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安瓦胡同村明墓出土古钱币

2021-11-28 08:08 作者:考古快递  | 我要投稿

西安瓦胡同村明墓出土古钱币

《西安金融)2003年第6期

2002年6期《文博》杂志刊文,1997年2月18日至5月18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为配合西安财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的基本建设,在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瓦胡同村清理古墓56座其中,明代墓葬7座,其余均为秦藩郃阳王家族成员墓葬在明墓M2出土随葬品主要有钱币、戒指、墓志。出土钱币4枚开元通宝2枚。皆光背,元字首划较短,次划左挑钱文清晰,制作精美径2,3,郭宽0,15,穿径0.8厘米(图1)。熙宁重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3.1,郭宽0.4,穿径0.85厘米(图2)。弘治通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径2.5,郭宽0.3,穿径0.7厘米(图3)。

M3墓出土随葬品有钱币、瓷罐、金币、买地券砖等。出土钱币46枚共有16种:开元通宝6枚皆光背,元字首划较短,次划左挑。钱文清晰,制作精美径2.4,郭宽0.1,穿径0.8厘米(图4)。乾元重宝1枚。背有一月纹,钱文楷体,元字首划较长,次划左挑,对读。径2.5,郭宽0.12,穿径0.9厘米(图5)。太平通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对读径2.5,郭宽0.3,穿径0.65厘米(图6)。咸平元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2.5,郭宽0.3,穿径0.7厘米(图7)。景德元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2.4,郭宽0.2,穿0.64厘米(图8)。祥符元宝3枚。皆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2.55,郭宽0.32,穿径0.8厘米(图9)。景祐元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2.5,郭宽0.21,穿径0.65厘米(图10)。皇宋通宝1枚光背,菱花形穿,钱文篆体,对读。径2.4,郭宽0.2,穿径0.8厘米(图11)。嘉祐元宝1枚光背,钱文篆体,对读径2.5,郭宽0.3,穿径0.8厘米(图12)。治平元宝2枚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2.3,郭宽0.15,穿径0.8厘米。熙宁元宝5枚。皆光背,钱文楷、篆两体,旋读,穿有方、圆之分。径2.3,郭宽0.2,穿径0.8(图15)。绍圣元宝3枚。皆光背,钱文行、篆两体,旋读。径2.3,郭宽0.2,穿径0.7厘米(图16)。元符通宝2枚。皆光背,钱文篆体,旋读。径2.3,郭宽0.3,穿径0.7厘米。圣宋元宝1枚。光背,钱文篆体,旋读。径2.4,郭宽0.3,穿径0.75厘米(图17)。政和通宝1枚。光背,钱文篆体,对读。径2.4,郭宽0.1,穿径0.7厘米(图18)。洪武通宝1枚。背“三钱”,钱文楷体,对读。径3..3,郭宽0.21,穿径1.1厘米(图19)。

M28墓出土主要有瓷缸、钱币、圹志等。出土钱币7枚。太平通宝1枚。光背,钱文草体,旋读。径2.4,郭宽0.2,穿径0.7厘米(图7-1)。至道元宝1枚。光背,钱文草体,旋读。径2.4,郭宽0.3,穿径0.7厘米(图7-2)。景德元宝1枚。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2.3,郭宽0.2,穿径0.65厘米(图7-3)。祥符元宝2枚。皆光背,钱文楷体,旋读。径2.3,郭宽0.2,穿径0.7厘米(图7-4)。元丰通宝1枚,光背。钱文行书,旋读。径2.5,郭宽0.3,穿径0.8厘米(图7-5)。元祐通宝1枚。光背,钱文篆体,旋读。径2.3,郭宽0.2,穿径0.75厘米(图7-6)。

这次发掘的7座明代墓葬,有5座是明秦藩郃阳王家族成员墓,4座的墓主人身份清楚。明代的郡王墓葬以弘治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晋郡王朱济熇为代表,后期郡王墓葬资料较少,此次发掘的郃阳安僖王墓,以及出土钱币,对研究时代史料有一定的价值。

泛议开元钱(四))

唐会昌开元以钱背众多的州郡名,而为研究与收藏者所关注"而它的面文与背字在版别、字位与字形上则变化更多,但长期以来却少有注意"面文上如图13为“短一元”,图9为“小字元右挑”;背字上图1为大“昌”,图2为小“昌”;图4为大“越”,图5为小“越”;背字变异如图8为右“广”,图7为异书“广”。

分析会昌开元背州郡名,我认为是由二种方法铸成的"第一种是母钱压印后,背字由加戳形成,称“加戳钱”。会昌开元中这类钱占绝大多数0其特征是背字高或低于钱内外郭(图3、9)、字间笔划不清晰(图7、10)、字位升降俯仰无定规(图1、8)。第二种称“刻制钱”,其背字与面文同时刻制。发现量极少。特征是字较前者略大而有变异,背字与内外郭同样平整,字与钱体结合为一整体(图4、6)。这二种铸法在铸期上也许会有先后之分0“刻制钱”的发现,为会昌开元品种上的新发现。而加戳在铸钱上的应用,是活字法铸钱的源头,它应该是受到了印章的启发与影响。

唐会昌五年武宗废佛寺铜像等归盐铁使铸钱,其后至唐亡近五十年间!应该都在铸造与使用背铸州郡名的$开元通宝”。横贯唐代三百年历史的“开元通宝”钱文与形制,对周边地区及其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五代十国时期,“开元通宝”(包括会昌开元)在某个时期或某些地区也应该在使用或铸造中"众所周知,闽、南唐均铸行“开元通宝”;楚马殷目前所见均为铜铁大钱,估计低面值的小平钱仍是“开元通宝”。《金泉钱币*2002年11月第4期中有一枚$开元通宝”背月孕星钱,主要特征为开字关门,与开元背“闽”钱面文如出一辙,故作者认为它仍是五代闽钱。本文图12开元背右“桂”左肥月钱,其面文也类似上述两钱0另有一类面文与普通会昌开元有极大差异,如图10背“益”、图11背“宣”;其面文书法看似幼稚,实却放逸浑朴,无造作之感,与五代十国的众多钱币面文极雷同;这类钱币,推测当为此时仿铸。有趣的是这类钱币背州郡均为南方诸地,应该看到,唐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从北南移;会昌开元除$永”字外的二十二个州郡中,淮河秦岭以南地域的铸钱州郡即占了十六处,五代十国情况依然。

由于铸造原因,确有一些会昌开元背字不清,如图14如“工”、图15如“王”,分析当是背$平”与背左“洪”漏铜所致0而图16、图17之背字纹却不能识别了。

西安瓦胡同村明墓出土古钱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