得到强化。
当孩子们有他们喜欢的东西时,他们就会得到强化。
强化效果是指需要孩子真的感受到,而不是你认为这东西好玩就是强化物。
强化过程中提高孩子的选择能力很重要,当孩子选择出喜欢的东西时,即提高了选择能力对给予了强化物。

04投其所好的原则
1、利用孩子的兴趣和喜好,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入手。
2、做孩子正在做的,不要粗暴打断,而是想办法先和他玩,培养共同专注。
动机是学习的源泉,没有动机的活动是持续不下去的,除非强迫。
与孩子关系的建立,建立到什么程度是你的能力。
比如在公交车上,孩子在看窗外,你粗暴打断他问他问题然后要求他答,可以吗?
可以。但不好。你可以以第三者旁白的身份给他讲述,尽量跟着他的目光描述他看到的东西。
这个时候,你问你的问题那是你的权力,他答不答你的问题那也是他的权利和选择,而你如何运用他的兴趣与他共同专注则是你的能力。
05转移注意力的原则
1、当孩子出现不希望的行为时,不要太紧张、太着急或表现得无可奈何。
2、学会让孩子在行为没有发生的时候给予关注。
3、学会当行为发生时,让孩子以正确方式表达出来。
不关注不等于不管,避其锋芒,绕道而行。从而让其行为消失在无形中,并在下次时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判断。
06丰富的课余生活的原则
1、多和孩子玩,我们的孩子,不会交流不等于不愿意交流。
2、多带孩子出去玩,不要整天在家里。
3、安排好一天的内容,减少空闲时间。
4、享受一个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
孩子应有的快乐不能因为有自闭症而消失,相反快乐的生活才能快乐的学习。丰富的课余生活能减少行为的发生。

07尽量多的视觉提示原则
1、设置日程表和流程表。
2、视觉辅助。
3、象征性强化物(做对什么奖一朵花,几朵花换一个强化物)。
4、图片交换系统/沟通簿。
5、社交故事/PowerCard(用第三人称来写,不是第三人称的“他她”而是这个小朋友喜欢的人物,如超人侠等,内容简单)。
视觉是自闭症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发挥优势避免短处。
08目标明确的原则
1、设定明确目标,明确强化标准。
2、根据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或变换。
目标明确才有了方向,有计划才能逐渐的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灵活是必要的,个别化是肯定的,强化是有必要的。
09规则与技能并重,知识(学业)次要的原则
1、自理能力和规则意识更重要。
2、规则比技能重要,技能比知识重要。
3、书本知识知道的少也可以正常生活。
10给予适当的及时的帮助原则
1、及时帮助孩子,减少孩子的挫败感。
2、及时的帮助孩子,让孩子理解你要他做的是什么。
3、给予的帮助不多也不少,是有效的。
4、分清哪些是辅助,要尽快消失。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