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历聊八卦:大李杜关系亲密,那杜牧和李商隐的CP呢?
用最认真的态度,聊最不正经的八卦~
唐代诗人中,有非常知名的“大李杜”、“小李杜”组合
李白和杜甫的关系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毕竟之前有梗

但有一说一,两人关系还是很紧密的,毕竟情致相投
在李白被“赐金放还”后,两人一路游历名山大川。如果不是互为知己,又怎会在郁闷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对方呢?
那么另一对CP,小李杜的情况如何?
也是以文相会,心灵相通的好友吗?
现实很骨感
和大李杜完全不同,杜牧是真的压根不想搭理李商隐
因为李商隐这个人吧,实在是个交友鬼才
他所有的情商可能都用来给姑娘们写“无题”了…

先说说两人的年龄差距,李商隐比杜牧小十岁,算是后辈了,对杜牧也很尊敬。
李商隐给杜牧的诗,最有名的应该是这句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不过我觉得杜牧不会开心,他对李商隐的期待不在这里。
为什么这么说,这里给大家理一下两人的关系。
李商隐是大唐愤青刘蕡(fen)的弟子,刘蕡在牛僧孺手下做过幕僚,而杜牧是牛僧孺的机要秘书
就是说,杜牧是李商隐老师的同事,两人在政见上是有话题的。
但杜牧眼巴巴等着有人在政见上跟自己共鸣,却等来了这么一句诗。
我找的是精神同好,结果你就给我写了这?
我用你跟我说我是个伤春感怀的美男子?!
我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时候,我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时候,我写张好好诗的时候,小伙子你还不能出入这些场所呢!
但这句诗最多只是拍错了马屁,还不足以彻底破坏两人关系,下面这首诗才是真的无语。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冷落受了伤,还是急于刷存在感,李商隐又写了首诗
里面有句用前人夸赞杜牧的内容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夸杜牧前世是文学家江总,这句诗看起来没问题。
但江总还有一个身份——陈后主的昏庸宰相。
给杜牧这种政治上想要上进的人写这首诗,就跟夸乾隆
“您这字写得真好看,简直就是宋徽宗转世!”

这句能同时得罪乾隆和赵佶的诗,真就出自交往鬼才李商隐手里。
你说你写这个诗给杜牧,你不是疯了吗?
最后还有一个派系问题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我们都懂,所以你拉拢关系前,先搞清关系网好不好?
前面说了李白杜甫的大李杜CP,其实大唐还有一对经典CP,白居易和元稹
我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元稹的那句“唯梦闲人不梦君”,当年给小姑娘递纸条的时候还用过
知道后来我才知道,这句是写给白居易的…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死后,李商隐又和白居易交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白居易希望自己转世可以当李商隐的儿子,而李商隐还真就把儿子取名叫“白老”。
谁料打脸的是,大儿子不擅长读书,反倒是二儿子更聪慧。
但名字已经给了老大,所以李商隐也只能调侃自己着急,其实是白居易投胎晚了一会~
为什么铺垫这段故事呢?因为李商隐没想明白一个事
一个写“豆蔻梢头二月初,卷上珠帘总不如”的人
和一个要把诗修改到街边老太太都能听明白的人
他能是一路人吗?!

杜牧一生最不喜欢的就是元白二人的诗句,给的评语叫做
“痛自元和已来,有元、白诗者,鲜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
而且两人因杜牧的朋友张祜(hu)还结怨过
张祜这位诗人可能需要点只是贮备才能知道,他最有名的是这首写宫怨的诗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白居易在杭州的时候,张祜想让白居易推荐自己,可白居易看不上他
后来令狐楚直接跨过白居易这一环,直接找了唐德宗,本来都说好的事情
谁料唐德宗顺口征询了下元稹的意见,得到了这么一个评语
“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录用张祜可能导致天下“风教”沦丧
???
天下人都能说风教沦丧,唯独大唐第一“渣男”元稹,你说这话就太欺负人了吧~
我一个普通人都觉得过分,作为张祜的朋友,杜牧听了那更是不能忍。

加上李商隐那豪门恩怨剧一样的政治经历
又想和李党的媳妇不问世事、浪迹天涯,又想入朝为官为国效力,每天反复横跳自我纠结
大他十多岁的杜牧,哪能看的了这么不成熟的小伙子
于是这对小李杜并没像大李杜那样擦出火花,而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各奔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