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023-10-21 17:18 作者:Girl-Mistress  | 我要投稿

(一)三国与西晋

1.   三国鼎立局面

三国鼎立

魏国实力最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占据上风;蜀国和吴国加强对于少数民族的治理

2.   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1)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国,蜀国灭亡
(2)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为晋武帝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   八王之乱产生原因:西晋初年,为了让皇权凌驾于贵族之上,形成分封制,久而久之诸王形成内乱

4.   五胡乱华:又称五胡内迁
(1)五个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羯,氐,羌

(2)原因:①中原王朝实力衰弱,无法有效应对边疆问题 ②北方割据势力为了补充劳动力和兵源,大量招引少数民族人民 ③气候寒冷,西域的生存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3)影响:

积极影响:①内迁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交融 ②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
消极影响:出现了民族矛盾激化的问题

5.   魏晋时期统治基础:士族
(1)形成原因:①东晋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②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需要士族支持 ③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影响:①一定时期内有益于统治的稳定 ②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推动南方开发 ③长久看来具有很大消极影响
(3)关陇集团:政治统治集团,由北魏六镇五将,代北武川的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的豪族组成,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建朝都和关陇集团的支持密不可分

(二)东晋与南北朝

1.   东晋建立三要素:317年,司马睿,建康

2.   门阀政治特点:①政治上,按门第分享特权,时代担任重要官职
②经济上,占有大量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③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④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   江南得到开发(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江南地区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自然条件好 ②北人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③江南统治者鼓励发展农业 ④政治中心南移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4.   肥水之战双方:前秦(苻坚领导)、东晋,结果:东晋胜利,前秦迅速瓦解

5.   南朝四个王朝:宋齐梁陈

6.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内容:
①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②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③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④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
(2)影响:
①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的北方同意南方及隋唐多民族国家的出现奠定重要基础(积极)
②没有很好地保留鲜卑族特点,为北魏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