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配套考研真题精选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配套考研真题精选!
资料摘录:
我国网络新闻管理的特点。[华科2019年研]
答: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是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新闻媒体必须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网络新闻媒体也不例外。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以及对于新闻事业的渗透,政府也特别加强了对网络新闻的管理。如网站登载新闻业务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对网站开办新闻栏目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因此,在网络信息普遍可信度较低的情况下,我国的网络新闻信息影响较大、权威性较强。总的来说,我国网络新闻管理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1)重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有关网络新闻管理的法律制度,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部针对网络新闻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度,对于网络新闻传载内容的禁止性条件、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新闻网站环境的净化、网络秩序的维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对网络新闻源进行严格控制,对网站登载新闻设置较高门槛相关规定要求,非新闻单位设立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在转载新闻时还必须与中央新闻单位或省、自治州、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签订书面协议。在新闻发布的时候,必须注明新闻信息来源,不得歪曲原新闻信息的内容。
(3)对网络新闻业务进行分类管理
在网络新闻业务的准入上,政府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三类,分别进行备案与审批。这一做法,说明政府对于网络新闻服务监管的手段和方式更加灵活务实,更尊重客观情况,也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
(4)政府主导、网络运营商和行业协会为辅我国互联网采用了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在网络新闻的管理上,政府是绝对的主体,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行政制度,并担当了主要的执行者。有权管理互联网的政府部门众多,包括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安部网络管理处等等。另外,网络运营商和行业协会作为辅助性机构也承担着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5)立法、行政、技术、自律相结合
为适应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不断出台以法律、法规、细则、条例、办法等命名的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除了法律规范之外,运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网络新闻也是重要手段,比如政府机构约谈网络媒体等。
新闻网站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公共利益
答:
(1)保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新闻网站要保证所刊登的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喜观性和全面性。不能传递虚假信息,新闻要有可靠的、权威的消息来源,尽可能保护受众的知情权。新闻叙述要实事求是,不能为博取关注度而夸大其词,煽动不良情绪,故意制造舆论。
(2)以正面宣传为主
新闻网站应该进行适当的舆论监督,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惩恶”的同时更应注意“扬善”,社会需要更多的正面报道和正能量来维持安定,新闻网站无论是进行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批评,都应引导舆论向着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
(3)将采编队伍和经营队伍分开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竞争激烈,很多人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弃新闻专业性于不顾。因此,传媒机构应该将采编队伍与经营队伍分隔开,采编队伍专心进行新闻的采集和报道,不参与任何经济活动,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媒介寻租”等失范行为的发生。
(4)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我国应加强网络新闻法规的建设,对于“有偿新闻”“造谣传谣”等行为进行法律上的处罚。增强现行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增强法律前瞻性,管理覆盖尽可能到位。加强网络执法,培养专业的网络执法队伍。
(5)加强监督机制和行业自律
网络新闻应设立自己的行业协会或专业的监管机制,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新闻网站的管理,共同影响舆论,共同维护公共利益。
(6)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新闻网站中的很多从业人员不及传统媒体工作者受过专业的新闻传播职业训练,职业道德素养有所欠缺,有时会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谋取自己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
......
注:本文为摘录,源自公众号【攻关课堂】资料完整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